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趣”引进小学数学课堂

时间:2022-09-13 08:48:11

把“趣”引进小学数学课堂

提起数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持久性注意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加上数学内容单一,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小学生如果觉得数学难、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大多数小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是很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进行学习。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的原因

1.教师的态度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产生兴趣不高的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外界人和环境刺激的积极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自我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建立,往往是透过周围的“重要他人”的期望与评价完成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就是充当“重要他人”的角色。教师的好恶、教师表现出对某个学生的热情或冷淡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学生成绩,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

2.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学生觉得数学难、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这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老师的教学能力有直接关系。有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很有趣,而从儿童的角度来看,由于受理解能力,知识层次的影响,他们却难以体会到趣味性。对他们来说,直观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3.教师的素质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农村的中小学教师中,一些教师的素质也存在着问题,如缺乏责任感,对待学生没有爱心与耐心,教师的知识层次与观念不同,在教师的工作方面,许多教师负担很重,很少有时间学习、进修,更不用说交流了,没有创新,旧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学中允许学生畅述己见,动手动脑结对议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使之更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要重视建立宝贵的师生共同见解的气氛。另外,要适当的鼓励学生。从儿童心理特点来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体验时,就会增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心更足。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结果,利用学习成果反馈作用是很有成效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为差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创造条件,创造一种善意的环境,激发他的兴趣和提高他的积极性,这样差生的自信心就增强了,上课不再担心、紧张,对学习也就感到愉快了。

2.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数学学科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深化认识,巩固认识,举一反三。那么如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枯燥,重要的是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练习的趣味性,能使课堂充满欢乐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创造意识,使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让小学生在充满“好玩”的情趣中学数学。比如,在教学应用题时,除了详细讲解书中例题外,我都会及时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临时编一道与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做,然后让学生也学着编一道与例题相似的题目,让另一个同学做。我常常教导学生,会编题就会做题。例如:一头大象体重3.1吨,是一头黄牛的12倍,这头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要求照此仿编一道由同学做。长此以往,使同学们会编就会做,这样一来,学生兴趣高涨,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编题,对数学练习也感到有趣味性。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3.培养学生勤动手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远比情绪高涨时低很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而动手操作,正能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就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拼、折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听后,都积极思考,认真剪拼。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小声议论:“好象等于180度。”不少学生争先恐后的举起了自己的小手,都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的说:“我与他的方法不一样,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及时得表扬了这些同学,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自己的自豪与喜悦。

4.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取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只有把“趣”引进小学数学课堂,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让小学生在有趣的数学学习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必将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这一定会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数学课上,您让学生阅读了吗? 下一篇:中职数学教学快乐课堂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