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课堂练习“三步曲”

时间:2022-09-13 01:14:15

奏响课堂练习“三步曲”

摘要:练习课上的习题都是刚学过的旧知识,所以它不能像新知识那样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枯燥的练习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有些老师也会认为旧知识只要多练习就行了,一味地让学生做题,自己无所事事,也会觉得索然无趣。课堂上的练习得不到保障,新的知识就无法得到巩固。要正确认识练习课的重要性,让练习课变得更加有趣;要扎实地开展练习,让枯燥的练习活起来,才能真正提升练习课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练习课;有趣;扎实;活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58-1

一、打好前奏,练习要有趣

1.创设有趣的练习情境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练习课上一般不用教授新知识,导致有的老师在教学时没能引起重视,不会像教学新知识那样,精心创设各种情境,把学生带入新鲜、刺激的情境中。这样就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兴趣、充满挑战。据笔者所闻所见,新授课的情境千变万化、各领,但练习课的情境创设真是少之又少。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练习情境。

练习课的情境可以沿用新授课的情境继续进行练习,也可以创设卡通人物探险、寻宝、抢答、谁得第一等新奇、刺激的情境,再把需要练习的习题进行大串连,融入这一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就会在练习中充满挑战、充满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2.设计有趣的练习内容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可设计一个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练习:第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又猜出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也随口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抽出这个三角形,一看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把握旋律,练习要扎实

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练习具有实用性

练习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选择习题一定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题目。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是简单的重复性训练,因此一定要考虑题目的典型性、代表性、实用性。

如: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后,为了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在练习课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先找出错误在哪里,再改正”。

让学生及时发现别人的错误,从而告诫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题目典型,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白正确的计算方法。

2.根据实际需要,重组习题顺序,让练习具有连续性

教材中的题型设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就练习本身而言,练习形式比较单调。教师在上面讲这一题,学生都知道要做下面一题了。有的甚至喜欢赶在老师要求的前面完成,适当地重组习题顺序。让练习的知识具有整体性、顺序性。

三、奠定基调,练习要活泼

1.动态呈现习题形式,让练习本身活起来

课本上的习题呈现形式往往是静态的,而动态的生成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在练习口算题时,可以用小卡片的形式逐题出示。又如在练习解决问题时,可以用多媒体依次出示条件和问题。

如在教学角的分类课时,先任意画一个直角,然后用一把尺子和一个端点重合,问:从这一点画一条线,组成一个什么角?生:锐角。移动尺子,问:假如这样画一条线呢?生:还是锐角。再移动尺子:这样呢?生:锐角。师:在这个直角里面画的都是什么角?生:锐角。师:能画完吗?生:不能。师:那这样能画多少个锐角,生:无数个。

2.挖掘习题本质属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课本中安排了许多题组形式的练习,虽然没有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一些性质规律,但学生已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一些规律,因此在练习时可以作一些适当的改变。

3.把握练习节奏,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节练习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握练习的节奏。让整个课堂感觉是一汪泉水,时而平缓向前,时而遭遇山石,该慢时则慢,该快时则快,不能一味地平铺直叙,要确定练习的主要题型,对于这类题要重点练,要分清练习的次要题型,对于这类题只要求学生掌握方法即可,不多练。

练习课,如果能做到以趣为载体、以实为目标、以活为动力,奏响课堂练习“三步曲”,你还怕学生会学的没有兴趣、产生厌烦心理吗?还怕自己教学的无趣、学生练不到位吗?还怕随时有人听你的练习课而手足无措吗?

上一篇: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教学... 下一篇:我们制造了一个事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