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途径

时间:2022-09-13 10:44:31

试论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途径

摘要: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结构中较为稳定的关键部分,然而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明显偏低,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任务还很艰巨。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也是促进中国社会结构走向合理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中等收入阶层的内涵及划分标准,阐述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重要意义,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合理对策。

关键词:中等收入 阶层 收入分配

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内涵与划分标准

(一)中等收入阶层的内涵

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是指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笔者以为,正确理解中等收入阶层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数量增加,即中等收入阶层的绝对数量应当保持不断增加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二是结构优化,即中等收入阶层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国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格局是影响中等收入阶层能否进一步扩大的两个重要因素。

(二)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

目前,关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和界定范围,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未统一。在这里,我们谨采用社科院的数据作为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2011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达到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比重仍然偏大,所期望的“橄榄型”结构仍然尚未出现。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和划分中等收入阶层,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收入水平较高;其次,社会地位较好;最后,生活质量较高。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才可以说我们的国民处在中等收入阶层。然而,这三个指标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到的。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培育和壮大我国中等收入阶层,任重而道远。

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重要意义

(一)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相对而言,中等收入阶层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强烈的消费倾向,是引导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的推动力。众所周知,消费行为的达成需要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协调配合,只有消费需求而无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是不能很好地承担扩大内需的社会责任的。而中等收入阶层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他们收入稳定并呈刚性特征,边际消费倾向明显。可见,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容易形成规模生产和市场需求热点,促进整体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消费结构的稳步升级,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程度以及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政治利益诉求的充分性受到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而中等收入阶层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决定了他们拥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并且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此外,中等收入阶层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具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和法律意识。这些特质都使得中等收入阶层具备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强大能力。因此,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和依法治国的不断完善,有利于肃清以专制、特权等为代表的封建残余思想,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三)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中等收入阶层基于较优越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拥有较强的幸福感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因而渴望社会和谐稳定。一方面,中等收入阶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改革开放的广泛受益群体,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有较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等收入阶层位于社会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接合部,是高、低收入群体利益冲突的过渡区,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安全阀”和“缓冲层”的作用。因此,逐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对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路径分析

(一)加大财税政策的调节力度

1、要逐步实现收入的透明化,以利于个人所得税的正缴。根据党的十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相关内容,“提低”、“扩中”、“控高”已经逐渐成为分配政策调整的重点方向。而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首先使国民收入更加透明化,以利于个人所得税的有效征收。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过高收入,曝光非法的高收入,增加工薪阶层占有财富的比重,从而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

2、增强对低收入者的财政扶持力度,确保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向贫困人群倾斜。低收入人群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和边缘劳动力资源,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和照顾,如制定并监督执行法定最低工资制度、最低生活费制度等, 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和扶贫基金等给予补助,加紧建立覆盖大多数人(包括边缘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想使我国的收入结构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就要想方设法将低收入者改变成为中等收入者,使人员从低收入阶层向中等收入阶层转化。

(二)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行业差距十分明显。对少数特殊的垄断性行业,要加强收入分配的调节与控制,防止分配差距继续拉大。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解决行业间存在的收入差距,需要由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而由于垄断性行业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和政府的关联性也更强,所以更需要政府来加强监管,营造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环境。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并不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国家要尽量取消市场准入的限制条件,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来;对于十分重要的垄断行业,国家要加大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收入进行调控,严肃处理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行为。通过以上举措,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推广,可以使垄断行业职工的工资趋于合理化,使更多的人进入到中等收入阶层行列。

(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尽管近些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民收入低的现状。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呢?首先要提高农村人口的就业能力。建立就业能力提升机制,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使广大农村人口平等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要放开农民进城打工的限制,完善农民工的服务制度。据国家统计局预计,从2011年至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均转移量可维持1520万人,十年间转移人口总量可达1.52亿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可以为城镇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贡献力量。这样就从总体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了低收入者的比重,从而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

(四)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培养机制

人力资本是指投资于劳动者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资本。随着经济一体化日益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和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培养机制,通过教育与培训为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首先,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政府要改革教育内容,尤其要加强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其次,要加大教育投入和支持力度。从空间上来讲,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要尤其重视对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的教育投入力度;从时间上来讲,国家要逐步扩大中高层次教育资源的义务教育普及范围,使全体国民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的社会环境。这样,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军,谢飞燕.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5期

[2]赵洁.社会转型期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评判标准[J].求实,2010第9期

[3]刘建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构建小康社会结构[J].理论探讨,2005第2期

[4]王淑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理性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第1期

[5]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6页

上一篇:产业内贸易:文献综述 下一篇:浅谈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