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阿尔卑斯山(上)

时间:2022-09-13 07:51:49

第一次知道阿尔卑斯山是在遥远的中学时代,不是在地理书上,是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拿破仑说过: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从那时起,我对阿尔卑斯山开始有了一个简单的印象。星移斗转,马年金秋,我和家人及朋友一道,踏上了探寻尘封记忆的旅程。

阿尔卑斯山脉长1200多公里,宽130至260公里,总面积约为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号称欧洲最大的山脉。它覆盖6个国家的部分地区,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奥地利境内。

我们从日内瓦租车,沿阿尔卑斯山穿行,到维也纳异地还车。

初行日内瓦 一都属两国

从机场取车出发,第一个看到的风景是日内瓦湖。日内瓦是瑞士的首都,但以首都命名的日内瓦湖只有一半属于瑞士,而另一半属于法国。联想到日内瓦国际机场另一半也属于法国,顿觉所传“日内瓦不属于瑞士”的说法确实很幽默。

站在日内瓦湖畔放眼看去,只见阿尔卑斯山白雪皑皑群峰衬映,清澈如镜的湖水碧波荡漾,小船、游艇星罗棋布,游弋其间;成群的天鹅、海鸥、野鸭游荡嬉戏之中,一派生机。岸边绿树浓荫,百卉斗艳。整个城市人工美与自然美相映生辉,所到之处,娱心悦目。那一眼可以看到湖底的清水,真令人羡慕!

日内瓦湖的另一个景观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喷泉。它喷出一股高145米的水柱,像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天。水柱下落时因为风力的作用,形成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扇形水帘,一阵大风吹来,水沫会像细雨一样洒到岸边;当处在逆光和侧光作用下,随时会有一道道彩虹突现,刹是好看。

说日内瓦不属于瑞士另一个原因是,这里集中了像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难民署、世界气象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和国际艾滋病协会等几十个国际机构,以及如宝洁公司等一大批跨国公司的总部。

问道山湖间 夜登天鹅堡

出日内瓦沿阿尔卑斯山东行至维也纳有几条路,大致可以归纳为南北二线,取道不同风光有异。沿法国、意大利北部边缘,进入奥地利的是南线。从洛桑、慕尼黑方向,经列支敦士登去奥地利的是北线。这一带湖泊众多,也称之为湖区线。

这一带以牧区为主,车行其间,只见片片坡地绿草如茵,间以蔚蓝色的湖水,映衬着头戴雪帽的远山;散落在绿色草地上棕色的奶牛,开满鲜花的窗台、阳光下反射着金黄色光芒的小木屋,无不呈现出一幅幅“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一个个小镇,点缀在湖山交界的缝隙之间。远远望去,成片的小屋屋顶中间都会伸出一二个尖顶的建筑,那是教堂。

欧洲有很多古堡。欧洲的很多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少儿读物大多包含着对城堡的描述。欧洲古堡最多的国家据说是德国,有14000个,最著名的是位于阿尔卑斯山麓一个名叫富森的小镇附近的天鹅堡。

欧洲的古堡既有防御功能,也是一个生活场所,属于“军地二用”。新天鹅堡由一个具有浪漫性格色彩、但政治上挫折颇多的国王建造。城堡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山里,堡内的日常用品、帏帐、壁画等各处都装饰了他喜爱的天鹅造型和图案,就连盥洗室的自来水龙头,也做成天鹅状。城堡独特的造型和周边高山、森林以及魔法、骑士、国王等因素融合在一起,迅速成为现代童话世界灵感的“原”泉。还曾被美国迪士尼乐园引用,流行于世界。

我们在离天鹅堡最近的一个酒店住下。入夜,景区的灯光穿过高大乔木的枝叶映射在城堡的墙上,塔楼的攒尖和黑咚咚的小窗伴随着忽明忽暗的树影在簌簌沙沙的阵风中摇曳,仿佛是个虚拟世界,颇有一点“哈里波特和魔法学校”的感觉。

夜登天鹅堡,虽然有点紧张,但还是穿过黑黢黢的山路登上了天鹅堡,却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置身高大堡墙前宽阔的步道上,在通明的聚光灯照耀下,毫无神秘感。仰起脖子能看到的只是墙,帝王的居所尺寸比老百姓的更高、更大。

名大地小的城镇 名地俱大的都市

在德国与奥地利接壤的地方,有两个不大但名声不小的城镇:萨尔茨堡和贝希特斯加登。上世纪有一部音乐风光片《音乐之声》在中国风靡一时。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内的5个奖项,其外景拍摄地为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音乐艺术中心,音乐家莫扎特的诞生地,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音乐节自1920年创办以来延续至今。每年的四月到十月是萨尔茨堡最佳旅游时间,汇集了世界上顶尖音乐家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就在每年的七八月举行。我们在萨尔茨堡,看风光的时间让位于学史学文了。

贝希特斯加登在阿尔卑斯山环抱中,风光秀丽,四季有景。1978年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建立。我们在山中找了一家农民办的家庭旅馆(在国内叫作农家乐)。房屋建在山路边,客厅落地窗长约五米,窗外面对的是一片开阔的山谷。坐在沙发上,整个山区风光一览无余。二楼客房外面是开放式走廊阳台,空气清爽,弥漫着淡淡的草香。与我们一同入住的也有几个当地人,游完泳,或在躺椅上,或在阳台上,很休闲。

在我们入住的两天里天气极佳,阳光和运气都很好。在早晚的霞光中,片片彩云飘荡在阿尔卑斯山群峰山巅之时,风情万种。我们走上草场摄影,一群半大小牛跑过来围着我们不走,还舔来舔去,惹人留恋。同伴中有人惊呼拿下了“大片”。

维也纳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盆地,多瑙河、维也纳河等流经市内,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也是一个州,面积占全国领土0.5%,人口占全国五分之一。

维也纳老城区已被列为世界遗产。我们在老城区找了一家名为“音乐酒店”的住下。维也纳的名字始终和音乐连在一起。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海顿《皇帝四重奏》,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天鹅之歌》,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

音乐酒店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不远。国家歌剧院原为皇家歌剧院,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金色大厅只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该建筑物还包括勃拉姆斯厅、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等。但似乎金色大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远比其他的高大。这除了和中央电视台每年元旦转播音乐会有关外,更为直接的原因是音乐人的炒作。似乎只要到音乐大厅里演出一次,便身价倍增。中国人从歌剧院到克恩顿大街,许多身着宫廷古装的推销员便围上来,操着流利的汉语向你推销音乐票,可以感受到“金色大厅”对中国人的影响力。

维也纳还是个间谍之都。历史上,中东欧许多国家曾同属奥匈帝国。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维也纳因其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人文等因素,成为“世界最大间谍中心”。今天美俄交换间谍的城市仍经常选择在维也纳。2014年7月,有人出书说,目前这里仍有7000所间谍机构。

设想一下,当你漫步在街头、公园,与你擦肩而过的情侣、走在你后面的行人、正在对面长椅上看书读报的,有可能正是在接头的间谍。当你去餐厅,空位正在特工监视之下,因为对面坐着一个等待交换情报的间谍。当你车辆在途中抛锚手足无措时,一位路人帮你排除了故障。你邀他同行,却不知道他正处于国安部门的追捕之中……

蓝色的多瑙河,绿色的维也纳森林,回荡在空中的交响曲、小夜曲……维也纳美丽、浪漫、轻松,也隐秘、神奇、可怖;它是一个现实世界的“古堡”,也飘动着一群群幽灵……

(责编 冯春富)

上一篇: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之策略 下一篇:实施趣味教学,彰显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