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容忍度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和启迪

时间:2022-09-13 06:52:52

歧义容忍度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和启迪

【摘 要】歧义容忍度是学习风格的一种,是体现个体认知的方式的重要方面。在英语阅读中,适度的歧义容忍度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适当提高对歧义现象的容忍程度,提高和促进英语阅读理解。

【关键词】歧义容忍度 英语阅读 影响 启迪

一、前言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习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会面临新的词汇、语法及文化背景等,同时学习者还易于用中文去对应英语,但两种语言的各种差异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模糊和偏差,歧义容忍度这一概念随之出现。目前,歧义容忍度的相关研究已日益受到外语学界的关注。

二、歧义容忍度的定义

歧义容忍度也称含混容忍度或模糊容忍度,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语言现象时心理上的容忍程度。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Budner( 1962) 提出,其含义为个人对歧义现象做出的或接受或抵制的倾向和反应。Ellis (1994) 把歧义容忍度归为一种人格特征,它包含不求助于权威人士而毫无困难地处理模糊新现象的能力,即允许不确定性的存在。Brown( 2002) 认为,歧义容忍度是指外语学习者在认知上对与自己观念和知识结构相反的观念和假设的忍受程度,即认知上的一种不确定性。

三、歧义容忍度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阅读会影响到学习者的情感,而情感反过来也会影响到阅读的方式、速度、效率和准确性。歧义容忍度作为一项情感因素,必然对英语阅读理解产生影响。

阅读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文化差异在利用背景知识对文章进行推断时产生模糊和不确定;有时又会由于单词的含义,句子的结构以及两种语言的不完全对应而产生歧义;面对这些歧义,有的学习者会感到焦虑不安,无法忍受,这种情况属于歧义容忍度过低;而有的则觉得无所谓,无关紧要,这属于歧义容忍度过高。这两种情绪和态度都会影响到阅读理解。

张庆宗(2004)研究显示,歧义容忍度的高低决定着学习者如何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这意味着不同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对待阅读时也将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歧义容忍度低的学习者易采用自下而上阅读模式,逐字阅读,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对词句理解的准确性较高,但却降低了阅读速度,过度注意某个语言点而忽略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相反,歧义容忍度高的学习者更偏向自上而下的模式,看中整体理解,不太在意词句的细节理解,阅读速度相对较快,但对语言的理解有时会一知半解,降低了理解的准确性。

四、歧义容忍度对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启迪

歧义容忍度过高或过低对英语阅读理解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只有适度的歧义容忍度才能促进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对待歧义容忍度不同的学生时应各有侧重。对容忍度较低的学生应加强培养其整体分析能力,忽略细节,增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遇到的生词只有影响理解时,才需猜测单词含义;而针对容忍度较高的学生则应引导他们关注关键词、主题句和相关信息点的准确理解。

此外,英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材料,通过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词汇和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词汇和语言知识,就能有效减少歧义的产生。同时,教师应多给学生介绍一些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和歧义的产生,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预测和猜测的能力。

再者,教师应该给学习者介绍一些构词和猜词义的技巧和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猜测生词的含义,减少模糊和不确定。

五、结束语

歧义容忍是语言学习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歧义容忍的出现是语言学习的必然。在英语阅读中,歧义容忍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阅读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他们进行大量阅读,介绍和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传授降低和消除歧义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降低焦虑水平和消除恐惧心理,指导他们正确对待和适度容忍学习中出现的新的语言和文化现象,适当提高对歧义现象的容忍程度,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提高和促进英语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Budner S. 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62,( 30) : 29-50.

[2]Ely C M.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the teaching of ESL [A]. In Reid J (ed.) .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 /EFL Classroom [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McLain , D. L. 1993. The MSTAT - 1 : A new measure of an individuals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J ] .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3 : 183-189.

[4]张庆宗.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上一篇:IT新技术对公交信息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智慧小区的物联网应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