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

时间:2022-09-13 10:17:41

探讨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电气设计合理、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气设计内容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消防; 电气设计; 重要性;

引言:建筑的消防电气设计是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组成之一,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等情况,建筑物正在向密集化和高层化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前的建筑必须要加强电气的消防设计,采取有效地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努力地减少因火灾造成的人员或财产损失。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中的消防用电设备要及时可靠的运行,才能安全的疏散人员和物资,因此完善的消防系统设计就尤为重要。

1.高层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隐患

1.1目前国内大多数建筑以毛胚房作为交房标准,但是照明、插座、电话、电视线路依旧按施工图敷设到位,而业主入住后又几乎全部进行二次装修,除保留少部分照明线路外,其余全部重新敷设,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事故隐患。

1.2 许多消防电气线路设计采用穿塑料管(PVC)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不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很多设计人员对这一条有所疏忽。敷设在吊顶内的线路,在发生火灾时并不安全,而且吊顶内是火灾多发地段。

1.3照明问题:在通常设计中,一般将普通照明也一并切除,然而,照明是在紧急情况下保持人心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应急及诱导照明的照度与普通照明比,相差悬殊,突然切除普通照明,仅靠应急及诱导照明,仍有可能造成人群惊慌与混乱,因此,为既保证有序安全地疏散人群,又保证消防队员的安全,在火灾确认后,着火层的普通照明不应立即切除,而应延时一段时间后再切除,延时时间可根据场所性质、面积大小、可能的人流密度等因素来确定。

1.4 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不可靠,是威胁消防设备安全供电的重要因素。“高规”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在高层建筑中,一级负荷用户和设备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并要求当两个电源中的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另一个电源不致同时受到损坏(或检修)。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满足当电力变压器或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恢复供电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二级负荷的两个回路可以由同一座变电站的两段母线分别引来,一级负荷需要的二路独立电源是指由不同的上级变电站引来的二路专用电源,或是由同一变电站不同的变压器母线段引来的二路专用电源,该不同的变压器应由不同的高压电网供电。很多设计人员将“二回路电源”当成“二路独立电源”,实际上不满足规范要求。

2.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注意的事项

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气设计,涉及领域较为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设计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消防电气控制设计内容也就越复杂。

2.1电缆的选型不仅要满足载流量的要求,更要满足消防要求。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一些用户在工程验收交付使用后不少用户擅自更换大容量断路器,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线路发热,绝缘老化,在散热条件较差,环境温度较高时极易引起线路起火。

普通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易燃、发热量高、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的腐蚀性气体和浓烟,造成“二次灾害”。据有关专家对火灾死亡原因的研究表明,几乎半数的死者血液中含有50%以上的有毒物质,窒息死亡占全部火灾死亡数的四分之三,因此高层建筑的电缆选择非常重要,“民规”规定:对一类高层建筑以及重要的公共场所等防火要求高的建筑物,应采用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电线或无烟无卤电力电缆、电线。高层住宅明敷的地方要采用低烟低毒的阻燃类电缆,建议开发商在给业主交房时应着重说明建筑的类型,二次装修时应采用何种形式的电缆,不要违反消防规定。

2.2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槽。设计人员应对规范条文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一律穿金属管或阻燃PVC管保护并在现浇板内、墙内等处暗敷走线。而在改造工程中,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暗敷时,应对保护钢管或金属线槽采取防火措施,如刷防火涂料等。

2.3建筑消防供电需要严格根据规范进行科学设计供电电源,明确高层建筑的负荷等级所需要的电源是“二路独立电源”还是“二回路电源”,严格消防配电装置以及供电线路的布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具有持续供电功能。根据建筑规模确定负荷类别后,进行电力负荷计算,并合理选择配电形式。

1)消防设备的切换,为一级负荷设备供电的两个电源回路,应在最末一级配电(或控制)装置处自动切换。对二类建筑内工作性质相同,容量较小的多台消防设备(例如:多台排烟风机、防火卷帘门、排污泵控制箱或多台应急照明配电箱等)可采用两路消防专用供电回路树干式配电到控制(或配电)箱;

2)消防设备和非消防设备的配电一定要分开,避免出现切非消防电源时同时切断了消防电源的情况。

3)全楼总配电箱的电源进线上加装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防止电路或电器绝缘受损发生对地短路时引发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

4)实施总等电位联接,防止沿PE 和PEN 线传导的故障电压,消除电位差,防止电火花、电弧的发生,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电击伤害事故。

2.4对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障建筑火灾发生后能够自动应急照明,方便火灾救护和现场人员的安全疏散。高层建筑中的安全疏散通道、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间等事故照明应采用能够瞬时点燃的照明光源。事故照明的灯具应布置在可能引起事故的设备、材料周围等危险地段,并在主要通道、出入口等明显位置设置消防疏散标记。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2.5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系统的设计

在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包含着众多各式各样的探测器,应根据不同的场所,选定与之相应的探测器,自动报警器都安装在自动喷水设备附近,应做好防水措施,以免由于受潮而造成报警系统失灵。手动报警按钮除了安装间距不应大于 30m 外,还应注意将其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确认火灾后,联动控制台控制消防电梯和客梯停于首层,应急广播系统发出火灾警报。防火卷帘两侧设感烟、感温探测器两组,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其任一侧感烟探测器动作后,报警总线上的控制模块控制防火卷帘降至距地面 1.8m处,感温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到底。作为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应一次下降到底。灭火救护设备以及消防专用器材设施等必要装置的自动化性能,保障建筑内部火灾消防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实现建筑消防电气的自动化控制。

3.结语

高层建筑电气消防设计,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做好电气消防设计,能够及时的发现火灾隐情,保证人员及时疏散,保证火灾事故的快速处理,降低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加强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对各系统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3]陈宏飞.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J].建筑设计管理,2011(3).

上一篇: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一篇:地铁隧道结构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