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方法,会学文言文

时间:2022-09-14 11:18:43

教给方法,会学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是吸引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比较难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小学生初步学习文言文,是为进入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朗读字词资料想象运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目标与内容里明确告诉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正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因此,人教新课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了一篇文言文,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四篇文言文。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意和语法上有重大的差别,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教学也比较吃力,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它是为学生进入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因此,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的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选择和运用的恰当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学懂、学会,而且会学,掌握相应的规律、方法。因此,小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入中学后大量的文言文学习才会事倍功半。本文仅以《伯牙绝弦》教学为例,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教给学生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理解文言,感受文言,读,是重中之重。教学中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指导,不仅能读通,还能为读懂打下基础。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抓难句,指导读: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好读,或者有难度,需要提醒大家的呢?

预设一:

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些语言因为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这句话里有几个词很关键,弄清楚了它们,自然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谓”“乃”“不复”。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弄清楚了这句话之后,老师相信读好这句话没有问题了,谁来试?一起读。

预设二:

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峨峨兮若江河!”

(1)谁来读?

(2)范读。

(3)学生齐读。

(4)为什么要在“兮”和“若”后断句?指导学生理解语气词,知道在这样的词后要停顿,语气要延长。

(5)理解“善”,体会感叹句,明白“哉”字一延长,就能读出感叹的味道。

3.这些难读的句子都会了,能一句气读课文吗?自由读,要求读出节奏和韵味,还可以摇头晃脑。

全班齐读。

教给学生这样的朗读方法,学生读其他的文言文也就能触类旁通。

二、教给学生理解文言文字词的方法

文言文用词用语与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不好明白其中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教给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句的方法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文中的“注释”和“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还可以通过“换词”来理解。

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文言文中有些字确实不大好懂,一般情况下面有注释。没有注释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谓”在这里应该选哪一种意思?出示:谓:(1)称为;(2)认为,以为;(3)评论。联系上下文,学生选出了正确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我们还可以知道“乃”,“不复”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三个句子多次出现“善”,这几个“善”字的意思是一样的吗?联系上下文说说“善鼓琴、善听”中“善”的意思,“擅长”。你能用现在常用的哪些词来换“善哉”?学生用“好极了”,“妙极了”,“真好啊”等词替换,从而掌握了“换词”这种理解文言文重点词的方法。

三、教给学生补充资料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出现的人物背景是相当陌生的,适当的拓展人物相关的资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课前让学生查找伯牙、钟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人物背景。课前让学生交流资料,伯牙――著明的弦乐家,钟子期――樵夫,这样一个不同背景下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理解到了伯牙钟子期是知音,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他们约定了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这个时候老师及时补充人物资料,俞伯牙的相关文献记载,“伯牙再见子期,唯有冰冷的墓碑”,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传唱知音,教师给学生补充资料:古书中记载,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写下这样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子期,让我们一起吟诵。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样的资料补充,让学生理解了伯牙痛失知音的极度怅然。可见,补充资料 ,也不失为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一个好方法。

四、教给学生想象画面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语言凝练,需要借助画面去理解。在教学“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老师引导学生,伯牙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各种不能的场景,请你大胆的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能表现哪些动人的画面呢?钟子期如何赞叹?学生想象:皎皎明白月,徐徐清风,滚滚波涛,淙淙流水,绵绵春雨,依依杨柳,袅袅炊烟,萋萋芳草……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更能体会他们是真正的知音。可见,借助画面,展开想象,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好方法。

五、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方法

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文言文中有很多具有一定格式的句式,在学生理解意思的同时,教给学生运用句式说句子,这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很好的训练。文中的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如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如江河!”通过想象伯牙的琴声还能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引导学生选词按上面的句式说话: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教师在让学生感悟大意的同时,结合文本,找准切入点,进行语言训练,并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从而运用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学习了文言文的句式。

总之,初步教学生学习文言文,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而授人以渔,而终身受用无穷。

上一篇:河南省“三大战略”实施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耦合... 下一篇:国有广电媒体上市的必要性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