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原理 第4期

时间:2022-09-13 03:56:59

蘑菇原理 第4期

“蘑菇原理”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可事实上,此时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阳光雨露了。

后来心理学家将其纳为心理学范畴,总结为:

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注定会经历不同的苦难、荆棘,被苦难、荆棘击倒的人,就必须忍受生活的平庸,战胜苦难、荆棘的人,则能突出重围,拥抱卓越。

蘑菇原理被提出的时候,正处在电脑行业的开端,所以从事电脑程序研发的人员并不被人们理解和重视,甚至被其他行业的人质疑他们工作的认真度。于是,这些年轻的电脑程序员这样激励自己:要像蘑菇一样生活。言外之意,即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他们相信自己终究有一天会像蘑菇一样,出人头地,拥有鲜花和掌声。充满自嘲意味的“蘑菇方法”,其实是任何一个行走在人生这条大路上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通过这个原理的来历,我们会洞察出这样的现实:人们在刚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由于是没有任何辉煌成绩的新手,经常得不到周围人的重视,多半会干些打杂跑腿的小事,有时还会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和指责,处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提携甚至自生自灭的状态。

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费奥瑞娜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地产公司的电话接线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字、复印、收发文件、整理文件等杂活。虽然父母和亲戚朋友对她的工作感到不满,认为一个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不应该做这些,但她没有任何怨言,继续边努力工作边学习。一天,公司的经纪人问她能否帮忙写点文稿,她点了点头。正是这次撰写文稿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后来发展成为惠普公司的CEO。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如沐春风、如鱼得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老板、领导的赏识和重用;每个人都向往事业高升、飞黄腾达,但没有谁会白白地送给你这一切,只有用你的忍辱负重和坚韧不屈去赢取。

这段忍辱负重的经历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也只有那些能够忍受这一切的人才能得到阳光普照的机会。

在开始的时候,经历“蘑菇”般的艰难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会锻炼你的意志、增强你的承受能力、打消你心中不切实际的想法、锻炼你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的能力,也能够让你在获得成就的时候倍加珍惜,不会迷失在自我膨胀的歧路中。

工作中,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应该得到重用,总是认为公司应该给自己的工资更丰厚一点。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资达不到预期,便会萌生辞职或者跳槽的想法,但是到另外的一个公司后,发现自己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此时,你是否就要反省一下: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利润价值?能为公司拉来多大的客户?如果你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就不要奢望太多。

正确认识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须拥有的品质,也是一条重要的准则。生活就是这样,上到公司的总裁、CEO,下到普通的职员,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蘑菇”般的经历,不同的只是经历的时间不一样。经历时间长的人,可能暂时性的会被人认为是无能者;经历时间短的人,则往往会被冠以成功者的头衔。

怎样才能让自己经历的“蘑菇”期缩短呢?这就要求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口若悬河、狂妄自傲、目中无人,也不要自我膨胀、心高气傲,你要准确地定位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善于表现自己,寻找脱颖而出的机会。

(选自《改变一生的60个心理学效应》,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那些你眼里的“小事情” 下一篇:不是所有的往事都值得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