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电子白板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3 07:03:46

例谈电子白板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白板

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115-02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以“电子小报综合制作课”为例,谈谈笔者使用电子白板的心得体会。

一、巧用白板“资源库”,呈现小报构图方式

学生制作小报,首先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小报的整体构图。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般会出示几份精美的小报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小报范例的过程中体验小报的构图方式。然而,范例欣赏只是一带而过的视觉映像,大部分学生过目即忘,他们对于小报的构图规律还是没有更具体的认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尝试利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功能进行施教。在之前教授Word各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笔者留心收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如文本、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并将它们事先放置于电子白板资源库中。在教授小报构图时,笔者只在白板页面中画出一个矩形框作为小报的外边框,然后请学生上台通过拖拽电子白板资源库中的各类素材来完成小报内容的填充。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有大量图片素材,还包括笔者之前放入的文本、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构图设计随心选择素材进行组合,也可根据需要对相应素材进行放大、缩小、移动、旋转等调整,在学生自主拖拽、组合、调整的过程中,一份小报的雏形就慢慢呈现出来了。“这份小报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笔者发动全班学生开展讨论。讨论出结果后,再请学生上台对小报布局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通过几次的“拖拽―讨论―修改”过程,一份布局合理的小报就诞生了。在此过程中,笔者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学生则通过亲自操作掌握了小报的构图规律和基本原则。小报构图的完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小报构图的最终呈现,凝聚着全体学生共同的智慧。在“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二、巧用白板“抓屏工具”,分解小报组成要素

电子小报的组成要素,是学生动手制作小报之前需要掌握的另一个知识点。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要在屏幕上打出“文字、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是组成小报的基本要素”即可把该知识点阐述完毕。然而,文字层面的阐述毕竟不够直观生动,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将这些内容记于脑海,或许不久就遗忘了。而运用电子白板的“抓屏工具”,可以深入讲解该知识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首先用白板展示一份电子小报范例,然后与学生共同利用“抓屏工具”将其进行分解:点击抓屏工具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捕捉书写内容”和“导入”,再点击“区域”键,进行抓屏操作。点选需要截取区域的左上部,拖动白板笔进行框选,框选完毕后放开,再次将白板笔置于框选区域内,进行拖拽,这样就可以将之前框选的内容“抓”出一个副本图片来。利用这一功能,教师可以将电子小报范例分解成文字、艺术字、图片和自选图形等部分,并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对这些部分进行文字批注,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得出结论:“一份看似复杂的电子小报,原来是由文字、图片、艺术字和自选图形构成的,这些内容都是以前学过的,我完全有能力自己制作一份电子小报。”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将电子小报的构成要素牢固地记忆于脑海之中,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制作电子小报的热情与兴趣。

三、巧用白板“屏幕录制器”,回顾小报制作要点

电子小报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制作电子小报所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学生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在不同的课时中学习了这些知识,由于整个学习过程跨时较长,学生往往会出现遗忘个别知识点的情况。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将制作电子小报所涉及的知识点全部重讲一遍,必然会浪费时间。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既满足想重温旧知的学生的需求,又让知识点已掌握的学生不再浪费时间进行重复学习呢?电子白板的“屏幕录制器”能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每当教师讲授新课,可以点击电子白板中的“屏幕录制器”图标录制白板演示过程,录制的内容即为电子白板中知识点的操作演示过程。录制完毕后,将这些视频分别保存为一个个视频文件,并将这些视频文件归总到一个文件夹内,制成Word知识点视频学习包。在电子小报综合制作课上,如果学生需要进行知识回顾,可通过“教师管理系统软件”向教师机发送信息,进行“举手”操作,教师则通过“分发文件”的方式将视频学习包传送到学生的电脑中,学生只要点开学习包,找到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即可进行知识点的回顾与再学习。这样教学,既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又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四、巧用白板“屏幕批注”,增效师生互动交流

信息技术课堂的核心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操作。学生能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大多是通过自主操控电脑对教师所授知识点进行重复性的操作与实践,教师则走下讲台进行巡视,为个别学生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模式虽也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课堂时间又有限,导致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无法全面地展示与讲解学生在操作与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问题,笔者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教师先通过“教师管理系统软件”对学生机进行分屏监控。一般来说,4台学生机为1个页面,监控过程停留10秒钟左右即切换至下一个页面,全班40多名学生的全部监控过程可在2分钟之内完成1个轮回。教师在浏览监控画面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掌握每一台学生机的制作情况,并在短短几分钟之内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接下来,教师将具有代表性的监控页面调入白板中,利用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相应的点评。例如,有的学生制作电子小报时,对文字的编排过于集中,导致页面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教师可将该制作页面的文字部分圈注出来,并通过电子白板的箭头笔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展开排版。又如,有的学生过于注重文字与艺术字的修饰,忽略了图片要素,导致小报构图过于单调,教师可利用白板的资源库或自选图形库,拖拽一些图片对该页面进行填充美化,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图片来修饰小报。当然,除纠正错误之外,肯定学生的制作优点与制作特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同样可以将一些有特色的小报作品调入白板,利用白板批注功能,将特色点圈注出来,给予认可,并引导其他学生也进行相应的尝试与探索。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走上讲台,以“小老师”的身份对小报进行讲解与批注,从而让师生互动交流变得更有效、更活跃。

总之,电子白板为信息技术课堂开辟了广阔的师生互动空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在教学相长的氛围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责编 雷 靖)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中的学生个性化学习 下一篇:刍议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