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运动”例谈

时间:2022-09-14 01:18:16

“热身运动”例谈

上语文课前,我们常能看到课间有很多学生埋首于其他科目的练习中(尤其是数理化的演算题),当上课铃声响起时,有些同学才懒洋洋地收拾起练习本,还有一部分同学仍旧专注地演算着,无视上课铃声和班长的“起立”声。甚至当语文课正式开始时,仍有一部分人还在忘我地“挥笔”,还有那些本已收拾好练习本的,又将它偷偷拿出,一边关注着教师的反应,一边又在演算着……

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它常常发生在语文课课初的前几分钟。前一堂课的延续思维或其它科目的干扰对学生正常的语文学习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如果让这种现象再持续下去,势必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尽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我们在整堂课之初应着力于课堂情境建设,努力将学生的心拉回课堂,让他们心无旁骛地专注到语文学习中来。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外在的干扰,让学生自觉自然地投入到正常有序的语文课堂中来呢?

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将学生获得知识分为“注意、期待、探究、行动”四个心理过程(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即“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其中感知阶段是起始阶段,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认知准备,是思想最积极,注意力最密集的时刻。教师若是在这一关键时刻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收拢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就能消除其他课程在学生心中延续性的心理干扰,使他们饶有兴趣地自觉投入到新学习情境中去。反之,若学生刚凝聚起来的新注意得不到满足,思维就很容易涣散,而期望心理也随之消失。这极大地影响学生课堂中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消化与运用等。

由此,我们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关注特征出发,在教学初始阶段便积极营造语文教学氛围,让学生自觉接受陶冶,然后快速而从容地进入整体教学情境当中。这就好比跑步前的“热身运动”,先舒展舒展思维筋骨,活络活络语文神经,这样之后再“扬蹄驰骋”也就自然顺畅,轻松无比了。现笔者经过实践及审思,总结了几种“运动”方法,展示如下:

一、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现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从辩其形,闻其音入手,进而摄其神,使一堂语文课一开场便声色大开,意味无穷。

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我们可先用课件展示背景黯淡、满目萧瑟的秋景图,配放萨克斯风演奏的《伤感》,接着教师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开始讲述一段事先精心准备的话: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寒风中飘洒。漫山遍地尽是残枝败叶。江水滚滚翻腾,凄冷的风中,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他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身染沉疴,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一片战乱,他远离家乡,孤独漂泊在外。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课堂中的气氛立即凝重起来。接着教师便可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学生被这样的情绪与氛围影响,在教师的引领下,自觉投入了对诗歌意境的审思及体会。这一良好的开端将学生分散的思维慢慢转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活络状态,帮助学生攻克内容的抽象单一,并促进理解和记忆,最终归结于一点——对杜甫诗境地深入领会与感悟。

再比如教《咬文嚼字》,教师自己可以先制作一个MTV,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一个“掉书袋”的故事,先声夺人,既风趣动人,又通俗易懂,学生的眼球吸引过来了,思考与讨论的环境也就建立了。

二、动手绘制,动脑神思。

文学作品常具有诗情画意,把用文字写成的诗文改换成用线条绘成的画,情味增添。要学生绘画,学生必然吃惊,且兴味盎然,加之允许讨论,必然专注,全力以赴了。如于漪老师在教《清平乐·村居》时,要求学生将词中塑造的农家景象白描一番,学生兴致极高,纷纷投入。象这样根据诗文绘图,学生脑中不浮起立体图景,下笔就难,他们不仅要考虑老媪的形貌、神情,考虑大儿、中儿、小儿的神态、动作,而且还要考虑空间的位置如何安排,溪、田、藕池、茅屋等如何配置才符合诗意。这就得要他们反复读原文,理解深入,揣摩完整。对文意仔细地研究了,对词意认真地体味了,教学目的也便达到了。

笔者在教《山居秋暝》时,也采用此法让学生笔头粗粗勾勒一幅“雨后山村晚景图”。学生凝神索思,无不认真投入,再讲王维“诗中有画”,意境清新、恬美时,学生已经了然领悟于心了。还有象《祝福》,不妨让学生绘一绘祥林嫂的眼睛,这心灵窗户的眼睛一经绘图深思,便更见其内在精髓了。

这种名为绘图,实则引动学生神思的方法,新鲜别致,很能引发学生兴致,且促使他们开展想象,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课文情境中。可以说是情景兼得。

三、传神故事,意味曲折。

我们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特别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以故事曲折进入所学文章,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教《拿来主义》时,可以先讲这么一则故事:

“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立即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于是便乘机导入课文的学习。

又比如说在讲苏

东坡与柳永的词时,不妨先讲讲那“铜琵琶”与“红牙板”的故事,再引入对词的分析鉴赏,学生的兴味肯定有所不同了。

这种方法避免了单调,增加了趣味,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文意之精华传神地表达了出来,可说是一举数得。

四、设置悬念,出其不意。

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出“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在教学起始阶段,我们若也能唤起学生的期待欲,像海面上移动的冰山,把“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学生自己去想象和探求,使学生的期待得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思维处于跃跃欲试状态,就能有效地凝聚课堂,开展成功教学。

如:有位老师在讲授《七根火柴》时,故意将“七根火柴”写成“六根火柴”,当学生质疑时,该老师笑道:“明明是七根火柴,为什么我变成六根火柴呢?这一根火柴到哪里去了呢?这一根火柴在漫漫草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该老师欲擒故纵,在学生心里放下悬念,学生的探究知识的兴奋点迅速被提起,思维也自觉地集中于一端。这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期待欲,也能让学生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就保持对课文内容的审美注意,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笔者在教学《记忆》一文时,也采用了这一方法,故意将文题写成了“忘却”,学生纷纷提醒我写错了。我反问:“是啊。明明是‘记忆’,为什么我写成了‘忘却’了呢?这‘记忆’与‘忘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这‘记忆’被‘忘却’挤掉了,会变成什么呢?”学生由先前的好奇转入了对文题与文意的思考,集中了学生思维,接下来就有了热烈而有深度的讨论。

五、设疑激疑,平中显奇。

特级教师唐承彬在讲授《守财奴》时用了这样的开头:

“今天我们要上新课《守财奴》,大家肯定已看了课文,有的同学甚至看完了原着,可是我现在要大家回答三个数据,我估计不会有一个同学能回答得出。(学生惊讶,似有‘倒要听听看,不一定回答不出’的神情。)箍桶匠葛朗台是靠多少钱起家的?他留给女儿的‘暂时保管’的财产有多少?女仆拿侬在他家里干了35年,共得多少报酬?(学生自知回答不出,静听答案。)请在课文上面写下这三个数据:

葛朗台40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得了400路易,用这笔钱贿赂标卖监督官,并进行投机买卖,开始暴发的;

留给女儿‘暂时保管’的公债600万,金币200万,现金10万,加上不动产,财产总额是1900万法朗;

拿侬一年的公薪只有60法朗,干了35年,共得2100法朗,在她做到第二十个年头时,葛朗台‘发狠赏了她一只旧表’。”(学生一面抄录,一面领悟了数据所提示的一切。)

唐老师将学生肯定不了解的数据资料设为问题提出,激起年轻人好胜之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问题的不得其解又使学生产生期望心理,待数据一出,两相对比,一目了然,学生由此便更深入地体会了文章的内蕴。

课本里的内容学生已基本熟悉,教师若只是单纯陈述或翻读原文,或单调琐屑地讲解、分析、训练,学生的期望就易成失望。教师要尽量不要让学生出现这种情绪,所以选课外资料得既显新,又出意,让学生有眼明心亮之感。

六、以演代讲,场景再现。

有的时候,更多的言语只能招致学生听觉的疲倦,而活泼生动的课本剧现场表演反倒能收到出其不意,回味不绝的动人效果。

比如笔者在教《寡人之于国也》(高中选文)时,考虑到前面一段对话在初中学过且背过,翻译一遍则太枯燥,或者有可能流于零碎,也有可能过于重复。后来我仔细阅读了文章,发现前面几段文字以对话为主,是否可以让学生各自担任其中角色,来一场现代版的孟子与梁惠王对话呢?我把我的想法当场说出,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积极捧着书本研究起课本内容。我给大家八分钟的时间准备,大家公推四个人选分成两组,一组以现代白话的形式演绎,一组则以方言的形式展示,不必按照课本语句原原本本背下,只要正确传神地表达出意思,并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我给他们充分的讨论空间,同学们也群策群力,积极向四位同学献计,到现场表演时,四位同学言语声情并茂,手势浑圆稳健,将内容传达得清楚明白,传神动人。

再比如《〈宽容〉序言》也可以用演的形式表现内容,传达情感。而象《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精典剧目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这比较适合于叙述性对话性比较强的文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细细揣摩文章的内容,内容中的思想,思想中的情感,还能现学现用,将所学知识得以适当运用发挥甚至创新。学习性与趣味性及创造性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要引动学生情思,集中他们的精力专心致志于语文课堂的方法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除上述示例外,还可采用比如教师现身美读,引领学生入情入境(适合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积极讨论,选派代表发言;课前三分钟演讲(要比较能契合课堂教学步骤);展示背景,人物身世浮沉;实物观摩,对比总结;花样背诵,激起紧张兴奋的学习情绪等等。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

总之,学生的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流程,要想教学合理有序展开,就得在课的初始阶段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过来,以有效的方法让他们思维充分地运转开,经过这一番热身,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使得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上一篇:知识“盲点”例谈 下一篇:在自主学习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