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培育

时间:2022-09-14 01:15:48

地理教学中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培育

一、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

第一,地理空间物质组成的复杂性。主要是内容丰富多彩,且分布散乱而多样;第二,地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地理空间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所组成,各个圈层相互渗透、相互镶嵌,甚至各个圈层内部结构也是千变万化的。第三,地理空间运动变化及相互作用更是极其复杂的。科学家在论述地理空间时,认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同样反映出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地理空间思维实际上就是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图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从而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形成它们的空间形象,进行空间位置判定,确定空间分布状态并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它们在空间上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交换和交流,比较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及对它们的空间属性进行多个维度思考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地理空间内容的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

二、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

一种新思想的产生是没有固定逻辑通道的,需要依靠形象思维,通过大脑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造性思维活动来实现,也只有这样的思维过程,其思维产品才富有创造性。可见,形象思维对创新思维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观察或动手开始,经想象活动以及灵感顿悟,最后获得创造性认识。为此,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手段和新教材图表多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看景观联想地理特征,看漫画讲地理含义,看动态演示说其变化过程等。也可以组织课外考查、观察、实践,让学生更真切地去发现、感悟地理事物现象的特征和规律。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以更形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相互交流。如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用尽可能直观的形式来表现和说明自己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鼓励同学在展示中提出自己的困惑,最后形成共识:北极圈内极昼比南极圈内极昼时间长;一月初,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小、白昼短,于是气温低为冬季。另外,对于学生未曾感知或抽象的地理事物,善于借用学生熟知的表象信息激活大脑,通过联想法、类比法、比喻法、幽默法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实物形象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总之,形象思维应该是地理课的学科特色,不仅能够易化教学、深化理解、培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创新思维能力。

三、地理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地理要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其形成、变化、发展具有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特性,这就为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以突破原有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教学中通过质疑、假设,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突破常规、与现实相反的问题背景,引导学生逆向、横向、多向思维,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真正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学习“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时,提出:假设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地球上的自然现象至少可产生哪些变化?运用发散思维可启迪学生以下方面:地球上将看到日月星辰西升东落现象;昼夜时间比现在短;风向和洋流流向将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分布将有较大变化;自然景观也发生较大变化。这类问题能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变通求异能力。为促进发散思维活动高效的展开,教师应该把思维还给学生,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大胆质疑、假设提出问题,然后为学生创设群体合作解决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小组或全班自由讨论交流,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获得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提问法适时启迪、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新颖性,引发思维的积极性,让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产生不同的新奇观点。最后,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点评梳理。从而,有效提高发散思维活动质量,切实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作者:崔新瑞单位:山西省保德中学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下一篇: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