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士兵一生痴狂

时间:2022-09-13 11:23:47

他想当兵想了一辈子,尽管从军梦破灭,但士兵的精神却让他在商场上找到了方向。

“我的确被感动了,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说起《士兵突击》,46岁的崔明华显得颇为激动,“血性的钢七连、坚持不懈的许三多。宁折不弯的伍六一 他们让人热血沸腾。崔说,这些年,他看了很多类型的军事片,很少有一部能如此深的征服他的内心,“上一部是很早之前了,那是《巴顿将军》,一部影响我人生的影片”。

“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军痴,怎么理解呢?行动坐卧走,几十年来,每日的生活,我都把自己看作一个士兵,以军人的思维看待问题,以军人的姿态去处理问题、虽然,我从未当过兵。”面对《新世纪周刊》,崔坦言。

少年“司令”

1961年,崔出生在江苏盐城市的一个乡镇里。打他记事时起,就经常看到父亲和几位叔叔在一起回忆曾经的戎马生活。“父亲他们都是老战士,打过很多仗。”崔说,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更没有机会去看电影,唯一让他兴奋的,便是听着父辈们讲述的亲身经历的战争故事。“那时就觉着,军人了不起,做事情有魄力,不拖泥带水,更为关键的,是军人身上那种天地不惧的勇气和信念。”

少年时,崔几乎每日扛着父亲给他做的木头长枪,和一群小伙伴打来打去,“基本上都是我做头,指挥他们”。

15岁那年,在一次“战役”中,身为“司令”的崔、被“敌方”的一个“小兵”偷袭,按在地上,动弹不得,那柄长枪也被硬生生夺去。“那时感觉是受了奇耻大辱,闷在家里几天不出门,后来就觉的 必须习一身武艺、才能做个无敌的士兵。”崔笑着回忆,“那时总幻想有一天参军上前线。”

那一天,这个15岁的少年,背着父母,拿了家里的钱,独自一人搭车去了徐州,那是江苏最北面的一座城市,历来尚武,民间隐着一群“武术高手”。几天后,崔正跟着师傅走梅花桩时,被家人找到,揪着耳朵带回了家,挨了一顿“木板炖肉”。

破灭的从军梦

“木板炖肉”让少年崔明华几日疼痛难耐,坐卧不得,却丝毫没有改变他骨子里的士兵梦想。1987年,崔26岁。他第一次看了电影《巴顿将军》。那是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的南方边睡战火刚刚停息不久,举国上下弥漫着浓郁的崇敬军人的气息,绿色的军装成为大街上男女挚爱的流行时装。

“那定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崔说。影片一开始,在一面硕大的美国国旗里,巴顿将军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没见过这样的,很新鲜,很兴奋。”

在这部影片中,崔看到了遍地砂砾、怪石嶙峋的北非沙漠,看到了硝烟弥漫、银妆素裹的草原,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还是巴顿将军,这个充满魅力的军人,让我着魔。”

巴顿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有过人的勇气和意志,更在于他标新立异、不循成规的治军手法。正是这点,对崔影响至深。“我想成为这样的人。”那时,这个年轻人不停地告诉自己。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夏天,部队征兵,崔果断报名,“体检也合格了,部队领导都来我家和我谈话,一切都显得非常顺利,我感觉,明天就能参军入伍了”。送走前来考察的部队首长,崔兴奋不已,连夜将自己的几百本书籍和被子等生活用具捆扎好,书都卖给了废品站,扎好的被子放在床头,“就等着光荣入伍了”。

第二天,一个通知让他沮丧万分,“部队通知我,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我不能被批准入伍”。崔回忆说,这盆冷水当头淋下,让他消沉了半月,那段时间里,他不再到当地供销社做临时工,每天在家里抄碑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诗崔抄的最多。

崔回忆,那段时间,他基本只做两件事,一是泡在镇上的电影院里,看各类战争片。二就是在家研究兵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等,我都看,那时没有放弃士兵梦,觉得自己应该准备着,随时奔赴前线”。崔说,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太偏执了。

1989年秋天,崔只身去了浙江的舟山群岛,他的最好的朋友在那里当炮兵。在那片海岛上,崔整日与战士们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种地,“前后有大半年的时间,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真正的士兵精神,是带着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有了这样的顿悟,崔终于告别海岛,回到家里,他决定,要把士兵精神对自己的激励,用在工作中去,那样才是正途。

以军人的素养去经商

1991年初,崔明华跟着表哥去了南京做生意。

在南京,崔忽然感到,原来生意场如同战场一般,自己曾经的兵法积累和战术思想能够派上用场了。

崔始终记得,在《巴顿将军》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巴顿的部队在经过一座狭窄的桥时,被迎面而来的一辆二轮车和两头骡子挡在了桥中央。见此情景,巴顿二话没说,拔出手枪,当场打死了两头骡子并拖到一边,使他的部队能够继续前进。崔说:“面对突发问题,一个果敢的军人,就要迅速出击,不能拖泥带水,在经营公司时,有时也是如此,当断则断。”

这段时间,在朋友的推荐下,崔看了《士兵突击》,“好久没有那种畅觉了,那是一群真正的战士,特别是许三多,一开始显得很弱,但是并不服软,拚着鼓劲,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他说,这两天正在考虑,要在员工间推广这部电视剧,让每个员工都能长些士兵的果敢和勇气。

事实上,在此之前,崔已经先后给员工推荐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垂直打击》、《DA师》、《壮志凌云》、《亮剑》、《炮兵少校》、《历史的天空》等多部有关士兵和军队的影视剧。每一次,他都会在公司里召开座谈会,自己给员工谈观后感,也让员工讲述各自的心得体会。

有的员工说,崔老板就像个指挥官,我们都成了他的士兵。崔说:“我并不是在实施军事化商业管理,事实上,整个公司的运作,没有如军队那般森严的等级阶层,大家都是朋友,我只是在推行一种意识,一种士兵的意识和精神。”

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有能走进军营,但是一直以来的士兵梦想,让他受益匪浅,“士兵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当我最初走向商场,我一点底子也没有,我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信念和气质,让我能不惧困难,坚持着、努力着,就像许三多那样,挑战自我,走向成功”。

上一篇:士兵:一个群体形象的变迁 下一篇:住在美国,不改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