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吉林省高等院校田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13 03:53:11

探析吉林省高等院校田径教学策略

摘要:由于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针对目前田径教学模式,分析了我国目前田径教学的现状,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我国田径教学的改革,助推我国体育教学事业飞速发展。

关键词:田径教学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16

就目前我国传统的高校田径教学而言,它的一大弊端就是训练枯燥,兴趣性不浓,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与参与训练,从而使得学生疏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普遍有所下降。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核心,田径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田径教学本身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扭转现状的有利武器,从而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训练的意识,使学生受益终生。

1 吉林省高等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第一,学生自身的体育素质不高,吃苦耐劳的意识较差。大多数高等院校大学生本身的田径运动基本素质较差,缺乏田径运动应有的爆发力、速度以及身体上的协调能力等等。再加上平时缺乏正确有效的锻炼,体质较弱,导致耐力不足,锻炼三分钟热度。而且当前大多数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本身吃苦耐劳意识比较薄弱,体育素质也不是非常好,导致其无法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或者无法规范的进行训练,从而根本达不到体育教学的应有目的。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于田径教学训练中的,也是最为典型与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二,田径项目本身的特点不足以吸引广大学生,学生对此缺乏兴趣。田径项目本身娱乐性不强,训练起来比较枯燥无趣,再加上学生选课不受限制,所以,相对于田径这类枯燥的项目,学生更愿意选择轻松愉快、娱乐性质强的球类运动或其他类的运动,导致了田径项目无人问津。

产生田径项目无人问津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其他的运动项目,田径项目缺乏吸引力。它缺乏娱乐性、游戏性,也没有较强的趣味性。而且田径运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从而导致了田径项目无人问津的现状。

2 高等院校田径项目改革的措施以及方法

第一,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与方法,适度的转变传统的田径项目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核心,一定要切实发挥田径教学的关键性作用。让广大师生深刻地理解与体会田径项目的特点与优势。田径教学本身优点多多。它可以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勇于拼搏的斗志,督促学生积极进取,永不言弃,不畏困难,勇往直前。虽然田径教学缺乏娱乐性,本身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不足以吸引广大学生,但是就田径项目在教学中出色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言,广大高等院校务必要进一步落实田径教学的优势所在,充分发挥其在高等院校中的优势作用。一方面,由于田径运动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爆发力与敏捷的速度,它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养,锻炼学生的敏捷性、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耐力,从而从整体上解决广大高等院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窘迫现状。另一方面,就田径运动本身而言,它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耐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毅力,它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面对闲难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的斗志与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精神素质,使得广大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够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担当自己的未来,来担当祖国的未来。所以,广大高等院校师生必须尽快地转变自己理念,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的重要性与重大性,提高认识,促进田径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从而使我国田径教学更上一层楼,才能解决目前田径教学中存在的渚多问题以及弊端。

第二,进一步改革田径教学的内容与体系,增加与丰富田径项目的内容,完善田径项目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田径项目包括短跑、调高、跳远以及铅球等简而易学的项目。虽然这些项目简单而且易学,但却没能避免无人问津的现状。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田径项目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多为讲解最基础的技术为主,通过简陋的方法测试数据来决定学生的成绩好坏,使得学生缺乏对田径项目的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与负担感,最终导致田径教学的止步不前。

针对这一现状,要想及早解决目前的困境,必须采取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首先,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整个体系应该更加体现人文观念,针对不同体育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切实关爱每一位学生,减轻田径项目给学生带来的负担感。其次,提高田径项目本身的趣味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将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吸引广大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

3 结语

总体说来,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早就过时了,时代在进步,田径教学模式也该有所进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完备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适应性的、趣味性的田径教学体系,来提高广大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健身水平,充分发挥田径项目在教育中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在田径项目的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徐会彬.我国部分体育院校田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9.

【2】张崇光.体育院系田径课教学质量专家评定体系的设计与应用【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鲁国斌.适应“新课标"T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资源开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1):64-65.

【4】黄金铭,王玲.探究式田径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3,(2):92-93.

【5】王秀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及其理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2-94.

【6】庄容,戴平,杨荣林,杨嘉民.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及思想【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67-70

上一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训练项目探讨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