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如何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时间:2022-09-13 10:38:17

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如何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具有明显针对人民币汇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由此引发的新一轮汇率战争对我国外贸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情况。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是每个外向型中小企业必须直面的挑战,而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尤为关键。

一、 人民币升值背景及发展趋势

1.人民币升值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高增长,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局面不断扩大,外汇储备连年攀升,把持世界第一大债权国地位已经多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本位币的利差也不断扩大,加上国内经济的过热引发的持续通货膨胀等因素,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动因悄然聚拢。

2.人民币汇率发展趋势。人民币自2005年再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经历了三大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快速升值阶段(2005-07~2008-07)、平稳调整阶段(2008-07~2010-06)和平缓升值阶段(2010-06~2013-04)。

基于对人民币近段时间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当下经济环境与未来经济预期,本文认为接下来人民币会有两个发展阶段:(1)震荡调整阶段(2013~2014),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适应经济发展,政府将对人民币汇率做出强势调整,将会出现高位大幅震荡,呈大幅震荡加速升值现象;(2)平行经济发展阶段(2014)随着我国新领导层工作的全面展开,新的汇率政策有序运行,人民币汇率将平行于经济发展趋势发展。

二、人民币升值下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现状及问题

1.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珠三角众多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困难:(1)汇率变动挤压企业利润。当前的汇率格局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冲击,当交易进行结算时,快速升值的人民币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2)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珠三角企业本身就缺乏核心竞争力,再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产品的竞争力大打折扣。(3)资金短缺,企业融资困难。由于珠三角中小企业上市和债券发行普遍受限制, 证券市场上的资金很难流向企业;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易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经营风险大,基本上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4)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提高。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由于劳动力缺乏等原因,大多数企业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用工成本迅速提高。尤其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缺乏必要的手段化解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困难。(5)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我国CPI同比上涨2.5%,是自2012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涨幅,这导致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成本急剧增加。中小企业议价能力弱,既无法以较优惠价格获得原材料,又难以通过产品涨价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利润空间受到很大挤压。

2.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问题。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和波动幅度不断增大,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不得不正视巨大的汇率风险。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和外汇管制政策,外汇市场深度不够、 广度有限,外汇市场的市场功能未能真正起作用,使得中小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如下种种问题:(1)汇率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汇率风险认识不够,许多潜在风险没有引起重视,甚至他们觉得对汇率的变动无能为力,致使企业屡遭汇率波动损害。(2)专业人才缺乏,金融衍生工具操作水平有限。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外汇操作人才,缺乏外汇专门知识和外汇理财技巧,谈不上对汇率风险的预测,更谈不上有效地运用金融工具来化解风险,引导企业成长、壮大。(3)金融服务不配套,适合中小企业的避险产品少。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成熟完善,一方面金融避险产品少, 为企业办理汇率避险的金融机构和业务品种也不多。长期以来,外汇指定银行对外汇业务市场关注不够,汇率避险的相关业务及市场发展不成熟;二是现有金融避险产品还不太适合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方法探讨

1.基于交易双方层面,通过交易发生前的商议渠道降低汇率风险。外汇风险的产生,主要在于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变化,其中关键的是交易协议商定的相关条件,包括协议的具体条款的商定,计价货币的选择,交易方式的确定,交割时间的确立,预期风险头寸的控制等。所以,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综合衡量其对汇率风险的影响程度,假定在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就中小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的战略选择做出研判。第一,要在结算货币这个因素上争取有利条款。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可以着重把握,一是争取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结算计价货币,收汇宜用硬货币结算,也就是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争取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从而直接避免人民币汇率升值风险的发生;二是争取订立结算货币保值的相关条款,约定双方锁定某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均价作为双方交易的交割汇率,从而双赢地避免人民币预期升值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二,要在交易时间这个层面上争取有利款项。一是在交易方式的选择上,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争取即期交割的方式进行交易,收汇时间是即期,从而避免人民币升值预期这段时间带来的风险;二是在交割时间上面争取有利条件,在预期人民币会升值的假定下,争取提前交割,缩短收汇时间,从而在时间节点上减少汇率损失。第三,在风险头寸这个因素的预期上,企业要争取一些避免风险出现的条款。一方面,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争取调整当前的贸易价格,根据双方协定的预期,争取以交割预期的现值为交易价格,从而避免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另一方面,在可预见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借款的方式来轧平风险头寸,也就是企业可以在外贸交易的时候争取与对方达成预先借入相同金额货款,通过这样的双向安排,轧平风险敞口头寸,从而保值避免风险。

2.基于第三方介入的考虑。第三方的介入是基于交易双方一些无法直接解决的风险因素,引入一些第三方机构的管理与担保等各种可行办法为交易方降低相对应的汇率风险,主要的形式包括金融机构的一些可行的金融衍生工具以及保险机构的相关类保险。

一是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可行的包括以下4种类型的衍生产品或者组合。(1)外汇远期合约。利用第三方金融工具介入的核心就是进行汇率风险的对冲,外汇远期合约是进行套期保值的最基本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对于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而言,采取套期保值交易的方式是其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适当购买远期合约进行相应的风险对冲管理,以便有效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2)外汇期权。外汇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支付给买方一笔期权费,从而获得一项在未来约定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汇率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外汇资产的权利。外汇期权可根据汇率市场的变化,自由决定是否行权。当市场汇率有利时,行权可以获利,换句话说可以对冲企业即期汇率风险,若市场汇率不利,则可以放弃期权,损失的只是期权费。从这一点上来说外汇期权在使用中的成本和风险都是相对较低的。(3)远期外汇合约与外汇期权结合。远期外汇合约与外汇期权的结合,其实就是在签订远期外汇合约的同时,签订反向的外汇期权。如果未来远期合约有利,则抵消了期权费后可以对冲汇率风险;如果远期外汇合约对企业不利,此时企业可以通过行使期权,以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这两种金融工具的结合适用于汇率来回波动不稳定的情况。(4)外汇掉期业务。外汇掉期业务一般指的是企业与银行签订一笔即期外汇业务的同时,签订一笔数额相同、方向相反的远期外汇业务;也可以是两笔期限不同,金额相同,但方向相反的远期外汇业务。如此,企业便轧平其中的资金缺口,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二是把汇率风险作为保险标的给存在的汇率风险做合理额度的保险,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有成熟的外汇风险保险理论以及可行的保险产品,对于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企业比较可行的是进行投保货币风险保险的操作,通过这种类型保险的购买锁定汇率风险损失额度,从而避免大幅度资产的损失。

就目前情况看,珠三角外向型中小企业对人民币汇率风险规避意识仍然不强,真正使用工具避险的中小企业很少。而企业除了在签约时加入对自己有利的保值条款外,还应积极考虑使用金融工具避险。常用的外汇远期合约、外汇期权及外汇掉期,在市场上已发展比较成熟,成本并不高,操作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因此,在汇率风险的规避上,珠三角企业应提高风险规避意识,破除金融衍生工具操作难、成本高这一主观想法,以实现人民币汇率风险的规避。[本文执笔:李雪 丘瑜君 彭天生 谢南霞 姚娜 杨燃]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上一篇:微博时代的企业营销路径 下一篇: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问题及生态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