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癌的X线征像分析

时间:2022-09-13 11:38:22

上颌窦癌的X线征像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249-01

上颌窦癌由于症状轻微,常误认为慢性上颌窦炎而耽误诊断,现就所见到得5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56岁。右面部逐渐肿大9个月,伴有少量血性鼻涕,右唇颊沟部可触及硬性肿物。X线的表现为右上颌骨和颧骨广泛性骨质破坏,眶下缘及上颌窦后壁亦受侵犯,且有软组织肿块阴影。病理诊断为右上颌窦未分化癌。

例2,女性,58岁。于4月前感到右眶下区麻木,并有轻微疼痛,右眼视力模糊3个月,张口困难一个月。右眶下额弓部隆起,鼻腔不阻塞。X线表现为上颌窦腔不透明,外侧壁完全破坏消溶,眶下缘和窦腔内壁、上颌骨颧骨枝有明显骨质破坏,上颌窦后壁有轻微骨质侵蚀,病理诊断为右上颌窦1-2级鳞癌。

例3,男性,55岁。左侧头面部及牙齿疼痛逐渐加重一个月,左侧上颌窦穿刺为血性液体。x线显示左侧上颌窦腔周围有不规则软组织阴影,外壁骨质破坏。体层片见左上颌窦外壁、底部和内壁都有破坏,左上颌齿槽和窦腔内壁上方明显。病理诊断左上颌窦一级鳞癌。

例4,男性,35岁。右上后3颗牙齿松动10个月,张口困难50天。X线显示右上颌窦腔内软组织阴影,外、底壁明显骨质吸收。体层片见到上颌窦腔广泛破坏,包括外、底和内壁、眶下缘均有骨质吸收消溶,病理诊断有上颌窦1级鳞癌。

例5,男性,60岁。经常鼻塞1年,自觉鼻腔内有臭味几个月,曾行中鼻道状瘤摘除术,3年后右侧颊部隆起至硬。x线显示右上颌腔充满软组织阴影,内壁骨破坏明显,外下壁亦有轻微骨吸收,窦腔上方有气囊状改变。病理诊断右上颌窦低分化鳞癌。

讨论:

上颌窦癌病因国外研究较多,认为与镍的接触有密切关系。1933年Bridge首次报告9例镍冶炼工人鼻咽癌。历史上曾有人二氧化钍行上颌窦造影诱发了上颌窦癌,现代研究认为上颌窦癌还与诺酸盐和二丙醇有关;木工,皮鞋工,煤矿工,气炉锅炉工,裁缝,面包师和纸印刷工,特别是泥煤工上颌窦癌发病率高。所以空气中存在的泥煤灰尘可能是致上颌窦癌的原因。

上颌窦癌男性多于女性,约2:1,发病年龄约78.5%在60岁以上,文献记载最小只有16岁。早期症状轻微,表现为单侧鼻阻塞44~48%,面部和上腭肿胀41%,疼痛41%,流鼻涕37%,鼻出血32%,不引起患者和医生重视,常延误诊断6~9月、甚至1年而失去治疗机会。本文例1~4就多次诊断为上颌窦炎和口腔病延误诊断。为此五官科医生得提高警惕,方能提高阳性诊断率。Weber认为以下情况应怀疑上颌窦癌:(1)上颌窦炎伴有不常见的症状和征象,如疼痛,感觉异常和眼部症状、体征的发现;(2)鼻腔镜扦插发现鼻腔肿块;(3)拔牙后出现上颌窦和口腔窦;(4)X线提示上颌窦病变,长期不能明确诊断。

x线摄片仍然是很重要的检查方法,包括常规X线片、CT和血管造影。常规副鼻窦摄片包括华氏位、考氏位、侧位、颌顶位和体层摄影,CT检查和血管造影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肿瘤波及的范围,总之,X线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和周围骨质破坏的情况。上颌窦癌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表现为骨壁中断和骨质缺损。常规位摄片能观察单侧鼻阻塞和上颌窦内软组织阴影,特别是用抗生素治疗后上颌窦炎不能改善,窦腔不透明位考虑恶性病变的可能,同时应观察上颌窦内壁、眶底、颌筛板和颅底骨质情况,骨质破坏和增生交叉存在,是早期诊断的线索。

在常规x线检查的基础上,一个可靠而实用的检查方法是多轨迹体层摄影;可以明确病变侵蚀腔窦骨壁的情况。我们应用梅花体层摄片,能清楚的看到上颌窦的内壁、外侧壁、眶底及齿槽破坏,前后位和侧位体层摄影每隔5毫米为一个层面,观察骨破坏的范围。CT:窦壁内不规则软组织,平扫等组织,其内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肿块中有时见有残余骨片。增强扫描强化形式多样。90%以上病人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上颌窦癌最常见为破坏内侧壁并伴鼻腔外侧壁或鼻腔内软组织肿块。肿瘤向周围侵润,表现局限或广泛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上颌窦癌可侵犯眼眶、筛窦等,如上颌窦后方脂肪被肿瘤占据,则表明墙肿侵入颞下窝和翼腭窝。筛窦的恶性肿瘤常向鼻腔、上颌窦、眼眶或蝶窦侵犯。额窦前壁破坏常伴前额皮下软组织肿块,底壁破坏常在眶内形成肿块伴后壁破坏,且多有前颅底侵犯。骠窦肿瘤常破坏蝶鞍底部骨质向颅内侵犯或向前侵犯筛窦。MRI,肿块在T1WI为等信号,T2WI中等稍高信号。当肿瘤较大时可致整个窦腔被整个瘤体取代,其内可见坏死,增强扫描后肿瘤呈轻到中度强化,其中囊变、坏死区不强化,骨壁破坏表现为窦壁黑线消失,同时邻近见有肿瘤异常信号。采用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可明确判定肿瘤扩展范围。当上颌窦癌早期尚无骨质破坏时,应与良性肿瘤、息肉及囊肿鉴别,伴有骨质破坏的某些特异性感染也需鉴别。

参考文献

[1]陈金城等,上颌窦疾患的几个问题,中华放射学杂志,1982;16:26

[2]曹来宾,骨与关节x线诊断学,第441页,山东科学出版社,1981,济南

[3]李振权等,上颌窦癌临床与实验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1983;42:75

上一篇: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对策 下一篇:先天性子宫畸形的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