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职高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思考

时间:2022-09-14 09:43:29

关于提高职高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思考

让职高学生掌握终生受益的技能,培养为社会服务的特长,全面提高素质,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计算机教学 教育改革 教学思考

让职高学生掌握终生受益的技能,培养为社会服务的特长,全面提高素质,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科目。

一、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

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基础,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犹如磁石吸铁。紧扣学生的心弦。课堂上是职高生学习计算机的主体时间,我改变传统教学法,整堂课都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成功地播放了最新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学生开始就感受到计算机无限的魅力,计算机世界的绚丽多姿,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接着又马上上机操作消化教学知识,让学生能做到现学现会,自由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中产生疑问,产生乐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新鲜好奇”的心理特征,来吸引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注意力。我在每节新课导入的设计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努力创造条件增强学生求趣意识,导入新课时力求新颖、多样、有趣,刚刚上课时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投入欲”。如介绍些现代流行的软件主体,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或设计些有趣的题目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的会想象,去创造,调动学生追根究底、探知奥秘、想获得知识的欲望。

二、在新课导入中诱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计算机基本原理》这一篇课文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计算机有哪些本领?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突出重点。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或作品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例如,在教授Powerpoint新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演示用PPT制作出来的作品,如《司马光砸缸》,作品中诙谐无厘头似的提问思路与职高学生的思维习惯比较接近,容易产生情感上的亲近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的兴趣。

三、在任务驱动中鼓励创新

计算机课是一门以练习为主线的课程。如果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学生往往自顾自的操作,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将学习目标简化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目的,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推动的作用,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珍惜有限的时间,勇于尝试,在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在完成了若干基本任务后,教师可安排自由设计任务,这既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环节,又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发挥。很多学生都有创作的欲望,要给学生机会去设计、创造,同时展示其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后作业任务中,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Word制作班级小报,用Frontpage制作个人网站;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

四、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从孔子时起就开始因材施教,我们职业教育中更需要借鉴,尤其是中职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学生之间的操作水平差异更为明显。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掌握程度更为多样。为了能提高学生成学习的兴趣,让好的学生更进步,后面的学生有信心往前赶,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习、分层次教学。在上机实习前,针对本节内容设计些深浅不一的题目,让学生针对问题操作,题目做完了,本节内容也就掌握了,同时也叫以解决学生上机的目的性。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个别指导,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把题目做完。基础好的学生做完后课以去探索掌握些较深的、教学大纲上不作要求的知识。通过上机指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或者让个别好的学生去指导后进的学生,通过指导可以巩固学生的操作,也增进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五、在平等和谐中激发热情

当前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素质和基础较差的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本身就有自卑心理,体现在学习上更是如此。因此教师更要公平地对待学生,赏识每位学生,决不厚此薄彼,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对他们要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关爱、激励的教育指导思想。现在大部分学生经常在外或在家里上网,可以相互留下QQ号码或E-mail,课余可随时和学生聊天、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从正面引导、感化和熏陶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以愉悦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接受新知识,才能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感、自卑感,才敢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门学科课堂教学都要重视的问题,在职高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上一篇: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下一篇:浅谈如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