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松江大学城“银校”一卡通项目计划

时间:2022-09-13 08:34:28

简析松江大学城“银校”一卡通项目计划

摘要:基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点所设计的,由银行和学校联合发放的智能“一卡通”项目(以下简称“银校”一卡通 ),相较于原用的单一校园卡具备了多用途、范围广、更安全、效率高等特点。文章结合“银校”一卡通的新特点,运用WBS工作结构分解法等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分析了“银校”一卡通的项目计划。

关键词:一卡通;WBS;项目计划;智能“一卡通”项目;“银校”一卡通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0-0068-03

1 “银校”一卡通项目定义

“银校”一卡通项目以大学城为建设母体、银行作为建设伙伴,制定出适合大学城实际运作特点的项目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再由各大高校结合本校特点提出发展规划并进行公开招投标自行建设。

2 “银校”一卡通项目的活动定义

由于项目规模涉及整个松江大学城7所高校横向整合,范围较为庞大,故不适合使用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法。而项目活动界定的平台法容易遗漏或增加某些必要或不相关活动,故也不适用于此项目。在排除常用的两种项目定义活动法以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银校”一卡通项目所采取的具体运作方法为项目活动分解法。

项目活动分解法是以初始的工作分解结构为基础的,将原来相对粗略的WBS向下进行层层分解直至最底层。在“银校”一卡通项目中由中标公司根据学校所做的招标书,对本项目进行系统的、结构化的层次分解,这种分解是根据分解后的工作成立项目小组,由承建公司委派专人担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运作以及与学校相应管理部门的协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掌握进度的实时监控,并及时向公司反映建设情况与产生的问题。这种定义法的优点在于强调项目的“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注重项目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相对来说,其缺点是过程繁琐复杂、周期长、代价高,这就对项目承建公司与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及工作效率有相当高的要求。

3 “银校”一卡通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为充分达到“银校”一卡通项目既定的建设目标,结合项目活动分解法理论,施工公司在与学校就项目建设进程进行多次协调商讨后,依据项目开展顺序,决定初步将本项目工作分解为5大阶段,并伴有相关工作产品及验证方法,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项目计划项目计划书;第二阶段: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第三阶段: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说明书;第四阶段:编码代码;第五阶段:测试测试计划。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选用项目活动分解法对项目活动进行定义,其内涵就是以初始的工作分解结构为基础的,将原来相对粗略的WBS向下进行层层分解直至最底层。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工作包(WorkPackage)是WBS的最底层元素,一般的工作包是最小的“可交付成果”,这些可交付成果很容易识别出完成它的活动、成本和组织以及资源信息。一个用于项目管理的WBS必须被分解到工作包层次才能够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创建WBS即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在做WBS分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分解的原则:横向到边即百分百原则,指WBS分解不能出现漏项,也不能包含不在项目范围之内的任何产品或活动,纵向到底指WBS分解要足够细,以满足任务分配、检测及控制的目的。

4 “银校”一卡通项目计划

4.1 项目活动排序的内容和工具

项目活动排序的内容就是根据以上信息,通过反复试验来编排出项目的活动顺序。网络计划技术是进行项目活动排序的最常用工具。

网络计划技术通常以图示表现计划。其主要类型包括关键路径法CPM(CriticalPathMethod)、计划评审技术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图示评审技术GERT(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网络图按照项目活动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前导图(又称单代号网络图)和箭线图(又称双代号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等几何元素组成。每个项目都对应一个网络,由事件和活动组成,并定义了唯一的开始节点和终止节点,分别用来表示总开工节点和总完工节点。

单代号网络图与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要素完全相同,包括:活动;事件;路线;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记为ES(i);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记为EF(i);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记为LS(i);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记为LF(i);总时差;单时差等。

4.2 影响“银校”一卡通项目活动排序的主要因素

排定项目先后次序的基础是识别它们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根据以往的软件编程项目走向的经验标明了每项工作的紧前任务,但仅以此为标准就对项目进行整体排序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银校”一卡通项目活动排序时还须考虑以下几大因素:

(1)项目活动清单。项目活动清单中的活动就是需要排序的对象,所以是项目活动排序所要考虑最重要的信息。

(2)项目产出物描述。项目的产出物是项目按特定顺序展开的成果,所以,项目产出物的描述对项目活动的内容和顺序提出了直接要求。

(3)项目活动间的关系。项目活动之间存在着强制依存关系(也称必然依存关系)、自由依存关系(也称主观依存关系),而本项目活动与非本项目活动以及组织外部活动之间则存在着外部依存关系。本项目中组成人员的变更必须在不影响项目开展的情况下进行,通过调配项目人员这层软逻辑关系来达到人力资源最优。

(4)项目的约束与假设条件。项目的假设条件是对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预估,它们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活动次序的安排。“银校”一卡通项目中有成员在进行项目的同时每周一、周三下午在外进行职业技能进修,而进修课程可能会因各种因素更换时间,故在进行项目人员安排上需考虑这些不定条件,及时调整人力配置。

4.3 确定工作关系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一项工作的执行往往依赖于上一项工作的完成,也就是说它的执行必须以某些程序设计完成后才能执行,在四种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完成-开始”居多,即(finish-to-start,FS)表示为后一个活动的开始依赖于前一活动的完成。当然,任何项目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三种逻辑关系的存在性,它们是:“完成-完成”(finish-to-finish, FF),即后一个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前一活动的完成;“开始-开始”(start-to-start, SS),即后一个活动的开始依赖于前一活动的开始;“开始-完成”(start-to-finish,SF),即后一个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前一活动的开始。

在对本项目进行WBS分解后,需对各小工作包进行编号和排序,依据其逻辑依赖性确认各项工作间的相关性,并制定出紧前、紧后工作关系表,然后才能形成箭线网络图,并寻找出它的关键路线。按上述工作分解图可以将工作分为36项进行,每一项都具有密切相关的紧前紧后项,密切配合,实时监控。

4.4 项目计划关键路径

“银校”一卡通项目的准备阶段已经估算出每项活动的工期,为了确定这些活动是否能在目标工期内完成,还需制定出项目的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网络计划,为每项活动的执行提供一个时间表,这个表主要解决的两个内容为: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结束时间(EF)、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结束时间(LF)。ES和EF是指每项活动能够开始完成的最早时间,LS和LF是指每项活动必须开始和完成的最迟时间,

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Rand)的JE克里(JE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如果某作业的时差为零,那么该作业就在关键路线上。项目的关键路线就是所有作业的时差为零的路线。

5 结语

在对原校园卡利弊的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出需要改进及增加的系统功能后,对项目进行立项开始,直到“银校卡”能在全体学生及教职工范围内使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当“银校卡”全面投入使用后所得到的实用效益分析报告,它的理论价值将直接被引用至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数字化校园待建项目中去,因此对本项目的结束的定义是符合项目的本质特征的,完全满足项目的要求,并且可以将此作为其他高校一卡通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研究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会斌.Project 2010企业项目管理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 詹姆斯·刘易斯.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徐莉,赖一飞,程鸿群.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曹洁漪(1982-),女,供职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信息化办公室。

上一篇:双仓泵在窑尾旁路防风系统的使用 下一篇:路华仕(NOVOFLEX)转接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