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责者实行问责

时间:2022-09-13 04:06:25

今年“两会”期间,1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实行领导干部重大决策终身负责制:领导干部对重大决策事项的提出、实施以及结果全过程负责。造成重大损失者,不论时间过去多久,也不论决策人是否调离原工作单位,均视情节追究其责任。此前,原国家药监局局长因涉嫌严重失职渎职、的违纪违法案件,在退休后仍然遭到查办,使人体会到中共高层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态度和决心。

近些年,内地不断出现各级领导人的“拍脑袋项目”,造成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据世界银行估计:从“七五”到“九五”20年间,中国的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约4000亿~5000亿元。国家审计署报告披露:2004年,审计署对10家央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这些企业转移、挪用、贪污、受贿金额为16亿元,而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却高达145亿元。

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然而,由于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权责不匹配,除非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官员一般毋须为决策失误、管理失职承担具体责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里或许涉及一种普遍流行的观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不揣进自己的腰包,犯错情有可原,否则谁还敢干事?

上述观念代表了一种“官本位”视角,即从官员自身的利益来看待权力与责任。这种视角绝非天然有理。政府官员作为人民公仆,首先应该遵循的是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衡量一种政策和制度的视角和标准,也应该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非官员个人利益。如果从官员个人利益出发,国家就会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游乐场。官员个人有着自己的特殊利益,当这种特殊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相悖时,每为官员多考虑一点,国家和人民就必然多损失一些。

实行领导干部重大决策终身负责制,建议虽好,但思路仍未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范围。如果导致漏洞不断产生的机制不改变、“官本位”的思维定式不纠正,新的“补丁”可能只会催生新的漏洞,再多“补丁”也无济于事。事实上,由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构筑的制度基本上是健全的,即使没有“重大决策终身负责制”,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在现行制度下也仍然是有责任的,问题的关键是能否严格执行制度,对违规者坚决追究责任。

前不久,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因护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伤兵不力被曝光。美国军方随即展开调查,得出与报道相符的结论。此事造成美国陆军部长哈维辞职,里德医院院长维特曼少将被解职。哈维的辞职固然涉及政治牵连,维特曼被解职则是货真价实地追究责任。

规章制度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说明由“官本位”衍生“官官相护”,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官场的潜规则。“官本位”的背后是“官本位”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相互勾联,形成一张“官官相护”的大网,这才是官员犯错难以被问责的根本原因。由于有能力问责的人本身就在这张网上,问责者缺位或不司其职,问责的动力不足,再“健全”的“终身负责制”,都可能被束之高阁,沦为一纸空文。要使问责制落到实处,不能只对犯错者本人进行问责,还必须对有能力问责的人进行问责。

对问责者进行问责,必然会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但正当,而且必须。权力越大,被问责的机会越多,这才符合权责对应的原则。中国的现状却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小;位高权重者,少有被问责的可能。这种权责的高度不对称,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世所罕见。

权力越大,其错误和失职造成的危害越大。不但对国家造成损失,损害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而且必然波及民众,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动摇执政基础。只有对领导者追究领导责任、对问责者追究失职责任,才能将当权者的行为约束在符合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轨道上。

(原载《凤凰周刊》2007年第14期,本刊有删节)

上一篇:广东观念:岭南文化的血脉延续 下一篇:广东应抢占网络文化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