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石之水: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问卷分析

时间:2022-09-13 10:04:42

滴石之水: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问卷分析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问卷分析,提出纠正考试作弊之风应该以教育引导为根本、方法改革为关键、监考约束为重点。

【关键词】大学生 课程考试 考试作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236-02

课程考试有别于水平考试、升学考试和资格考试,是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但是,考试作弊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考试应有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妨碍考试功能正常发挥,也损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培养。努力纠正考试作弊之风,已成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树立良好学风和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当务之急。

为剖析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问题,我们于2008年初在某大学的部分文科学院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下班询问了1159名同学。现将问卷调查所得信息整理分析如下。

1 调查内容与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问题一:你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吗?

回答“从来没有”的占63.2%,“偶尔”的占35.9%,“经常”的占0.9%。作弊学生的比例与上大学前相比略有下降,但作弊学生的面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明显的扩大趋势:大一为5.3%,大二为33.3%,大三为42.0%,大四为54.8%。男生作弊面又明显大于女生:大一男生为10.2%,女生为3.3%;大二男生为36.2%,女生为31.8%;大三男生为49.8%,女生为37.3%;大四男生为74.1%,女生为46.3%。

在上大学前没有过作弊行为的699名学生中,上大学期间有了作弊行为的达165名,占23.6%。其中,男生为31.4%,女生为19.9%,男生趋向作弊率高于女生,而且这种趋向作弊率在各年级间明显地呈递进的态势:大一为1.6%,大二为19.8%,大三为28.9%,大四为37.9%。

在上大学前有过作弊行为的460名学生中,上大学期间没有过作弊行为的达190名,占41.3%,其中,男生为32.8%,女生为46.5%,女生趋向不再作弊率明显高于男生,而且这种趋向不再作弊率在各年级间明显地呈递减的态势:大一为55.3%,大二为48.5%,大三为40.4%,大四为26.8%。

问卷调查问题二:你认为作弊的原因是什么(多项选择)?

问卷给出了六个选项:A、一卷定终身的考试制度,评价手段单一,学习成绩的高低决定了对一个人的“优”“劣”判断。B、评优、获奖、入党、推荐就业等“实惠”都需要好的成绩做铺垫。C、考试作弊已经相当普遍,公平竞争不复存在,我不作弊要吃大亏。D、老师上课不认真,课下辅导不充分,一个学期下来,仍然有许多东西不理解。E、知道监考老师不会轻易抓我作弊,害我一生,所以作弊没什么大不了的,雷声大雨点小。F、知道学校在考试纪律方面的要求,但自己总是喜欢去尝试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情。

有66.7%人次选择了A项,女生选择比例较高于男生,低年级选择比例较高于高年级;有52.8%人次选择了B项,女生选择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差异达18.8个百分点,其中一、三年级比重高于二四年级;有36.4%人次选择了C项,男女生选择比例基本持平,但年级选择差异非常明显:大一为17.8%,大二为30.4%,大三为41.8%,大四为44.6%,年级愈高,“老实吃亏”的意识愈强;有24.2%人次选择了D项,女生选择比重略高于男生,一、二年级选择比例较低于三、四年级;有8.0%人次选择E项,男生选择比例高于女生,除三年级选择比例较高外,其他年级差异不大;有2.2%人次选择F项,男生选择比例是女生的一倍,年级间选择比例差异不大。

问卷调查问题三:请对上面考试作弊的原因按你认为的重要性做一前三位的排序。

原因A项列前三位合计有80.8%的学生选择,其中将它排在第一位的有43.5%,排第二位的有26.1%,排第三位的有11.2%;原因B项列前三位合计有78.6%的学生选择,其中将它排在第一位的有22.0%,排第二位的有40.3%,排第三位的有16.3%;原因C项列前三位合计有54.7的学生选择,其中将它排在第一位的有11.7%,排第二位的有14.5%,排第三位的有28.5%;原因D项列前三位合计有36.4%的学生选择,其中将它排在第一位的有10.2%,排第二位的有8.1%,排第三位的有18.1%;原因E项列前三位合计有12.3%的学生选择;原因F项列前三位合计有2.8%的学生选择。

根据调查数据,作弊原因按重要性排序为:A项、B项、C项、D项、E项、F项。A项排在第一位的比重最高,B项排在第二位的比重最高,C项排在第三位的比重最高。值得注意的是D项选择比例明显高于E项和F项,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有这样的认识。

问卷调查问题四:你认为考试作弊手段中最常见的是什么(可多项选择)?

我们设计了六个选项:A.夹带纸条。B.偷看、交头接耳。C.协同。D.肢体语言。E.代考。F.手机短信。

选择A项的有79.6%人次;选择B项的有71.1%人次;选择C项的有19.6%人次;选择D项的有22.1%人次;选择 E项的有9.2%人次;选择F项的有32.8%人次。

根据调查数据,考试作弊手段的常见排序为:A项、B项、F项、D项、C项、E项。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将答案事先写在课桌上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作弊手段的特征为个体行为和传统行为占主体,协同方式以难抓作弊事实依据和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占主体。

问卷调查问题五:请你对以上考试作弊手段按普遍性做一排序。

将手段“A.夹带纸条”排在前三位的有1000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86.3%;其中将它排在第一位的人次最多,有626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54.0%。将手段“B.偷看、交头接耳”排在前三位的有991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85.5%;其中将它排在第二位的人次最多,有483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41.7%。将手段“F.手机短信”排在前三位的有373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32.2%。将手段“C.协同”排在前三位的有370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31.9%;其中将它排在第三位的人次最多,有259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22.3%。将手段“D.肢体语言”排在前三位的有342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29.5%。将手段“ E.代考”排在前三位的有57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4.9%。

问卷调查问题六:你认为老师评价你的学习成绩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它们在对你学习成绩进行总评时应该占多大的比重?

根据我们设计的指标,调查数据统计整理如表1:

从选项数据可以看到,唯有E项的支持率在一半以下,其它指标支持率全部在2/3以上。

问卷调查问题七:你认为解决考试作弊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什么(多项选择)?

问卷设计了六项指标供学生选择,它们是:A.加强“诚信”教育。B.加强心理引导。C.改革考试方法。D.改革成绩评定方法。E.加强监考力度。F.加强处罚力度。对指标A项,有15.8%人次选择,其中男生选择比例高于女生近3个百分点,低年级选择比例高于高年级,大一为26.6%,大二为18.6%,大三为12.8%,大四为11.3%。对指标B项,有7.8%人次选择,其中男生选择比例高于女生近3个百分点,各年级选择比例是离散的。对指标C项有45.6%人次支持,其中男、女生的支持率基本相近,年级间的支持率基本上呈上升态势,大一为31.9%,大二为47.7%,大三为46.4%,大四为53.1%。对指标D项有49.6%人次支持,其中男生选择比例大于女生4个百分点,年级间的支持率也呈上升态势,大一为46.7%,大二为48.1%,大三为50.9%,大四为50.3%。对指标E项有11.6%人次选择,其中女生选择比例大于男生2个百分点,年级间选择比例呈无规则状态。对指标F项,有8.8%人次选择,其中,女生选择比例几乎是男生的一倍,年级间选择除大一低一点外,大二、大三、大四差别不大。

2 现象分析与原因分析

2.1 现象分析

2.1.1 作弊的倾向性变化。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得知,年级越高作弊的面越大。大一学生的作弊面只有5.3%,而到了大四学生的作弊面就超过了一半,达54.8%。“不作弊要吃亏”的想法在高年级同学中也达到了44.6%。

2.1.2 作弊行为的“有意识”性。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有意识”性很强,属明知故犯。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4.4%的人会在考试作弊前有认真或短暂地考虑作弊的后果。一方面是道德认识和纪律约束的清晰,而另一方面是作弊动机的有意识。

2.1.3 课程考试作弊的行为动机类型。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的行为动机类型大体有三种:(1)、“损人型”(2)、“自保型”(3)、“应付型”

2.1.4 作弊重症群体。男生群体是考试作弊的重症群体。

2.1.5 学习成绩期望值。入学教育时学习的各种评优评奖条件,都与学习成绩挂钩,认为分数高就是“优”,分数低就是“劣”。年级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越明显地朝两极分化,比较多的同学对分数的感受性在下降,混分数混及格的同学越来越多。

2.1.6 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改革呼声。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业务水平的认可度不是很高。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提到考试作弊有由于老师的原因,使自己考试前仍有许多东西不理解的因素。

2.1.7 “诚信”教育效果和心理引导支持率。通过“诚信”教育方式解决考试作弊问题的认可度比较低。从调查的数据看,大一学生的认可度为26.6%,大二为18.6%,大三为12.8%,大四为11.3%。显然对“公平”的认识已超过对“诚信”的认识。

2.2 原因分析

2.2.1 教育学观点

首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老套,产生厌学情绪,消极地对待考试。

其次,考试的目的发生扭曲。考试完全成为了摆设,破坏了考试的严肃性。

第三,学生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方式方法不科学。有些课程考试的考题编制缺乏科学性,难以测量学生真实学业水平,使考生对考试的价值产生怀疑。

2.2.2 心理学观点

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自我意识薄弱和约束力差是导致作弊行为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自我意识薄弱,作弊是他们应对考试有效的一种习惯性依赖;对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清,不公平的考试成绩诱发不平衡的心态,也是原因之一。

2.2.3 经济学观点

从经济学对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观点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博弈。

考试作弊的成本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作弊没有被抓,其成本很低。而一旦被抓,其成本就会很高。

考试作弊的预期收益有:降低学习的机会成本,消除挂科,省去重修;奖学金、入党、保研、心理满足等。

3 几点建议

3.1 教育引导是根本

强化良好的自知、自制意识,树立乐观、诚实的品性。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安排好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养成踏实习惯。

理智地看待考试及其结果。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信念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转变学生以偏概全的认识模式,通过自我鼓励、有效利用生物节律安排复习、做好考试期间的良好心理维护,确保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参加考试,从而避免作弊念头的产生和行为的发生。

对“损人型”作弊行为,应该注重对受到“损人”危害的群体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形成环境约束,让作弊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3.2 方法改革是关键

完善教学方法。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效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志向,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激励功能、认识功能、开发智慧的功能和评价调节控制的功能,在教学方法的结构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改革考试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鼓励老师进行考试方式的创新。鼓励引导学生积极的参考态度是克服作弊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监考约束是重点

严格监考纪律,加强违纪处罚。由于作弊后果的严重性,监考老师绝不轻易去抓学生的作弊,在考场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警告,这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作弊行为。形成恶性循环、两难的尴尬。对作弊学生的违纪处罚要根据现实生活的社会环境研究新的处罚条例,以诚信记录为主要手段,既不把学生一棍子打死,又让他付出代价。

参考文献

[1] 赖秀兰.略论大学生考试作弊及控制[J]. 江苏高教2006,(3).

[2] 王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多视角探因与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7,(4).

上一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 下一篇:蒙古族、汉族学生运动成绩与血红蛋白含量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