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13 01:14:27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几个问题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消费既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又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当前,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推动经济持久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重要作用,并呈现出水平继续提高、结构逐步升级、方式日益多样、观念不断更新等新趋势。

关键词:消费;特点;作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特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阶级社会中,劳动者进行消费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能够继续为统治阶级劳动,而并非物质和精神享受。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消费不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为了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最终归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主体是劳动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的异化地位。劳动者成为消费主体,扩大消费最重要的是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大,因此,要把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放在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要促进农民增收,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水平存在层次性和差异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人们的对抗关系消失,但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及消费差别依然存在。由于劳动者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及拥有的生产条件不同,劳动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劳动收入和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比农村居民高,所享受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公共服务多,生活成本和消费水平较高。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在国家指导下进行。从宏观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提供公共消费品和公共服务;从微观上说,在消费活动中部分消费者的行为出现偏差,需要国家进行指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合理的消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前提,公平分配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制度保证。

二、消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推动经济持久发展。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需求首先是消费需求,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消费问题,促进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善,成为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发展过程中,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和持久的力量。

2.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是调整需求结构和扩大需求规模。我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投资推动,长期依赖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会带来资源能源消耗、增大生态环境压力。在消费需求不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一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只能依靠出口来消化过剩的产品,造成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2008年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这一问题凸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加迫切。

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决定消费,产业结构决定产品结构,进而决定消费结构。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导向作用。产品只有能够满足消费需求,才能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企业才能有利可图。由此,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可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压抑了消费需求,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应把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升级结合起来,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4.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消费直接为生产提供这一基本要素。一方面,消费过程是再生产劳动力的过程,消费是对劳动力消耗的补充过程,是劳动者恢复体力、脑力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改善,发展了劳动者及其后代的体力与智力,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消费,极大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能力和技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生产要素,并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的发展趋势

1.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强劲增长。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使得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了工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城乡经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为各类工业品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基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品的换代升级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大,我国未来的消费水平将继续提高。

2.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进入重要转型期,人们的消费内容及消费品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从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结构看,生存资料消费的绝对量增加,但增长速度小于总消费的增长速度,在总消费中比重下降,而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都增加。从具体消费项目的结构看,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通信、教育、旅游、电子产品以及服务消费将大幅度增加。

3.消费方式日益多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消费方式,而需要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消费方式来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在客观上为新消费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新的消费方式应运而生。例如以网络零售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消费方式的变革。

4.消费观念不断更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也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个性化、超前化、开放化等新趋势。人们消费的趋同现象越来越少,促进个性发展的消费活动不断增加,兴趣消费、智力消费以及体现消费者个人审美的消费发展很快;人们开始适应“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消费观念,信贷消费迅猛发展;传统的保守、封闭型的消费观念逐渐被开放、创新的消费观念所取代,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大增强,消费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宋艳丽(1987-),女,河南南乐人,中国人民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经济学教研室助教,经济学硕士,从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如何培育市场农业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跨越 下一篇:酒店管理必须确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