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演讲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时间:2022-09-13 11:26:31

5分钟演讲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的四个“一”理论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权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近两年来,我始终坚持每堂语文课给学生5分钟的演讲时间,5分钟的演讲,时间虽然短,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活动的过程。通过演讲,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眼界得到了拓展,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度也提高了,不再是整天只读眼前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同时演讲也使师生、生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

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

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站到讲台边,神情紧张、扭扭捏捏、声音低、语速快,等到第二次第三次上台,这样的情况明显得到了改善,到后来,有个别学生可以说是落落大方,驾轻就熟,演讲的效果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甚至有的学生上来演讲时也能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譬如有位学生曾这样开场:“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有的学生甚至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解说,为学生解释了“武进”的命名历史。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增强了。

二、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为了做好一次演讲,演讲者要认真思考演讲的话题,精心收集资料、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这样的过程是每位演讲者独立完成的。在拥有了材料之后,写作成文,一直到最后的演讲,都是对学生能力的考验。每位上台演讲的学生,都是做足了准备工作上台的,要么列出了演讲提纲,要么写成了长长的文章,四五十天轮一遍,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可以轮到三四次。再加上点评分析,各抒己见,大大增加了锻炼的机会。

三、给了学生很好的互动合作的机会

每次演讲后的评点,可以是就演讲者的表现评点,可以是针对演讲的话题发表看法,譬如,曾经有学生对于中外的教育制度发表了个人的观点,有的观点难免偏激,对此班级其他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样的互动,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锻炼了口才,也调动了上课的气氛。

四、给了学生表现友善的机会

不是每个演讲者都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不是每个演讲内容都迎合学生的欢心,对此,听讲者的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的素质。我班上有位男生,讲话口吃,声音听起来嘁嘁喳喳的,第一次演讲根本听不清讲的是什么,但是班上的学生还是以极大的耐心听完了他的演讲,能耐心听完,没有嘲笑声,就是对演讲者的尊重和鼓励,就是对演讲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善。后来,这位学生无论上课发言还是演讲,都能刻意提高声音,放慢速度,一个学年结束,同学都为他的进步欣慰。一点点的善心有时能给人莫大的温暖,这样的善不是很值得提倡吗?

叶澜教授把“新基础教育”的宗旨定位为: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我想,几分钟的演讲,是不是也唤醒了学生心灵中沉睡的精彩呢?

为了使5分钟的演讲更有实质性的内容,防止出现无的放矢,所选话题不切实际的情况,我对演讲的内容进行了限定,一个学年中,所规定的演讲内容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抒发真情

新学期之初,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进到新的环境,接触到不同的人,而且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或者有了两个月的上网经历,再加上刚刚进行演讲,所以,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就要求学生谈自己,谈自己的生活,谈自己的见闻感受,谈自己的梦想追求等。这样的演讲其实最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越是外向开朗的学生,越是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因此,抒发真情的自选生活话题的演讲最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2.话题研讨

演讲的话题有时教师确定,有时这个话题来自学生的演讲。譬如,有学生曾经讲到自己的偶像陈奕迅,然后我以此为话题,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偶像为话题,从偶像的生平经历、奋斗历史、成功经历等角度,力图挖掘偶像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偶像。又如,有学生曾专门讲了自己对李清照的了解,然后以此为话题,也要求学生读一个文化名人,把自己对这个人物的了解和认识与同学共享。在一段时间里,因为学生每天讲一个名人,教师也觉得获益良多,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3.名著交流

名著阅读之后的共同探讨和交流。一段时间规定一部名著,然后轮到演讲的学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发表个人的见解,其他学生各抒己见。高一高二学年,学生阅读交流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八九部文学名著。学生有时以书中的情节、细节为演讲的话题,有时则交流自己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对人物的看法谈得较多。阅读《三国演义》时,许多女生反映读不懂,读不进,而许多男生却对《三国演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演讲时,让男生先介绍书中的精彩情节,介绍一下书中的人物以及与人物相关的故事等,努力激发女生阅读的兴趣,读得多了,讲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成为交流的共鸣者,参与到话题的交流和探讨中。有一段时间,学生天天谈曹操,甚至有位男生精心准备了三四稿,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然后仿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的风度,对班级同学做了近一节课的演讲,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讲到《三国志》中的曹操,再讲到民间对曹操的不同看法,使同学对曹操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兵器、美女、宝剑、名驹,同学在演讲中都有涉及,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三国演义》的认识。

4.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的要求较之前面的几种演讲,能力要求更高,更需要一种机智和灵动的随机应变的能力。电视《职来职往》这类的节目,给了我启发,我想,学生将来要应对千变万化的生活环境和性格各异、身份迥然有别的人,为了训练学生的应对能力,培养学生发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设计一些不同情境、不同身份、不同要求的小纸条,让学生当堂抽签,当堂演讲。

在每堂语文课中,短短的几分钟演讲,也算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活动,努力践行生命教育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让复习课也生动\多彩 下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