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形成时期新探

时间:2022-09-13 11:41:04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形成时期新探

摘要: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学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能够产生重大的经济学意义。然而关于这一学说何时形成以及形成的具体文本线索等问题,学界的研究尚不深入。为此,有必要从马克思关于这一学说初创前后的手稿中寻求新的理论线索。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经济层面;哲学层面;形成时期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12-0029-04

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学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把它作为自己一生最主要著作的最好的地方、崭新的因素之一,认为它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但是对劳动二重性学说何时形成以及形成的具体文本问题,学界只有零星研究,主要观点集中于认为该学说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形成的。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准确。劳动二重性学说是一个理论系统,只有同这个理论系统中的其他范畴建立起正确的联系,才能够全面地考察这一理论的形成。而建立正确的系统联系的关键步骤就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手稿中。

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四次开篇尝试

马克思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目的是为了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搞清楚一些基本问题,他在1857年12月8日致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① 一个理论,尤其是初创期间的理论,如何开篇是最困难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正是在马克思最终公开发表的《资本论》开篇中提出的,因此研究马克思如何开篇对于研究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形成具有独特意义。

第一次开篇,马克思没有突破自己以往的理论框架。手稿开始写作的时间是1857年7月②,首先是从评巴师夏和凯里的著作开始。在前言部分,马克思概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并认为自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的经济学完全都是在老调重弹,只有巴师夏和凯里是例外,于是分别对二人理论的功绩和不足作出评价。前言部分没有写完马克思便转入了正文。他首先从批判巴师夏的著作的第十四章《工资》开始。这一部分同样没有写完,到最后马克思说“不能再谈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了。因此,我们抛开巴师夏先生”③,于是又放弃了这一手稿的写作。这一次开篇有两个特点,一是马克思把阐发自己的理论和批判前人的理论结合在一起,这是马克思此前一贯的写作方式。二是从工资开篇。工资部分是巴师夏著作的第十四章,而不是开头部分。从工资开篇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按照工资、资本、地租的顺序展开叙述的框架是一致的,这说明马克思有自己的理论框架。

在第二次开篇中,马克思探讨了劳动一般的范畴和存在的关系。马克思重新开始经济学手稿的写作,时间是“1857年8月23日”④。这次开篇是比较独特的,马克思认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⑤。这里涉及到两个重大的问题,一个是研究对象,一个是出发点。叙述方式也有了重大的改变,是首先阐发马克思自己的理论。但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他很快放弃了以这种方式开头的尝试,“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的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⑥。这个导言只有一个大标题“I、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同时在导言中形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五篇构想,其中第一篇是“一般的抽象的规定”⑦。马克思为自己的研究确立了一个方法,即从简单规定分析开始,然后找出这些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先分析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中包含的各种简单规定,以便找出这些规定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规定的进一步发展的形式跟早先存在的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⑧ 这些简单规定也是发展的,发展了的规定和开始的规定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考察的。这就是说,马克思找到了从最抽象的规定作为开篇的方法。

在导言中马克思探讨了简单范畴和具体范畴的历史关系。马克思写道,“比较简单的范畴,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之前存在,但是,它的充分深入而广泛的发展恰恰只能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而比较具体的范畴在一个比较不发展的社会形式中有过比较充分的发展”,“最一般的抽象总只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地方,在那里,一种东西为许多东西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这样一来,它就不再只是在特殊形式上才能加以思考了”⑨。马克思认为劳动范畴就是这样一个范畴,“对任何种类劳动的同样看待,适合于这样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一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是偶然的,因而是无差别的。这里,劳动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现实中都成了创造财富一般的手段,它不再是在一种特殊性上同个人结合在一起的规定了。在资产阶级社会的最现代的存在形式――美国,这种情况最为发达。所以,在这里,‘劳动’、‘劳动一般’、直截了当的劳动这个范畴的抽象,这个现代经济学的起点,才成为实际真实的东西。所以,这个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的、表现出一种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关系的最简单的抽象,只有作为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才在这种抽象中表现为实际真实的东西”⑩。

这时马克思只考察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抽象一般性”,还没有在抽象劳动和价值之间建立关联。马克思写道,“有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抽象一般性,也就有了被规定为财富的对象的一般性,这就是产品一般,或者说又是劳动一般,然而是作为过去的、物化的劳动。这一步跨得多么艰难,多么巨大,只要看看连亚当・斯密本人还时时要回到重农主义,就可想见了”???。

第三次开篇是从研究货币开始的。1857年10月,马克思从“货币”章开篇,开始写作手稿主体部分,按照马克思刚形成的五篇构想,马克思此时认为对资本来说这里的“货币”就应当是这个最抽象的规定。但是,马克思在研究完了货币,以及资本的生产流通和总过程之后,发现“价值”应该作为更为抽象一般的规定,因此中断了手稿的写作。

第四次开篇是很独特的,实际上是出现在手稿的结尾,这就是“价值”章。从马克思把价值章标为第一章,而货币章标为第二章来看,货币章是马克思写作手稿实际的开篇部分,而价值章则是马克思经过思想整理之后形成的新的理想中的开篇,这个开篇写在手稿的末尾而且只有一两页篇幅。在这个篇幅非常小的片断中,马克思开头写道,“表现资产阶级财富的第一个范畴是商品的范畴。商品本身表现为两种规定的统一”???,这两种规定分别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阐发交换价值扬弃使用价值,这是迈向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关键步骤。“商品的交换价值所以只具有暂时的意义,是因为它扬弃了片面性,――扬弃了只同一定的个人相联系的、从而直接为一定的个人而存在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但不是扬弃这种使用价值本身;相反,它把使用价值表现为他人的使用价值,以自己为媒介让使用价值成为他人的使用价值,等等。”??? 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与使用价值相联系的是个人,而与交换价值相联系的是他人,也就是社会性,而且这种社会性是通过使用价值也就是物作为媒介而形成的。

马克思在1858年3月11日给拉萨尔的信中,已经提到价值章,尽管不够详细,但是已经作为一章明确提出来了。马克思写道,“这一分册包括:(1)价值,(2)货币,(3)资本一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马克思在4月2日写信给恩格斯,介绍了第一分册的纲要,其中有详细的价值章的提纲???。

二、手稿中劳动二重性学说在经济学层面上的基本思想进展

马克思把简单劳动当做劳动本身,并认为时间是劳动的尺度,也是价值的尺度。“这里所谈的不是某种特殊的熟练劳动,而是劳动本身,简单劳动。”???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里已经意识到可能简单劳动就是价值的尺度,这样就能以劳动时间来说明价值。“一切商品(包括劳动在内)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费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的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或劳动量,是价值的尺度,――这无非是说,劳动的尺度就是价值的尺度。两个东西只有当它们具有同样性质的时候,才能用同样的尺度来计量。各种产品能够用劳动的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只是因为它们按性质来说都是劳动。它们是客体化的劳动。”??? 此时马克思还只是把价值当做实际的交换价值,没有认识到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现在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已经接近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界定。“决定价值的,不是体现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而是现在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之后他进一步把价值界定为“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基本规律的展开是与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所提出的规律不同的,它归结为:价值不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或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它能够被生产出来的那段劳动时间或者说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只有这样,单个资本才被实际地置于资本一般的条件下,虽然会出现原有规律似乎已被的假象。但是,只有这样,必要劳动时间由资本本身的运动所决定这件事,才被确立起来。这是竞争的基本规律”???。可见马克思认为价值表现为社会时间是颠倒的表现。

要说明资本首先要说明商品和货币。马克思认为商品和货币都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和货币是交换价值的两种表现,所不同的只是作为一般交换价值和作为特殊交换价值的差别。”这里强调是“两种表现”而不是“两种交换价值”,说明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从货币到资本,马克思看到二者最初被混同。“货币是交换价值达到资本的规定的最初形式,因而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被混同为资本本身,或者被看作是资本的唯一适当形式――这种情况是历史事实”???。然而,资本不仅是货币,而且是任何一种商品。“资本不是这种或那种商品,而是任何一种商品”???,“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统一体的交换价值,就是资本”???。以此为基础马克思考察了劳动力商品与资本的关系。“由此可见,资本家通过同工人的交换过程,――事实上由于资本家为包含在工人劳动能力中的生产费用向工人支付了等价物,也就是说,给了工人维持他的劳动能力的资料,资本家就占有了活劳动,――他无偿地得到了两种东西:第一,得到了增加他的资本价值的剩余劳动,第二,同时得到了活劳动的质,这种质使物化在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的过去劳动得到保存,从而使原有的资本的价值得到保存。”??? 而活劳动对保存资本价值的这种意义在现实中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商业等等的停滞时期,如果工厂停工,事实上就可以看到,机器和纱一旦中断了同活劳动的关系,机器就会生锈,纱就会成为无用的赘物,而且还会腐坏。如果说资本家让工人劳动只是为了创造剩余价值,――为了创造还不存在的价值,――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只要资本家不再让工人劳动,就连他的已有的资本也会丧失价值,可见,活劳动不仅追加新价值,而且通过在旧价值上追加新价值这同一行为,也保存了旧价值,使其永久化。”???

马克思认为要说明剩余劳动的前提是社会劳动一般,剩余价值是和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能力的劳动)相比较中才存在的。“价值只是物化劳动,而剩余价值(资本的价值增殖)只是超过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需的那部分物化劳动而形成的余额。但是,前提总是并且始终是劳动一般,剩余劳动只是和必要劳动相比较而存在,因而只有在必要劳动存在时它才存在。”??? 马克思从商品社会中的平等交换和资本制度下的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中发现了剩余价值,并第一次使用了剩余价值概念???。“剩余价值总是超过等价物的价值。等价物,按其规定来说,只是价值同它自身的等同。所以,剩余价值决不会从等价物中产生;因而也不是起源于流通;它必须从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身中产生”???,“资本的规律是创造剩余劳动”???。马克思还从等价交换中猜测到了剩余价值,因为等价交换不会产生更多的价值。此时马克思的价值论的基础还是劳动时间产生价值,也就是尚未超出李嘉图的理论,但他发现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资本的不变部分”,“由材料和机器构成”;“资本的可变部分”,“资本中同活劳动相交换并构成工资基金的那部分”???。

三、手稿中劳动二重性学说在哲学层面上的基本思想进展

与经济学把商品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性相比,马克思进一步对商品二重性概括出了哲学上的意义,也就是认识到了商品的存在论上的二重性。“商品取得了二重存在,除了它的自然存在以外,它还取得了一个纯经济存在;在纯经济存在中,商品是生产关系的单纯符号,字母,是它自身价值的单纯符号。”??? 也就是说,商品取得了作为自然的存在和体现生产关系的符号存在的这种二重性的存在。产品成为商品,就是取得一种二重化的存在。“由于产品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产品开始在头脑中取得了二重存在。这种观念上的二重化造成(并且必然造成)的结果是,商品在实际交换中二重地出现: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产品,另一方面作为交换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得了一个在物质上和商品分离的存在。”??? 这就是说,商品最初作为二重性的存在是在观念中形成的,后来才发展成为实际中分离的、现实的二重性的存在。

据此,马克思对劳动二重性的哲学意义进行了阐发。首先,马克思看到商品是物化的劳动时间,而不是处于运动的劳动时间,他写道,“商品不是作为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而是物化的劳动时间;劳动时间不是处于运动形式,而是处于静止形式;不是处于过程形式,而是处于结果形式”???。这就是说,劳动有过程形式和结果形式、运动形式和静止形式的区分。

其次,马克思又对劳动进行了一般劳动和“自然规定”的劳动的区分,他写道,“商品不是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一般劳动时间的物化(它本身只是和自身的质相分离的、仅仅在量上不同的劳动),而是一定的、自然规定的、在质上和其他劳动不同的劳动的一定结果”???。也就是说,劳动有一般形式的自然形式的区分,还有质和量的区分。

但是,这里所作的一般劳动和“具体的劳动”这种区分本身尚未产生特殊的经济学意义,因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对特殊劳动和一般劳动有所区分。不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财富是一般劳动,而在这里恰恰相反,认为商品(也就是财富的元素形式)不是一般劳动的结果,而是“自然规定、质上不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的结果。从手稿更靠后的部分看,马克思认为“所有商品的共同实体――不是作为商品的物质材料,从而作为物的规定的那种实体,而是作为商品,从而作为交换价值的那种共同实体――就在于:商品是物化劳动”???。此时马克思仍然没有明确商品作为交换价值的劳动是劳动一般,说明他对劳动和商品之间的关系仍然处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

最后,马克思阐发了劳动二重性的哲学内涵,即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这个关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马克思写道,“在直接的交换中,单个的直接劳动实现在某个特殊的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中,而它的共同的、社会的性质――劳动作为一般劳动的物化和作为满足一般需求的性质――只有通过交换才被肯定。相反,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发展为自动化过程的劳动资料的生产力要以自然力服从于社会智力为前提,另一方面,单个人的劳动在它的直接存在中已成为被扬弃的个别劳动,即成为社会劳动”???。马克思注意到了要纠正唯心主义从概念出发的叙述方法。“往后,在结束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唯心主义的叙述方法作一纠正,这种叙述方法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探讨的只是一些概念的规定和这些概念的辩证法。因此,首先是弄清这样的说法:产品(或活动)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成为货币。”??? 这里是马克思思想上的一次大的转折,就是从范畴出发研究问题,到开始转向从现实存在出发研究问题。

马克思对商品做出自然存在和经济存在的哲学意义上的区分,表明他已经认识到了商品是劳动的产物,也进一步把劳动区分为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一般劳动和自然形式的劳动。到这里能够使经济学产生伟大变革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已经呼之欲出了。马克思对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关键范畴的关系已经做了详尽的考察,而距离彻底分析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只有一步之遥,这关键的一步,就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提出。

四、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本形成

从以上对手稿本身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写完手稿之后编制了一个索引,即《七个笔记本的索引》,在这个手稿索引中马克思仍然没有把劳动二重性提出来,只是强调了“简单劳动和熟练劳动”,而这是古典经济学已有的划分方式。因此也可以证明,在比这个索引更早的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明确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

劳动二重性学说真正的形成(发现)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初稿中,马克思在一般劳动和交换价值、特殊劳动和使用价值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他写道:“对交换者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包含着生产(劳动)的特殊的、个人的方面;但在他的作为交换价值的商品中,一切商品都同样表现为社会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物化。”???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如此明确的表述。此外,马克思还在第一分册的初稿明确了“交换价值作为社会劳动时间的物化量”???,这一表述包含了经济学和哲学的两个层面。在哲学方面,马克思把劳动区分为个人的、社会的方面,还进一步分为特殊的、个人的方面,并且指出了这些区分的明确的相互关系;在经济学层面,使用价值包含着劳动的特殊的方面,交换价值包含着劳动一般方面。也就是说马克思明确认识到了对劳动进行二重性区分的经济学应用。这一思想已经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手稿的后半部分,因此,对于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形成过程来说,一个重大的文本缺环是第一分册的初稿中的开头,也就是《商品》章,这个手稿至今没有找到。可能的推测是,马克思写到最后,发现需要整理价值章的时候,只是在手稿中把这一章开了一个头,然后就开始从手稿中将与价值有关的部分整理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手稿,并在整理过程中进一步把这一章明确为《商品》章。这一部分因为是在思想比较成熟以后写成的,也许就直接作为定稿交给了出版商,因为当时出版时间是相当紧迫的,而这一部分没有被出版商保存下来,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资本论》第一卷手稿身上。

手稿对研究劳动二重性学说有一个重要的启示,这就是,劳动二重性学说本身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能够产生重大的经济学意义,是马克思经过了艰苦的研究和反复的思考之后的思想精华,并不是贫乏的教条。而劳动二重性本身的哲学内涵在手稿中的表述也更为直接和深入,因为手稿本身就是马克思思想的加工厂,更能够展示马克思的思考过程。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534、299-306页。

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23、17、20、18、46、222、41-42、42、41、224、285-286、80、78、214、228、222、336、336、379、276、286、378、366、85、89、87-88、88、228、97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1、114-115、166、223、476、489页。

作者简介:刘乃勇,男,1978年生,山东济南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北京,100871。

上一篇: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三题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