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百里照张相

时间:2022-09-13 02:40:21

步行百里照张相

1969年春我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驻地离乌拉特前旗75里。离开北京不久开始想家,父母也很惦念我。我想倘若照张相片寄回家,父母见了会放心些。那时,照相只有去前旗照相馆。我们四个好朋友请了几次假,总是阴差阳错凑不齐,直到12月才有机会结伴前去。

那天东方刚亮我们就出发了,到前旗时已过晌午。顾不得细细品尝饭馆的小炒,狼吞虎咽把饭倒进胃里,赶紧去照相。

照相馆挂的横匾写着“为人民服务”,红漆大字十分醒目。一扇门脸贴着最高指示:“要斗私,批修。”另一扇门脸写有“前旗照相馆”五个字,还贴着四五张样片。屋里有七八个人等着照相。师傅在套间里忙半天才完成一份服务。我们着急却不敢催。这时又进来三个女战士,她们往套间去了好几次,估计求师傅提前给照,排队照相的人相互提醒防备加塞儿。准是师傅被磨得没法子,摊开两手对等着照相的人说,你们来照相,我为人民服务,给谁照都得学习白求恩,热忱服务精益求精,后来的想先照,你们商量吧。后来的三人介绍说是十二团三连的,起大早才赶到,24点前必须归队,请求照顾。有人不同意,说要斗私批修该讲先来后到。三连比我连远十七八里,按时归队困难更大,我和好友议了同意三人在我们前面先照。

师傅看兵团的都远道来急着走,就让挨个报照几寸的几张,说为节省调换胶片板时间,集中照完一个尺寸的再照另一个尺寸的。多数人要求照半身一张、整身两张,我们四个还想照合影。师傅建议只照两张整身的,说以后可选择放大半身的,而且一律先穿军大衣照,再穿单装照,这样便于更衣。大伙异口同声:“全听师傅的”。照相机很老式,固定在四脚带轮的架子上,机顶盖着大块黑布。师傅让人站到指定位置,然后钻进布罩子前推后拉调整镜头,又钻出来调节灯光,耐心地告诉照相人站立角度、眼睛朝哪儿看、头怎么摆,我们挤在门边权当见习。一个人照完另一个马上站过去,穿军大衣的很快全拍完了。照方抓药,穿单装的照片拍摄也很顺利。最后该我们四人照合影,师傅正帮着调整姿势,“啪”的一声断电了,我们在黑暗中原地不动等着,十来分钟不见灯亮,师傅也说不准啥时来电,又耐心等了会儿仍未恢复供电,见天色已晚只好放弃合影。

走在街上碰见兽医斯图巴雅尔・敖特根骑马过来,他说刚好有拖拉机回团部,我叫他们在前边路口等你们,说完策马而去。我们快步赶到路口,拖拉机“突突”地半个多小时到了团部,天完全黑了。往连队还有三十里就靠两条腿了。冬天的夜晚空寥冷寂,残月弯挂天边,几颗星斗迷迷茫茫的,风吼着削人脸,灰蒙蒙的小路从脚底向前伸延,路看不远人只是顺着走,特别留心岔路口以防走错。走着走着,隐隐约约地看见树木和房屋,再近些听见几声狗叫,我们正从村边绕过,都做好了弯腰捡土坷垃打狗的准备,还好,狗只叫并没扑出来。当我们看见连队马号的灯光时,四双手拉紧了高举起来,庆贺按时归队的胜利。我回宿舍时煤油灯还亮着,别人都睡了班长在等我,见我安全归来说:“别洗了,快睡吧。”我沉浸在照相的兴奋和班长的感动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收到照片我们乐得不行,照片上的人都挺胸抬头目视远方,或双手并拢紧贴裤缝,或手拿语录在胸前,全是一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飒爽英姿,跟照相馆门脸上贴的样片差不多。照片寄回家给了爸爸妈妈一个惊喜,他们来信说此前回信总写见字如面,无非自我安慰,养了十几年的孩子抓不着看不见,心里空落落的,这次见照片如见人,心里不七上八下地打鼓了。

又过了一年多,团部政治处派出专人到各连队巡回照相,为战士们在渠坝边、营房前、拖拉机旁、羊圈棚、砖窑口、旗杆座、沙枣林、枸杞丛、葵花地、马背上、田野里……留下了青春影像。手握钢枪的立姿卧姿,鬃毛飘逸帅气十足的马儿,手捧像佩戴金光闪闪像章的群体,坐站自如于斗渠大闸上的班排,攀登旗杆底座欲与红旗为伍的战士,等等。这些真切的形象成为兵团生活的历史记忆。

上一篇:北京市档案局组织召开“基于异构系统的电子档... 下一篇:朱棣的“清洗记忆”运动:销毁档案篡改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