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与十倍稀释末梢血检验结果比对

时间:2022-09-14 06:15:28

全血与十倍稀释末梢血检验结果比对

【摘 要】对于血管比较细的婴儿和幼小儿童、采血比较困难的肥胖患者,以及由于各种疾病导致血管不明显的患者,往往在做血细胞分析时很难去到血样,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患者的手指血、或者婴幼儿的足跟血做检验。以下讨论关于末梢血和全血检验结果差异。

【关键词】全血;10倍稀释的末梢血;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学的理论与技术正逐步得到深化。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了医学检验学进入自动化检验的步伐。自动血液分析仪就是临床检验最常用的筛检仪器之一,它以计数结果准确、误差小、操作简便、快速、同步检测参数丰富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成为临床实验室血液分析的主要检测手段。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实验分析中误差越来越小,实验分析前和实验分析后的质量问题也就越被重视。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皮肤采血法所获得的末梢全血与静脉采血法获得的静脉全血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差异。

1 使用方法

1.1 为2013年8月20日本单位门诊患者10人,经过患者同意,分别采集全血和末梢血

1.2 静脉采血法

选择颈静脉、头皮静脉或肘静脉用软接式双向采血针负压采血法,采取1mlEDTA抗凝全血混匀备用。

1.3 皮肤采血法

轻轻按摩采血部位(选择趾或足跟),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用0.5%碘伏消毒皮肤两次,待其干燥后,紧捏采血部位两侧。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皮肤2~3mm,血液自然流出或稍加挤压后流出。直接用20微量吸管吸入20微升采末梢血液放入180微升抗凝剂(血液分析仪的稀释液)的塑料试管中,混匀待检。

1.4 环境条件

检测时仪器安装平稳,运行正常,室内通风良好,试验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50%。

1.5 仪器与试剂

使用SYSMEX Xt-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质控品等按规定保养维护。当日室内质控再控,2013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级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秀。使用全血模式检测样品。记录每个受试对象的末梢全血与静脉全血的检测结果。

2 结果

10份标本的检测结果符合差异要求。

手动模式如表1。

表1

10倍稀释模式如表2。

手动模式与10倍稀释模式的差异如表3。

3 讨论

GB/T22576:2008-/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与《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检验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是我国医学实验室管理的准则和指南,使临床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工作有了依据。医学检验学十分强调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在自动化检验仪器应用普遍的现代临床试验室中,一个准确可信的检验结果的获得有赖于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是全程质量管理的3个重要环节,检测前、检测后的两个环节,尤其是检测前的准备和质量控制由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协作共同完成的[1]。因此,基础性的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成为检测前质量保证的主要环节。静脉全血的采集属于封闭式负压采血,不易受气温和末梢循环变化的影响,传递方便,封闭无尘,操作步骤少,减少了误差。而末梢全血的采集属于开放式采血,操作环节多,易受环境因素和患者状态的影响,这就要求检验人员的技术合格性和操作规范性。末梢血采集时,采血针刺入的深度会影响结果,若血流不顺太用力挤压,会使血液中混入过多的组织液,采血速度过慢时,流出的血液会发生凝固,而且易溶血,这些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分析前的误差较大,不如封闭式采血好。所以在能采到静脉全血时不用末梢全血进行检验。在给小儿采血时,由于年龄小不听话,会哭闹,极度不配合检验人员的工作,导致采血过程无法顺利进行。白细胞计数结果仅反映了循环池的粒细胞数量变化,边缘池及循环池粒细胞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患者情绪激动如哭闹时,边缘池中的白细胞就会进入到循环池,导致白细胞计数增高,并影响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比例。为了准确反映患者的状态,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应该了解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和影响结果的因素,并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请其予以配合,尽量减少非疾病因素对血液标本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4-99.

[2]马斌荣.医学统计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6-210.

上一篇:炫动时尚 魅力彭州 下一篇:奇幻漂流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