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的开颅手术

时间:2022-09-14 06:40:26

五千年前的开颅手术

1983年6月,青海考古队在一个叫民和的地方发掘出一处4000年前的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的人骨遗骸。韩康信作为为数不多的鉴定古人类的专家被邀请到民和。他发现其中一个头骨上有一个洞。这个洞非常圆,而且洞口的截面非常整齐,就像现代工厂里的钳工用钻子钻金属器具的钻孔一样,特别整齐。神秘的空洞成了韩康信的一个心结,在这个4000年前的古人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这些奇形怪状的孔洞究竟是怎样造成的?作为一位资深的古人类学家,韩康信百思不得其解。

关于古颅的推测

让韩康信感到棘手的就是孔洞的形状,什么样的工具能在头上砸出这样圆润的孔洞?

如果是在今天,人们会想到枪伤,但在4000年前,连铁器都还没有出现。如果不是人为的,有没有其他原因可解释?有时候动物比如老鼠咬人骨头,在墓穴里也可以咬出洞来。但是,啮齿类动物咬骨头是为了磨牙,里面外面都有咬的痕迹,但这个不是。

排除人为暴力所致,还有怎样的人为原因?难道是有人存心想在人的脑袋上钻洞?这似乎更加蹊跷,中国人向来对头颅的重视胜过心脏,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蛮荒年代,谁又敢这样做呢?

然而,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存在,那就是在人死后,在头上钻洞。韩康信在一些资料上看到过,欧洲古人类出于对人骨的崇拜,在死后的人的头上钻洞取骨。钻洞的目的就是要取骨片,在中间穿一个孔,把它磨光了,甚至在上面搞一点装饰,然后穿起来,做一些小的装饰品或纪念品避邪用。青海发现的有洞头骨,会不会也如欧洲人的古老信仰一样,是某种人骨崇拜的结果?但是,如果是在人死后用工具切下骨头,那应该留下整齐的切面才对。显然,死后取骨以及人骨崇拜的说法已经无法解释。难道这是骨头生长愈合的痕迹吗?想到这里,韩康信心里更加不安,这意味着这位男子头上孔洞形成的时间,不是在死后,而是在生前。

新的线索

对头骨的研究在随后的几年并没有任何进展,直到2001年的一天下午,韩康信无意中看到一本国外文献,文献上的图片是南美洲出土的4000年前古人的头骨,他们头上的孔洞显然比青海头骨更加规则,而且洞口的边缘也同样有着一圈平滑圆润的骨头。令韩康信十分诧异的是,对于这些空洞形成的原因,法国的人类学家普若卡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他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开颅技术。

那位法国人的推想的确给他很大的启发,但是否确实如他们所推想的,在人类文明还处于幼年的时候,古人就有了那样惊人之举,韩康信内心深处仍然非常疑惑。

不久,他在山东临淄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一个有洞的头骨:它属于一个死亡时还是中年的男子,而他生活的年代距今有5000年。他头上的孔洞如鹅蛋大小,比青海头骨更加规则,而与普若卡发现的国外头骨几乎完全一样,头骨的洞口边缘也有一圈光滑圆润的骨头。此时此刻,他心中已经做出了一个大胆推论:这位5200年前的中年男子在生前曾经接受过开颅手术。 然而,人们无法相信,在那个蛮荒的时代,在那样的文明程度下,古人怎么可能实施如此危险而精密的脑部手术呢?

争论开始

2001年6月25日,中国考古界和医学界的权威来到了山东考古所召开论证会,因为各界权威对韩康信作出的推论产生了诸多质疑。

身为古人类起源的研究学者,十几年来,韩康信在各地发掘的古人类遗骸中,陆续发现有洞的头骨。像许多人一样,韩康信首先用野蛮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神秘的空洞。但是经过多年的反复求证,他确信这是一种在活人头上实施的手术,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圆洞的边缘。他认为,这圈光滑圆润的骨头是手术后生长愈合的痕迹。

几个小时过去了,会议僵持在韩康信提出的核心证据上。专家们认为,肉眼的确能看到光滑圆润的骨质,但是如何证明这就是生长后形成的呢?况且,仅仅凭借几十年的经验,就能够推断出事实的真相吗?

鲍修风,被人称为脑科的“第一把刀”,对于韩康信的结论,他将信将疑。凭借他对颅骨的了解,古人想在人的头上徒手切出一个圆洞,这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保证切骨后,人能活下来,就不能出现任何微小的差错,否则必将致命。在那个蛮荒的年代,古人真的能做这样高难度的脑科手术吗?鲍修风提出要为头骨做CT。

与此同时,另一位学者也对韩康信的推论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他就是山东考古所研究员张振国。他认为:5200年前,人类还处在石器时代,如果头上的孔洞的确是人为的手术,那么当时手术的工具也只能是石器。张振国曾一次次尝试着测量石器的锋利程度,石器的刀刃并不如他想像的那么锋利。为此,张振国有些迟疑,如此粗糙的工具怎么能做精密的开颅手术呢?

不久,头骨CT结果出来了。鲍修风立刻冲出头骨的X片,与刚刚做过开颅手术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是,做过开颅手术病人图像上生长痕迹与古人完全不同。

此时,各方面的努力都直接指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两位专家的新发现

几个月后,山东齐鲁医院脑外科收治了一位急诊病人,这位病人在1979年曾经因车祸做过开颅手术。在为病人做CT后,鲍修风十分惊讶:X光片上这位病人开颅部分的头骨痕迹与古人头骨完全一致。难道古人头上的孔洞,需要22年才能生长愈合吗?最初的检测结果又是怎么回事呢?

此时,鲍修风无法解释检测结果的巨大反差。他决定,在济南市各大医院收集不同时间曾经做过开颅手术的病人的片子。

与此同时,出乎张振国预料的事情也发生了。工作人员在清理随葬物品时,发现了两个带有孔洞的石器,经过张振国仔细鉴别后,他确定这并不是石器,而是玉器。玉器上的圆孔打磨得非常整齐,如此规则的圆孔,似乎不是徒手打钻的,张振国立刻想到,这个物品就可能证明当时有比玉更加坚硬的工具。而玉的硬度肯定比人的头骨硬许多。

另一个更为直接的证据也在这天出现了,助手邵云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物品。这是一件骨器,从形状看,张振国认为这是一把骨梳,骨器上雕刻的花纹非常精致,花纹的上方还有几个不是很规则的圆孔。既然能在动物的骨头上刻出花纹,那么要在人的骨上切骨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这件物品的出现已经可以证明,在当时人们一定有非常锋利的工具。

此后,鲍修风的研究整整进行了3年。他与助手跑遍了济南市的各家医院,收集不同时间段落的病例样本。但事情远比他们想像得复杂,因为许多病人在手术康复后,很少回医院复诊检查。直到2004年3月,鲍修风收集到上千份病例后,这项研究才有了关键进展。

他们发现:这上千份病例中,有头骨恢复10年后的状态,有3年的,还有手术后两个月的,他们的头骨愈合的痕迹与古人的完全一致。而手术后恢复40天的病人头骨,则是的修风最初作为对比的样本。在进行了大量的对比研究后,鲍修风才发现他研究的疏漏在于骨头生长的时间上。原来,人的头骨在手术后的两个月里,每天都能出现不同的生长状态。直到两个月后,骨头生长最终完全愈合,而在以后的若干年,骨头的状态不会再有任何变化。

经过长达3年的研究,鲍修风认为那位5200年前的中年男子在手术后至少有活了两个月,甚至几十年。

结论

2004年8月,山东考古所再次举行了一个论证会,根据鲍修风和张振国提供的证据,专家组最终认同了韩康信的推论在距今5200年到3000年之间,中国的北方曾经出现过一种古老的开颅手术。

在众多的证据面前,我们似乎已经窥见到那段曾经辉煌的文明,但是,历史的真相或许比我们想像的更加复杂。

上一篇:地下水:看不见的财富 下一篇:职业倾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