“打草稿”要从 “娃娃” 抓起

时间:2022-09-14 12:45:23

摘 要: 当前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学生数学学习使用草稿的情况都比较杂乱,没有规范,而在学习中用“打草稿”帮助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一种很重要的习惯,养成学生规范使用草稿的习惯,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

关键词: 打草稿 低年级数学教学 培养策略

“打草稿”,是每个学生在每天学习中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但细细观察会发现草稿里也有大学问,记录了学生思维运动、尝试探索分析的痕迹。但当前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数学学习使用草稿的情况都比较杂乱,不够规范,而在学习中用“打草稿”帮助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使用草稿的习惯呢?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所以我认为“打草稿”要从“娃娃”抓起。

一、纷繁复杂——学生打草稿的现状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发现打草稿的现象非常杂乱:朝天想、掰手指、桌面涂、书上画、杂乱差等。这些现象说明学生自觉合理使用草稿本的习惯还没有养成。

二、错态百出——不规范打草稿的危害

没有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看似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照样可以学习,但是有许多隐藏的危害学生还没有意识到。

首先,不使用直接导致错误。不打草稿,只凭空想象很容易导致思考不全面,或者思考时来不及记忆而导致错误。例如一年级基础较差的学生看到两位数减两位数,如82-56,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答案34,在他脑海中,思考的时候通常就把数位上大的数字减去小的数字,从而导致错误。如果清楚地在草稿本上列个竖式,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错误。

其次,杂乱使用易张冠李戴。如一些计算题虽然学生计算过程是正确的,但通常有学生在抄写数字的时候发生错误,可能把6抄写成了0,抑或将7错抄成1,等等,更有甚者,明明计算的答案是152,但写到题目上时变成了1528,原因就在于打草稿不规范,将得数152旁边的8一同写上了。

最后,不利于养成细心习惯。规范“打草稿”是一种学习态度,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打草稿马马虎虎,随意为之,那么可以想象这样的学生对待学习就不会非常认真和仔细。所以,细心的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三、各种措施——从低段培养的策略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改变最大的就是从原来注重学习结果,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而学生的草稿正是记录和体现这一要求。但“打草稿”如何才能很好地从“娃娃”抓起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硬件”的规范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抓好低段的打草稿,必须先准备好它的“硬件”。所谓“硬件”,就是先要使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一本草稿本,有了这件“利器”才可能打好草稿。

2.认识打草稿的重要性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加深对打草稿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记录学生考虑的轨迹,方便了解题,更利于检查。从一二年级起就要潜移默化地教导学生,这样就能加强学生对规范打草稿的重视。

3.体验打草稿的优越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是知晓打草稿的好处,学生未必会当真,只有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打草稿确实有许多优越性时,才会从心底里认识到规范打草稿的必要性。例如在一些需要数形结合的问题中,让学生体验如果在草稿本上画一个线段图,分析一下,就能很方便地得出结论,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肯定乐于将草稿本当做自己的“朋友”。

4.激发打草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打草稿产生了兴趣,那么老师即使不提醒学生也会非常乐意在学习中规范地打好草稿。如何调动学生的打草稿积极性呢?可以在班里做一些对比试验,在低年级中讲一些名人故事,教师平时言传身教,等等。

5.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对于低年段的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因为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当然,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何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呢?

(1)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草稿本,把它作为课前准备的必需品。

(2)定期检查草稿本的使用情况,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和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不仅在学校时要规范,在家时更要时刻谨记。

6.指导打草稿的规范性

有了好的习惯还不够,如果仅仅是知道要打草稿了,写得也比以前清楚规范了,但没有有效指导,还是有所欠缺。在指导方面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1)书写要整洁,整个草稿本应该是干干净净、清清楚楚的。

(2)格式要有条理性,一般都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左右的草稿最好留出一些空隙,防止数字连在一起而造成错误。

(3)在草稿上标注上题号和顺序,这样可以方便之后的检查,使得草稿本更加清楚,一目了然。

(4)对打草稿的内容也可以指导,除了常见的计算题,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题目,如折一折、撕一撕等。让学生明白当心算不能够解决时可以借助打草稿。

7.监控打草稿的情况

桑代克对学生的学习的效果率进行过研究,发现学生如果在一件事上取得了好的效果就会促进他继续努力,所以要使低年级的学生一直维持打草稿的习惯,就需要教师一直对班里情况进行监控并给予及时表扬与奖励。

一本规范优秀的草稿本,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笔财富,如何使这笔财富发挥最大功效,需要教师给予重视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好的打草稿的态度,养成打草搞的良好习惯,这一切都应该从“娃娃”抓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马伟中.草稿纸“草”不得[J].江苏:江苏教育研究,2011.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 下一篇: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朴素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