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13 05:02:13

泸西县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摘要:经实地调查,泸西县城市绿地共应用园林植物98科243属368种,通过对该区园林植物种类及区系、应用广泛性、观赏特性等进行分析,探讨了泸西县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引种开发、加强资金及人才支持力度、提高绿地建设管理水平、做好园林绿化树种规划、做好相关规划编制和实施等建议,为泸西县园林县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泸西;园林;植物多样性;应用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12103

1引言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把“编制城市建成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列入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水平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2调查地概况

泸西县位于云南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地处红河、文山、昆明、曲靖四州市交汇处,与贵州省的黔西南州遥遥相望,处于滇中经济圈的节点上,是昆明的“后花园”、红河州的“北大门”。东北面与师宗县接界,东南面与丘北县相望,西南面与弥勒市毗邻,西北面与路南、陆良县相连。县城中枢镇居县境中部,海拔1710m,距昆明市206km。

县域土壤以红壤为主,属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受岩溶缺水地貌影响,植被以次生植被石山灌木林和灌丛为主。年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1℃,最低气温-7℃,年均日照2122h,年均降雨量979mm,无霜期272.7d[1]。

3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实地踏查的方式,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对城市建成区内五大绿地进行调查,统计各绿地单元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等数据。

4结果与分析

4.1种类及数量

经实地调查,目前泸西县城市绿地共应用园林植物98科243属368种。乔灌草藤竹比例为15∶13∶10∶2∶1,常绿落叶之比为6.5∶3.5。

按进化顺序分,蕨类植物1科1属1种,约占总数的0.27%;裸子植物8科17属31种,约占总数的8.42%;被子植物89科225属336种,约占总数的91.30%。

按生长习性分,乔木种类134种,约占总种数的36.41%,其中常绿植物为81种,落叶植物为53种,常绿落叶比约为1.53:1;灌木种类117种,约占总种数的31.79%,其中常绿植物为84种,落叶植物为33种,常绿落叶比约为2.55:1;草本种类90种,约占总种数的29.17%,其中多年生草本较多,一二年生较少;藤本种类18种,其中常绿藤本为10种,落叶藤本为8种,常绿落叶比约为1.25:1,约占总种数的4.89 %,竹类9种,约占总数的2.45%。

4.2区系组成

4.2.1科的分析

在县城建成区应用的园林植物98科中,应用最多的为蔷薇科,达到27种,占植物总种类的27.84%;其次为桑科、禾本科、木兰科、柏科、百合科、木樨科、蝶形花科、棕榈科、天南星科和五加科,应用种类在10种以上;而樟科、菊科、含羞草科、苏木科、马鞭草科、紫葳科、松科、石蒜科、美人蕉科、夹竹桃科、大戟科、鸢尾科、杨柳科、杉科、忍冬科、槭树科、葡萄科、锦葵科、芸香科、桃金娘科、鼠李科、柿树科、山茶科、莎草科、茄科、黄杨科、海桐花科、杜鹃花科、冬青科、百合科、芭蕉科、紫茉莉科、小檗科、无患子科、卫矛科、苏铁科、睡莲科、山茱萸科、茜草科、千屈菜科、漆树科、牛儿苗科、楝科、金缕梅科、葫芦科等45个科应用种类在2种到9种;酢浆草科、醉鱼草科、泽泻科、榆科、银杏科、杨梅科、鸭跖草科、旋花科、绣球花科、菜科、香蒲科、仙人掌科、西番莲科、梧桐科、商陆科、山龙眼科、山柑科、南洋杉科、毛茛科、马钱科、马齿苋科、罗汉松科、龙血树科、藜科、肋果茶科、蓝果树科、蜡梅科、壳斗科、姜科、胡桃科、厚壳树科、红豆杉科、旱金莲科、珙桐科、凤仙花科、杜仲科、杜英科、唇形科、柽柳科、安石榴科、肾蕨科等41科应用种类仅为1种。

4.2.2属的分析

在科下属的等级中,应用最多的为榕属(桑科),达16种;其次为含笑属(木兰科)、女贞属(木樨科)、梅属(蔷薇科)、扁柏属(柏科)、圆柏属(柏科)、木兰属(木兰科)、樟属(樟科)、沿阶草属(百合科)、美人蕉属(美人蕉科)、鹅掌柴属(五加科),应用种类都达4种以上;而银杏属(银杏科)等多达184个属的植物都仅应用了1种。

在属的等级中,包含种数在3种及以上的共有26属,对这26属根据吴征镒院士的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进行划分[2,3],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泸西县城市园林植物的区系分布总体状况。其中热带区系属15属,占总属数的57.69%,温带区系属11属,占总属数的42.31%,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约为6∶4。由此可知,泸西县城市园林植物具有较大优势的热带区系成分,能较好地符合该区北回归线以北的位置和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也能较好地体现本区植物区系由温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

4.3应用广泛性及生长状况分析

通过对建成区范围内的103个基本绿地单元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同种植物在所有基本绿地单元中出现的次数,得出该种植物在建成区内基本绿地单元的使用频度。经统计,建成区使用较为广泛的树种有86种(使用频度6.80%以上),其中乔木为37种,灌木为34种,草本18种,藤本3种,竹类1种。

4.3.1乔木

应用最广泛的37种乔木中,小叶榕应用最为广泛,38.83%的绿地都有应用;桂花、阴香、加那利海枣、女贞、雪松、滇朴、猴樟、南洋杉、枇杷、紫薇、白兰、杜英、干香柏、广玉兰、龙柏、香樟、银杏、大丝葵、复羽叶栾树、黄连木、清香木、日本樱花应用也较为广泛,应用频度都超过了10%;冬樱花、柳杉、雅榕、圆柏、白玉兰、木莲、云南樱花、侧柏、垂枝槐、二乔玉兰、高榕、红花羊蹄甲、乐昌含笑、球花石楠应用频度也超过了6.80%。

4.3.2灌木

在应用最广泛的40种灌木中,金叶假连翘、红花木和光叶子花应用频度最高也最为突出,都达到40%以上;其次为鹅掌柴、苏铁、萼距花、红叶石楠、锦绣杜鹃、南天竹、金竹等7种,应用频度都在20%以上;再次为灰莉、双荚决明、石榴、金叶女贞、月季、八角金盘、海桐、鸡爪槭、小蜡、江边刺葵、大叶黄杨、华东山茶、毛桃、米仔兰、小叶女贞、金钱榕、杨梅、圆叶榕、紫叶李、垂花悬铃花、垂丝海棠、凤尾丝兰、龟甲冬青、花孝顺竹、雀舌黄杨、紫竹、含笑、花椒、黄金榕、洒金千头柏。

4.3.3草本

应用最为广泛的草本植物为肾蕨,其次为银边沿阶草、春羽、吊兰和美人蕉。

4.3.4藤本

藤本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常春藤和三叶地锦,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炮仗花和常春油麻藤,其余较少。

4.4主要绿地斑块物种多样性

公园绿地中,植物种类最多的为文化中心绿地,达到113种,其次为阿庐公园、滨河绿地和钟秀公园,分别达到93种、58种和53种。各公园绿地植物造景较能体现地方特色,管理较为规范,造景较为细腻,特别是广场绿地配有民族、地域元素的雕塑和小品,整体效果较好,但各绿地植物搭配也或多或少存在较为同质化的缺点。

道路绿地中,植物种类最多的是泸发大街和迎宾路,其次是阿庐大街,植物种类分别为17种、17种和13种。

单位附属绿地中,应用植物种类超过20种的有12个,超过40种的有住建局和泸西一中,分别为47种和46种。新建单位一般养护管理基本到位,少数单位绿化管养不够规范,导致草坪退化严重,植物生长稍显凌乱。

居住区附属绿地以近年来新建居住区绿地率最高,应用植物种类最多,效果也最好,从侧面也说明政府和民众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营造,生态建设越来越深入人心。

在居住区绿地建设中,应用植物最多的是明珠花园,其次为金桥寨、阳光花园、锦绣园、建馨苑,应用植物种类分别为70种、57种、56种和56种,大部分新建小区物种较为丰富,景观优美,养护到位。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宋 鼎,等:泸西县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园林与景观

4.5观赏特性分析

4.5.1观花植物

泸西县城应用的观花乔木有138种,主要乔木有红花木莲、白兰、醉香含笑、云南拟单性木兰、冬樱花、云南樱花、黑荆、滇合欢、头状四照花等;灌木包括萼距花、石榴、华东茶、光叶子花、八仙花、马缨丹等;藤本包括多花素馨、藤本月季、金银花;草本包括万寿菊、孔雀草、萱草、美人蕉、蜘蛛兰等,以蔷薇科和木兰科植物为最多。

总之,由于该地气候适宜、植物搭配等因素,泸西县建成区园林植物基本能做到四季有花,但以春花植物最多,其它季节开花植物相对较少。

4.5.2观果植物

在调查中发现,泸西县园林绿化所应用的观果植物也相对较多,光乔木种类就有73种,分别为银杏、雪松、华山松、罗汉松、云南红豆杉、望春玉兰、山玉兰、白玉兰、广玉兰、大果木莲、红花木莲、白兰、醉香含笑、深山含笑、峨眉含笑、云南含笑、黄兰、乐昌含笑、紫叶小檗、南天竹、石榴、西番莲、丝瓜、佛手瓜、商陆、山桃、贴梗海棠、云南山楂、枇杷、西府海棠、球花石楠、杏、紫叶李、冬樱花、桃树、光核桃、梅、李、川梨、梨、老虎刺、杨梅、辟荔、大果冬青、冬青、多脉猫乳、枣、葡萄、九里香、花椒、复羽叶栾树、川滇无患子、清香木、核桃、洒金桃叶珊瑚、头状四照花、喜树、毛叶柿、君迁子、柿树、糖胶树、法国冬青、皱叶荚、滇厚壳树、假烟叶树、梓、西南猫尾树、天门冬、山麦冬、银边沿阶草、沿阶草、假槟榔和董棕。

4.5.3色叶树种

泸西县建成区应用较多的常色叶树种按树叶颜色可分为红叶、紫叶类、黄叶类、花叶类,约有42种。紫叶、红叶类的有红花木、红叶石楠、红叶李、紫锦木、红叶桃等5种;黄叶类的有金叶假连翘、香冠柏、黄金榕、金叶大花六道木、金森女贞、金叶女贞、千层金、洒金千头柏8种;花叶类的有花叶假连翘、黄纹万年麻、花叶万年麻、欧洲黄梢刺柏、银姬小蜡、银心吊兰、银边沿阶草、花叶鹅掌柴、花叶榕、花叶叶子花、花叶蔓长春、花叶常春藤等12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区处于南亚热带,植物季相变化极不明显,一些很好的秋色叶植物如枫香、银杏、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冬樱花、川滇无患子、槭树类等虽然落叶,但落叶期短,基本无秋色叶观赏价值。

4.5.4特色观赏植物

(1)万寿菊。万寿菊在该地区已形成产业规模,同时花大,具特殊香味,花期长,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具有泸西特色。

(2)珙桐。珙桐在园林中应用较少,但在泸西文化中心绿地中已有批量应用,效果较好。

(3)永椿香槐。永椿香槐也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为香槐属发现的一个新种,在向阳乡有胸径接近2m的大树,但目前园林中尚未应用,具有较高开发价值。

(4)红花木莲。红花木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花果俱美,但由于其对气候适应性较差,目前园林上使用受到限制,但在泸西园林中表现良好。

(5)短萼海桐。短萼海桐株型秀丽,花芳香醉人,目前尚未在园林中大量应用,泸西作为石灰岩分布区域,有较大量短萼海桐野生分布,少量在园林中应用,植株表现良好。

(6)灯盏花。灯盏花也是泸西高园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乡镇有大量栽培,但目前在园林中尚未发现有应用。

4.6乡土植物应用

由于良好的适应性、较低的养护管理成本,加上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明显的地域特色,乡土树种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泸西县地处北亚热带地区,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特别是石灰岩山地植物,具有较高代表性。目前泸西县建成区应用的乡土树种约有177种,主要有肾蕨、云南红豆杉、山玉兰、大果木莲、红花木莲、云南拟单性木兰、猴樟、阴香、香樟、云南樟、野香橼花、短萼海桐、肋果茶、云南山楂、球花石楠、冬樱花、蒙自合欢、滇合欢、枫香、杜仲、清香桂、杨梅、铁橡栎、滇朴、大果冬青、复羽叶栾树、川滇无患子、小叶青皮槭、黄连木、清香木、头状四照花等。

5讨论及建议

(1)大量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有待开发。虽然泸西县应用乡土园林植物种类较多,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泸西特色,但应当看到,这些种类只占应用植物总种类的48.10%,乡土园林植物的比例还有待提高,按可开发观赏植物资源种类占植物总种类的1/3计算,光泸西县有野生分布的园林植物资源就有700种以上,尚有500种以上有待开发。

(2)加强资金及人才支持力度。一些新建道路、单位、小区的绿化正越来越重视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的利用强度正不断加大,开发利用的种类也进一步增多,呈现趋好发展态势,但也应看到,泸西县尚无专门的公司从事乡土树种的引种驯化及开发,限于技术条件、人才引进和资金等问题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3)提高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水平。特别在以后的植物配置中,可适当增加常绿树种比例,丰富群落结构,更好地营造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域景观。

(4)做好相关规划编制和实施。做好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及树种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泸西县志编纂委员会.泸西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2]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增IV):1~139.

[3]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增订和勘误[J].云南植物研究,1993,15(增IV):141~178.

[4]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5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5]云南植被编写组.云南植被[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安徽大别山旅游业发展前景规划 下一篇: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矿井涌水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