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风云中的曹操

时间:2022-09-13 01:52:43

论历史风云中的曹操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小时候,最喜欢的两部书是《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看书且不说,影视剧自是看了好多遍,而《三国演义》也是反反复复看了三遍。人往往对一个先入为主的事物有很深刻的印象,并且极难改变。像我,从小就对曹操的印象很不好: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一个不择手段的小人。相比之下,刘备的仁德,孙权的制衡都使我深感钦佩。

多年以后,突然惊觉:此人绝非奸雄,实乃旷世之英才也!

首先,我要为曹操正名。他“奸雄”之名号无非是由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得来的,而这骂名的由来,实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不谋而合的。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民众的心灵深处,总是存有“正统”的观念。罗贯中亦摆脱不了,故从《三国演义》始,我曾一度以为刘备就是“正统”。

其次,作为一名英雄,曹操惜才。曹操不因为典韦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而不用,相反让他做自己的卫士。当典韦死后曹操痛心疾首,拈香祭拜;“千军易得,猛将难求”,曹操对大骂他的张辽,不仅不杀,还收入帐下,“乞哀吕布无人救,骂贼张辽反得生”由此而来。还有许多他惜才的例子:陈琳、徐庶、蒯越、贾诩等降臣皆为他所用。决漳河许攸献计;郭嘉遗计定辽东;抹书间韩遂等计策都是曹操网罗来的人才所献,再加上他自己天生就是出色的军事家,周公吐哺,何愁天下不归心?

最重要的是曹操也有爱民之心。之前看过他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该是个多么自私的人啊!而事实上,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实行盐铁官卖的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整顿起了积极作用。《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更是他对百姓命运多舛的感叹。他以身作则,坐骑不小心踩踏了麦田,却要自刎以谢之,在众人的劝说下,割发代首。这样一个治世之能臣,怎可谓之以“奸雄”?

而且,他对文学方面的贡献亦不可忽视。他开创“建安风骨”,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鲁迅、等名人对其也皆有赞美之词。更有诗句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长大之后,我逐渐明白,能屹立于乱世的人,必定不是庸碌之辈。曹操虽生性多疑,做过许多错事,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体来说,他的功远大于过,他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人物,一颗在历史天空中熠熠生辉的明星。

【评点】

“尊刘抑曹”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所极为推崇的思想,包括现如今的很多人仍将刘备视为汉家正统,将曹操视为奸雄叛逆。而本文立意新颖,别具一格,从权谋、爱才、养民、文学成就几个角度歌颂曹操,并赞其为“旷世英才”,论证虽有偏颇,多处也能自圆其说。作者行文时写自身认识的变化,看似随意,实则是展现了认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并非偶然。文章层次清晰,观点鲜明,例证丰富,论据有力,典故和诗句的引用也恰到好处,是一篇议论文佳作。

王 攀

上一篇:郑州老人遭汽车压脚拒绝去医院:咱不讹人 下一篇:公交上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