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9-13 07:07:10

论学校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摘 要: 在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学校整体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担负重要使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后勤工作者是不可取代的。后勤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创新管理,努力优化育人环境,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成长,使其精神得到升华,心理得到锻炼。强化育人功能是学校后勤工作的主旋律,是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可忽视。变日常管理为教育,强化人文色彩,树立服务育人观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是目前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后勤管理 环境育人 服务育人 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是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后勤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后勤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只有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后勤管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后勤保障,创造适宜的育人环境,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一、求真务实,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工作,应该从何抓起?最根本的就是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从事后勤工作的教职员工大多数学历不高,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少,奋力实干的多、经过专业培训的少,普遍素质较低;他们当中临时工多、固定工少,老弱的多、年轻力壮的少,勤杂人员多、专业骨干少;后勤工作难度大、待遇低、条件差,潜伏着不稳定因素;从思想觉悟上看,工作中存在简单粗暴,缺少技巧,缺乏人文等问题。因此,求真务实,创新管理,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就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那么,如何提高员工素质呢?首先,要创新管理,做好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其次,要抓好员工的培训提高工作,通过校际经验交流、专业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把后勤工作人员打造成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专、技术水平高、守纪律、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工队伍。

学校领导要重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把业务精、效率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提拔到后勤领导岗位。在人员的录用上,既要看技术专长,又要看道德品质,也就是在职工队伍建设上狠下工夫,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职工业务水平。

二、注重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强化社会化管理

学校后勤既负责管理,又负责运营。基建、房屋修缮、设备维修、水暖用电、校园美化、学校保安、环境卫生、伙食供给等,几乎无所不包。同时又要维护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的秩序,为学生出色完成学业提供有效保障。因此,要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光靠学校单独完成不现实,过于吃力,因此,引进社会力量,协同后勤保障,是后勤改革的一个可行选项。把一些学校无力承担的项目承包给社会,一方面可以减轻后勤的工作负担,使后勤把主要精力放在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事物上,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效率,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2.规范学校后勤管理程序

要规范学校后勤管理程序,首先就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学校后勤管理的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服务,没有科学、合理、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后勤工作有章可循、有凭可依,才能避免人为造成的各种弊端,从而提高后勤工作时效性,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后勤工作十分繁杂,因此需要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注意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环节。在通常情况下,后勤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一般不会出现问题,问题一般出现在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上。就算计划得极为周密,组织得非常有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这时如果信息反馈流程中出现了问题,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造成的后果就会很严重,影响工作质量或者进程。可以说,在后勤管理中,信息的畅通与否是其成败的关键。规范学校后勤工作程序,不漏掉每个环节,是保证后勤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

3.实现学校后勤管理的数字化

网络的普及为学校后勤工作数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传统的后勤管理和服务的手段和方式,实现后勤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工作实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岩.论学校后勤管理的基本要素[J].经营管理者,2009,2(4).

[2]曹韩.滇西城乡普通中学创新型后勤管理探讨[J].商业文化,2009(9).

[3]刘东升.论高中学校资源经营[J].新课程研究,2007(2).

上一篇:让阅读净化孩子的心灵 下一篇:试论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