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四时,调阴阳

时间:2022-09-13 02:02:28

颇应四时,简单养怡

在四川省中医院的名医堂,我们见到了正在坐诊的朱正平教授。谈及养生,朱教授非常自然地一笑,“养生在于什么都不强求,顺气自然。”

朱教授从小就喜爱中医,由于家庭原因只能到药房去做学徒,但他从来没有埋怨,认真学习中医知识,并在30多年前通过国家统考,终于成为一名中医。他说,与人为善心里便不会有欠缺。恶也不欺身。

阴阳调和,阳气为本

朱老在诊治病人时很注意阴阳的调和,尤其是注重保护病人的阳气。他说,人是一个小宇宙,阳气则是身体中的太阳,所以人应以阳气为本,如果阳气消亡,即便躯体还在,这个人也已经是死的了。故而,朱老坚持在行医中不损阳,慎用清热药物,如无确切的邪热,免用凉药,以确保阴阳平衡。

中医的治疗方法再多,其基本准则都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朱教授认为,现代人多劳多欲,不足的多而有余的少,而且普通人很少关注自己的阴阳平衡,胡乱用药,以至于阴阳不调。

内经中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是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阴阳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引伸为指一切事物现象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讲到这里朱老举了个例子,一般人咳嗽了第一反应就是买止咳药、吃抗生素,但很多时候越吃咳得越厉害。这就是因为抗生素类药品属于凉药,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病人服用后不仅不能治疗病症,反而损伤了病人的阳气,导致免疫力下降,病症加重。所以自己在诊疗过程中也是多劝病人用温补类食材,让病人自己在平时的饮食中补足阳气,提升抵抗力。

临走之时,朱老的学生告诉笔者,来老曾治好了自己和女儿的肝炎,不仅再没复发,并且没有在肝上留下任何纤维化的痕迹,这让笔者吃惊不已,不都说“能医不自医”吗?这个带着亲切菱各的老中医正是以他超然己外的状态为自己,也为病人展现着医者长心啊!

专家支招:老病号过年,平淡才是福!

过节了,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又洗又涮,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就是为了和儿孙们团圆热闹一番。所以“越是过节越累!”是很多老年人的切身体会。也正因为如此,或是长假中,或是长假刚过,他们中的很多人就由于过度劳累病倒了,甚至要住进医院治疗。

对此,朱老介绍了一套驱疲劳的小运动――“消除疲劳六动作”,并建议老年人在过年期间注意以饮食补充体力和注意饮食禁忌,以防生病。例如,初感疲劳时,喝一杯脱脂牛奶,或吃点面包、麦片、点心,可迅速缓解疲劳;疲倦感明显时,休息一段时间,并吃一些花生米、杏仁、腰果、胡桃等干果,还可多吃些水果、蔬菜以及适量饮水。有肾病及高血压者忌食“咸”、有胃病者忌酒、有糖尿病者忌甜、有肝胆病者忌油腻等,平日里的用药及休息习惯最好不要改变。

最后,朱老提醒老年朋友,不论是过年还是别的什么特殊时刻,都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应以平常心面对生活。“过喜伤心、大悲伤肺、忧思伤脾”,节日期间,老年人不论遇到多大的惊喜或气恼,均应心平气和。另外假日里偶尔搓搓麻将、热闹热闹无妨,但不宜“玩”得过久,充裕又高质量的睡眠,对老年人冬季保养尤为重要。

上一篇:每2~3分钟有1人死于胃癌等6则 下一篇:肠胃“节日病”三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