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解析

时间:2022-09-13 09:24:34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解析

摘要:“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缩写,“人本管理”的概念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西方国家产生。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人本管理”,是对“人”与“自我管理”的双重强调。要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的目标,“人本管理”机制必须做到应用情理去打动、去感化学生。当然这种管理模式的开展必须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的需求,在自我管理机制成熟的条件下,思想政治的教与学之间实现良好交流的目的,此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取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人本管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解析

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培养高质人才的必要需求。目前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得体且到位,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此时实施“人本管理”的管理机制也备受重视,这种管理模式始终秉持“尊重学生,关怀学生,爱护学生”的管理原则,它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本文作者对“人本管理”的内涵进行解析,并探究近阶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挖掘“人本管理”在大学思政教育实现科学化中发挥的重大意义。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获得这样的信息。所谓的“人本管理”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管理工作。“人本管理”的思想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产生的,但是其得到真正应用是在其形成的三四十年以后。“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是对人性的尊重,在考虑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对其开展管理工作,此时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当然学校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实“人本管理”的管理模式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超越与完善,它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人的需求,素养以及发展等方面,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力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品性,磨练人的意志,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大学生就实现了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践行“人本管理”的管理机制,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追随,它应用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各类学科达到了“软管理”的目标,实现了对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管理”。另外“人本管理”与思政管理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使单纯的教育方式得以转换,对大学生采取各种激励手段,使他们从思想上有所认识和感悟,当价值观得以统一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也会取得更大的成绩。1.高校领导重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得以有效落实。大多数高校虽然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学科,但是高校领导并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课程赋予重视,当然他们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所起到的重大意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教师一般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他们有的是辅导员,有的是其他任课老师兼任的,有的是学校内勤管理人员;另外高校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金投入的相对较少,致使师生失去了深入探究的积极性。总之由于高校领导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重视,导致这一门课程的排是应付行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目的也就不会达到。2.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与时俱进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所编写的内容过于落后,不能将时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等相关内容呈现在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的陈旧与落伍,不能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致。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灌入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尊重大学生发展的需求,此时大学生的主体性就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感受以及想法得不到抒发。总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不能达到与时俱进的目标,这样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3.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健全。教学方式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显著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授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采取单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他们认为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记牢定义就会达到教学的目标。由于教师不能及时的应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手段,不能采取游戏式情景教学模式,这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就缺乏兴趣,有的大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就无法落实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目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忽视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调动出来,当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意义也大大减半。

二、探究利用“人本管理”促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的有关路径

1.尊循学生的教学原则。利用“人本管理”促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的高校教学目标,那么就必须明确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它也是实现科学化的基础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遵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开展教学工作,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及诉求,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以及导学。另外教师应该时刻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谈论环节,使师生间的思想得到有效的对接,这样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更为丰满。教师除了遵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还应该积极践行人文关怀的原则,关心以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过程,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实施有效的措施以及方法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怀与安慰。此外教书育人的原则也是思政教师在关注中必须坚守以及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了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传授工作的同时,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2.健全以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利用“人本管理”促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此时的教学方法必须实现改善的目标。大力倡导“人本管理”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师就应该撇开“传授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力争使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合适的时期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样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此时学生对思政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及领悟,达到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扩充,是对“人本管理”的认可与追随,这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也是显著的。3.增添教学设备,协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用“人本管理”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互联网技术的引用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需要。互联网利用自身传播效率高的属性,及时的为大学生传递一些与时俱进的社会信息,使学生对社会热门事件或者焦点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引用为学生打造一个崭新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随时在校园网站上自己的言论以及见解,这样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就被营造了。坚持“人本管理”,学生受到尊重,他们的言论以及建议是自由的,但是必须属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范畴,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的思想达到更深层次发展的目的。

三、“人本管理”是对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机制的追随

现阶段,大学生功利主义色彩是浓厚的,“人本管理”的有效实施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有透彻的认识以及深刻的感悟。另外“人本管理”的实施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巧妙的与“生活教育”的人本管理体制相交融,此时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联系实际生活,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

四、结语

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践行“人本管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他们的行动受到思想的有效支配与管控,学生不知觉中获得满足感。总而言之,“人本管理”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及教学方式等众多方面的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肖玉 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下一篇: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