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弟子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时间:2022-09-14 12:04:46

利用《弟子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摘 要: 当代的学生十分重视文化课的成绩,却有时忽略德育的教育,除了品德课外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并不多,更谈不到传统文化教育。其实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弟子规》教育的落实可使学生的情操、人格、品德、精神、智力快速发展。

关键词: 《弟子规》 德育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懂谦让,不知道怎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集体主义观念淡泊,个人至上。家长也只注重智力、成绩,德育方面的培养相对比较薄弱。让孩子们诵读学习《弟子规》,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生生活的典范,它对学生进行了谆谆教诲:作为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学生的言行规范。通俗地讲,《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学生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弟子规》的开篇所阐述的道理非常精辟,这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校本课《弟子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在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下,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弟子规》用大量的文字阐述怎样孝敬父母,例如:“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等。”在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在讲到孝敬父母时,我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为父母做过一些什么事?一些同学能讲出为父母倒茶、揉肩,在家里有时扫地洗碗,可也有一些同学愣是说不出自己为父母做过什么事。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学生讲了二十四孝中黄香的故事: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地劳动,特别心疼。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他在夏天的时候用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天气寒冷时,他先帮父亲把被窝睡暖了,再让父亲睡。教育学生:可见黄香非常懂得体恤别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称赞。现在我们不需要为父母扇扇子暖被窝,但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对父母孝敬。父母抚养我们很辛苦,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学生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要从生活小事做起。并对那些做得好的同学大加表扬,然后布置作业:今天回家后为父母至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在学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时,教育学生: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都不可将它据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也不该拿人家的。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小学生有的时候,会对拿别人的东西不以为然,对此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坏毛病。古时候,有个小孩偷了同学的一块砚台。回家后,被他的母亲看见了,他的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纵容他。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小偷变成了大偷,被官府抓到了要砍头。他提出要见自己的母亲一面,官府同意了。他见到自己的母亲后说:“我是你奶大的,就让我再吃一口奶吧!”说着,就把母亲的咬掉了。因为他非常怨恨自己的母亲,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没有给他正确的教育。这个反面例子使同学们受到震撼,也使原来爱拿别人东西的同学改正缺点。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必要教育,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到,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人的习惯和性格是慢慢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日就变成另一个人,而是从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现代社会我们经常看到公共汽车上,老者站在车的中间,摇摇晃晃,年轻人就坐在老者的身旁,无动于衷,不肯为老人让座位。还有在公共场所进门处,大家争先恐后、你拥我挤,根本就没有老幼之分。吃饭时,小朋友则坐在主宾位子,没把爷爷奶奶放在眼里。《弟子规》里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告诉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家吃饭的时候,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好,小辈的才可以去坐。坐的时候,要坐偏位子上,把正位让给长者坐。当和长辈一起走路的时候,就要请长辈先走,小辈走在后边,叫做“徐行后长”。或者小辈的要为长者开好门,等着长者进去了,自己再关好门后随行而入。吃饭的时候,要想到老人爱吃的东西,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等大人吃好了,自己再吃。不能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一下把盘子端过来,不管别人吃不吃,自己先吃个够。在教学中,通过正面的引导和反面事例,学生明确怎样做才是正确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错误的,大大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通过对《弟子规》的诵读和学习,多数学生都能学以致用,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同学之间穿衣互相攀比,他们就会想到《弟子规》中的“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当自己挑食时,就会记起“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当老师批评犯错误的同学时,不少同学会想到《弟子规》中的“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就会想想自己的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毛病与缺点,有的话就立刻改掉这种毛病,没有的话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犯。这些就是《弟子规》给学生最大的教导。《弟子规》中,大到读书修身,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小到洗漱,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事无巨细,要求严格、具体,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其敦厚善良的心性,从而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增强其自信心。一本好书就是一面镜子,而讲读《弟子规》使我十分受益,它不仅起到了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它还规范着我的行为,正所谓教学相长。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的有效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教学中不但让学生诵读背诵,而且要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准确地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并能通过实践加以巩固、落实,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当代的学生十分重视文化课的成绩,却有时忽略德育的教育,除了品德课外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并不多,更谈不到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弟子规》教育的落实可使学生的情操、人格、品德、精神、智力得到飞跃的发展。

(一)形成良好的情操

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文意义非凡,能够增强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高尚情怀。这里不但蕴涵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包含哲学、美学的知识。用这些优秀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相当于给孩子一把开锁的钥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会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人格

在学校内学生能够利用校本课和课前几分的时间多诵读《弟子规》做些相关内容的小游戏,会通过实践让学生领悟《弟子规》内涵并能学会运用,使学生受到一种高尚情操的熏陶,这种高尚传统思想会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十分积极有意义的作用。

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逐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弟子规》方面的国学教育会对他们的正确观念的形成起积极的引导作用,指明发展的方向。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对学生都会有影响,因此多诵读《弟子规》多领悟《弟子规》内容的内涵会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起着难以替代的指导作用,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三)形成良好的品德

通过教育实践,学生越来越懂理了,素质有了更大的提高。现在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因此孩子个性普遍都很强。通过学习《弟子规》,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有了改变。吃饭时知道不浪费了,学习知道努力了,懂得尊敬父母和师长了,同学间更团结了。学生学会了谦让、理解,他们的心灵更纯洁了,品德更加高尚了。

在开始学习《弟子规》时也许有人会怀疑其中的效果,认为只是像背诵古诗一样,不会起太大的教育作用,但是几年的实践否定了他们的看法,事实验证了国学传统教育《弟子规》的落实使学生的整体表现好了很多,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品德。

德育教育要从孩子开始。《弟子规》中的内容很容易被孩子接受,有着实际的指导价值,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学习,作用必将深远。

(四)提高精神修养

早期的教学重视成绩的提高,轻视德育渗透,这对于学生是很大的损失。实践证明,开展德育教育,学习《弟子规》是提高学生精神修养的主要方法。《弟子规》中内容容易诵读,理解后落实到行动中去,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更能使学生的精神修养大幅度提高。

(五)发展智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了正确的认识,能够诵读,并能在很好理解的基础上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诵读能力、理解能力、表现力,因此智力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弟子规》的诵读,学生受益匪浅,形成了良好的情操,健全了人格,提高智力素质。

实践证明,《弟子规》教育不但不能被排斥或忽略,而且极为重要。他能提高人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情操风尚,健全人的人格,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完善,智力素质得到提高。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更显得十分重要,甚至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将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的落实意义重大。

上一篇:浅论美术设计课程中的“三贴近” 下一篇:浅析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