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阶段口腔正畸教学模式与质量管理探索

时间:2022-09-13 12:33:06

大学本科阶段口腔正畸教学模式与质量管理探索

【摘要】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学中具有极强专业性的分支学科,教学难度比较大。在大学本科阶段中,口腔正畸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导致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口腔正畸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并且强化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本科;口腔正畸;教学模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78-01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临床学科,集预防医学、错牙合畸形治疗、美容医学于一体,对学生临床操作及综合理解能力的要求非常高[1]。因为其专业特点,使得口腔正畸学教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本文在分析口腔正畸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劣,并且提出有效的质量管理策略。

1.口腔正畸学教学特点

1.1 教学内容多而抽象

大学本科阶段的口腔正畸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颌面生长发育、矫治器、牙移动原理、错牙合畸形病因等,关于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与临床治疗的内容,如矫治器的生物机械原理、颌面系统生长发育等理论,均比较抽象,学生在没有接触到实际工作之前,很难对以上内容予以透彻理解,造成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

1.2 临床操作性较强

正畸技术主要有直丝弓、方丝弓等矫正体系,每种矫正技术均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与临床治疗程序[2]。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矫正技术,保证矫正成功。对于矫正治疗而言,其治疗疗程均较长,一般为1-2年。因为大学本科阶段的口腔正畸教学课程设置课时较少,只能将一些纯粹的理论内容当成是教学重点,很少涉及一些具体治疗技术理论及应用,临床操作非常有限,导致学生无法全面了解矫正过程,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劣

2.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相对于缺乏实践性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增强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与动手操作能力,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问题的提出,展开由浅至深的探讨,加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并且展开长久记忆[3]。长此以往,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但是,有关研究显示,通过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运用,可能导致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无法充分满足临床操作需求,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口腔正畸教学中,单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辅助方法与手段,全面增强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2 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在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就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编写相应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并且有效分解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细化,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4]。同时,制定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检测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果予以检测,以此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优势为:通过教学目标的确定,为目标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取得了理想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加系统的教学,并且能够全面掌握知识内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3.教学质量管理探索

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基于教学工作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意识与责任,通过对教学全程的设计、实施、分析与检查,确保教学质量的一种管理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整个教学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只要强化质量管理,才可以培养出更加全面、更加优秀的综合人才。针对口腔正畸教学特点而言,更需要强化质量管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关注质量管理的受益者,即学生、社会大众、用人单位。需要对社会需求的人才予以全面了解,之后对学生能力与期望予以了解,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关注质量管理的实施者,即教师。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予以了解,从而有意识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实施质量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全员参与原则,加强受益者、实施者的参与,创设良好的教与学环境,制定合理的教与学目标,并且对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予以监督,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展开,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针对复杂的教学体系而言,需要给予及时的监督与评估,以此改进与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最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4.结语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口腔医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渐转变为疾病预防,为保证牙齿健康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此,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口腔正畸教学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保证教学内容全面展开,并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医院及相关用人单位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游清玲,钱玉芬,沈刚,等.本科阶段口腔正畸教学模式与质量管理初探[J].上海口腔医学,2011,20(03):324-327.

[2] 潘旭,胡明华,钱雅婧,等.PBL+OTD双轨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1):928-929.

[3] 游清玲,钱玉芬,沈刚,等.本科阶段口腔正畸教学模式与质量管理初探[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论文集[C].2012:384-386.

[4] 贾海潮.本科生口腔正畸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9):55,77.

上一篇: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潜在因素和预防措施研究 下一篇:试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