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浅析

时间:2022-09-14 06:23:55

5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浅析

【摘要】 尽管5G移动通信标准尚未面世,但相关的技术脉络已然日渐清晰。本文分析了未来5G网络结构的三个重要特征,并对其基本原理、功能及实际意义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5G 大规模MIMO 超密集异构网络 SDN

一、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移动接入端的数量和流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现有的4G网络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各主要国家、行业组织、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纷纷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下一代移动通信(5G)的研发工作,并且已取得可观进展。

业内普遍预计,5G网络有望于2020年左右正式部署,届时将极大地改善用户的移动上网体验,并且能够有力地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二、5G网络特征

2.1 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

MIMO天线技术在4G网络中就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了,在基站端设置多部天线,通过空分复用或空间分集,可以明显提高系统容量或可靠性。

但受制于基站空间大小,天线数不可能太大,一般为2~8,这样就形成了传输速率上限。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研究人员提出了大规模MIMO技术。根据理论分析,当基站天线数趋向于无穷大时,不同用户信道间的相关性将趋向于0,也就是所谓的“信道硬化”,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传输速率,而且采用最简单的匹配滤波检测就能消除用户间干扰[1]。

2.2 超密集异构网络

在传统移动通信系统中,当某小区用户数超过现有网络容量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小区分裂,通过缩小小区覆盖面积、增加小区数来容纳更多用户。这一策略在5G时代仍将有效,由于5G信号速率较之于4G会有明显提升,不可避免要占据更高频谱,这样一来,无线信号的覆盖半径就会自然减小。因此,超密集微小区结构将是5G网络的一大特征。

在5G时代,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有线互联网业务转移扩展至无线网络,各种针对用户位置移动开发的移动端应用软件也层出不穷,再加上方兴未艾的物联网产业,这些都要求移动网络同时具备高速率和低时延,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短距离无线局域网如WiFi等完全可以胜任。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移动业务如语音通信、短消息等对网络的速率、时延没有太高要求,但需要良好的移动性和较大的覆盖范围,这类业务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4G乃至2G、3G网络。因此,由运营商建设的基础移动网络和各类组织、个人自建的无线局域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将长期共存、相互融合,共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2]。

2.3 软件定义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就是用软件来调度和管理网络,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Nick Mckeown等人首先提出的概念。

SD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它具有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应用层、控制层和数据层。

数据层对应实体网络,负责数据的物理传输;

控制层向上为用户开发各种应用程序提供标准的编程接口,向下提供了开放的设备管理接口;

应用层面向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来定义网络的逻辑结构,而无须关注底层的实体网络拓扑。

SDN将数据转发与控制彻底分离,由控制层对网络设备进行统一调度与管理[3],控制层相当于一个网络操作系统,用户通过应用软件可以灵活地定义网络路径、调配物理资源。借助这一结构,未来的移动网应用有望变得像互联网一样便捷多样。

三、总结

由以上三个特征可以看出:未淼5G网络并不是简单地提升传输速率,也不是对现有网络的完全取代,而是充分借鉴、融合了现有的无线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创新,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产业界的多样化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J. Hoydis, S. Brink, M. Debbah. Massive MIMO: How many antennas do we need? In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 Computing, 2011, 545-550.

[2]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q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q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44 (5):551-563.

[3] 刘旭,李侠宇,朱浩q5G中的SDN/NFV和云计算[J]q电信网技术,2015,(5):1-5.

上一篇:黑夜给了他 黑色的眼睛 下一篇:聪明的主班老师会“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