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之见解

时间:2022-09-14 10:06:40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之见解

摘 要 日前,高职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教育管理体系,是影响到人才培养和学院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在现有的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下,采取更适合当今学生特点的教育,在原有的教育管理学生的基础上,怎样完善更好的常规管理,是高职院校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谈几点见解。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常规管理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高职高专教育不断壮大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高职高专学,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学校的各种教育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顺利完成学业。

1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1)从历年学校招生情况来看,重视普通本科而轻视高职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随着人才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高职学生心理压力比较大,而且比较自卑,容易放弃自我。

(2)高职学校招生的生源复杂。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招生渠道广,其中有普通高考最后批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有中专学生通过单招考试入学的、有技校学生通过技能高考取得入学资格的等等。他们入学前所受的教育不同,各个学校的管理也参差不齐,入学后对自身的期望值也不一样。

(3)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的宠爱,很少吃苦,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相对较差,而且责任感缺失,缺乏良好的诚信品质、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有的学生追求物质享受,推崇拜金卞义。有的学生好逸恶劳,无所事事,没有自己的追求。甚至有的学生说脏话,打架斗殴。这些现象都给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4)大部分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以及目标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缺乏锻炼,所处的环境相对复杂,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很多人都会在行为上和认知上出现偏差,缺乏大局发展意识以及集体观念。特别是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背景形势下,学生们接触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样化,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出现多样化发展,这给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困难。

(5)从学生上课的思想状态来看,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把握在校时间,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努力考取各种证件,比如普通话证、英语等级证和驾驶证等。但仍然有部分学生自制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上课玩手机,睡觉,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更有甚者,出现旷课、迟到等现象。不愿意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对于集合性的活动也是消极对待。

2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见解

(1)高职院校不同于以往的高中和初中,是封闭式管理,学生按固定的时间放学回家。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都是开放式,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学校大门,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时,任课老师要做好考勤,以免学生私自外出,造成失联现象。

(2)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早上有必要上早操,学生会逐班查人,这对于学生起床和上课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能减少睡懒觉的学生数量,能保证大部分学生按时到教室上课。

(3)对于高职院校的班级配备一个班级一个班主任,一对一的管理。尤其是晚上学生就寝,更要每个床位核查,做到班级干部、学生会干部和班主任三级联合,确保学生们晚上都在寝室就寝,而不是散落在校外。

(4)除上述几点日常管理之外,还应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活动和班会以及讲座,一方面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能够让学生们明白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努力付出之后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财富。

(5)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并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少与普通高校学生在学历上的差距,如专升本、自学考试等,在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力。最后,要鼓励学生参加与他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的一系列考试,以增加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砝码。

(6)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在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存在问题的同时,尽快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干预,以防学生心理状况发生进一步的恶化。定期聘请心理老师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开展心理咨询,做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讲座,积极解答学生在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

(7)要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中加强生命教育。要重视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在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中,要渗透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对自身生命的关注,尊重和热爱。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的构成极为复杂,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只有将学生特点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大爱文化,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才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丽杰,徐磊.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浅探[A].经营与管理,2015(06).

[2] 杨军.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A].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3] 张丹.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教育与管理实践,2014(12).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土力学》课程教学过程化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