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机里的旧时光

时间:2022-09-13 11:52:18

录音机里的旧时光

周末,在家收拾旧物时,不经意间发现了那台春蕾牌单喇叭录音机,它静静地躺在角落里。原本漆黑锃亮的外壳已经变得锈迹斑斑。看到它,往事便洪水般地汹涌而来。在和我朝夕相伴的日子里,它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它使我艰辛的生活有了歌声和欢乐。

第一次知道录音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家境富裕的村民买了台录音机,一下子便在村里引起了轰动。于是,村里的人便三五成群地到他家里去看稀罕。为了让大家见证录音机的神奇,那位乡亲不光为大家放了几首歌曲,还为乡亲们录了音。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大娘听见自己的声音跑到一个黑匣子里,纳闷极了。她围着录音机转了好几圈,不解地问:你怎么把我弄到里面去的?老大娘的一句话把大伙逗得前仰后合。

父亲在县城的一家工厂里上班。有时到工厂里找父亲,便常常在街上看到年轻人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手里拎着录音机招摇过市。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录音机。因为家里穷,买不起录音机。我就经常跑到那个有录音机的村民家里去听歌。也正是从那时起,我跟着录音机学会了《妈妈的吻》《牧羊曲》等流行歌曲和《外婆的澎湖湾》《蜗牛与黄鹂鸟》等台湾校园歌曲。那优美的旋律,那动人的歌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陶醉,让我痴迷,直到现在听见也倍感亲切。

拥有自己心仪的录音机是在参加工作之后。那时,我在一个乡村中学教书。我上了一个自学的中文专业。星期六下午回到家,我拐弯抹角的给娘说了这个中文大专的重要性,又小心翼翼地说了录音机对自学有多大帮助。娘说:买!为了我儿进步,花多少钱也买。娘托村里一个在百货公司上班的乡亲,给我买了一台上海无线电三厂生产的“春蕾”牌单喇叭、单卡录音机。当录音机送到家里的时候,我激动得好长时间没缓过劲来。看着我魔怔似的,娘笑着:“一台录音机,至于么?”我看看娘,心里五味杂陈。家里的境况我也知道,父亲在县城一家工厂上班,一个月挣四十多块钱,我一个月挣二十九块钱。母亲身体不好,在村里除了参加生产队劳动外,还要为四邻八村的乡亲做衣服,挣点零花补贴家用。就是这样,到年底分红时,家里还要往生产队里拿钱。可娘听说我自学要用录音机,二话不说就花三百元给我买了。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当先进,做模范,给娘脸上争光。从那时起,这台“春蕾”牌录音机就陪伴着我走过了几年乡下教书的生活。那是一段艰苦而快乐的时光。每天除了上课外,我就对着录音机拼命地学习。放学后,我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围坐在录音机前听音乐,学唱歌曲。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录音机渐渐在我生活里淡出了。随着时代的发展,MP3、MP4、音响和电脑相继进入了我家。娱乐的方式多了,但我却忘不了那段有录音机陪伴的岁月,忘不了和它朝夕相处的日子。虽然录音机已经不能用了,但我仍然舍不得丢掉。我要让它成为久远的珍藏,就像珍藏一份永远的感动,一份难以割舍的时光。

上一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一串珍珠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