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如何搞好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13 06:58:07

中小城市如何搞好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近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如火如荼,但随之而来,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根据作者的实践,本文主要从决策规划定位-设计-施工-管理几个方面对如何搞好中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其他城市园林绿化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决策;设计;管理

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我们年年讲、日日做的一件实事。尤其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化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建筑界、园艺界、学校学生及有志从事环境景观的设计者,纷纷加入到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的行列。一方面加速了绿化行业的竞争,但现实中鱼目混珠、外行多于内行的状况堪忧,专业实践成果缺乏原创,“克隆”国内外景观实例成风,水平难以提高。更有甚者,由于设计、施工、管理不到位,绿化景观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国家投资的极大浪费。现代生态园林绿化的创造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刨几个坑、栽几棵树那样简单,养护管理过程也不能像手工作坊式的那样原始,从决策设计定位到施工养护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要到位。每件园林绿化作品各具特色,有艺术的升华、精髓的提炼和现代美的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绿化建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和发展。

1 决策定位科学、合理,和当地城市发展、地理现状相适应

在土地资源紧缺,城市人口猛增的今天,为绿化争得一席之地实属不易。但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吃、穿、住、行的同时,生态绿化、环境美化又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寸土如金”,在我们争得每一寸绿化土地时,要加倍地珍惜、高质量地利用。绿地系统规划前,要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城市发展动态和人口发展要求等城市综合情况。其规划定位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和引导作用。设计者依据规划定位来进行总体规划和绿地详规,是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例如我国前几年流行的草坪热,起源于大连,大连当时的决策规划定位来源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区域性大面积发展有它当时的可行性。但随后全国各城市相互效仿,尤其是缺水干旱的内陆城市大面积砍树种草实在是决策定位的一大失误。近几年的大树进城风也有待论证。另外,决策者掌握着对设计作品的生杀大权,在招投标过程中,有时一件好的设计会因决策者的意识等各方面原因而失之交臂,而选中的作品有时在建成不久,又会过早地被城市发展淘汰,最后只能毁了再建。一再的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产浪费,环境绿化效益也难见成效。因此,决策定位是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先决条件[1,2]。

2 设计思路新颖独特,具有超前意识,兼具功能、生态、美观、经济于一体

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可以几十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不落俗套。园林绿化设计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生命的活体―植物。植物所创造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是随其生长寿命的增长而增加。一件好的园林绿化设计作品,不仅要考虑其近期的可利用性,更要考虑其长远意义。因此,设计者一定要严要求、高标准,具有超前意识,避免反复建设。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快速流通,绿化模式的流行也像流行服装一样应时而变。前几年的草坪热,近几年的模纹热和大树移植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一名成熟的园林绿化设计者,如何在沉浮不定的流行风中把握自己,定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要顶住潮流和领导的影响,更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对园林绿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还要充分了解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地理条件、人文风情、民俗特点、经济状况等。真正对每一种植物品种的认知、熟知,并能了解古人、今人所赋予每种植物的感情、精神和风格[3,4]。

了解不同植物间的相生相克以及病虫害传播。通过合理的文字说明、鲜明独特的画面感染领导,说服领导、专家的认可。在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兼具功能、生态、美观、经济于一体,并能被大众所接受。如青岛东海路绿化景观设计、北京植物园树木园绿化景观设计,既充分考虑了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经济状况以及城市发展要求,设计思路新颖别致,具有超前意识,是现代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较为成功的例子。

3 施工精细,从细微之处体现工程精度,避免工程中出现设计缺陷

一个成功的园林工程作品的完成,施工人员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成熟的施工者不仅能全面了解设计图纸,严格按设计图纸定位施工。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和设计者联系沟通。还要能洞察设计者的精神,能深刻理解工程的设计理念。需要有文学的功底、艺术的眼光、专业的水准,才能将设计师在图纸上难以描绘的多维空间组景中植物的定位、姿态、朝向、大小及种类搭配,通过认真的理解、感悟、调整,来创造最佳的园林工程作品。

虽有人作,宛自天成,这是园林作品的最高境界。园林绿化工程环境复杂,地形地势变化多端,游路曲折蜿蜒,植物组合高低错落,视景线变化丰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结合现状,解决设计和现状相离的偏差,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把理想的设计蓝图完美再现于大众面前。

细节决定成效。优秀的园林作品细节之处尤见真功。如树坑的软硬化处理,植物树干的支撑、绑扎等,虽为小事,但简单精致的细节处理会让人耳目一新,为整个作品润色增辉。因此要注重细节,精于细部施工,从细微之处体现工程精度。

4 养护管理到位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是完成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一个至关重要、长期作业的一环。“三分种,七分管”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在长期的养护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精心、耐心、更要有恒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浇水、拔草、修剪、施肥、打药自不待言,但如何作到科学合理化就不那样简单了。浇水、施肥、打药要适时、适度,修剪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否则,花不少钱,费不少力,树却越管越小,绿地越管越少。园林绿化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具有生命的活体-植物,随着其生长量的变化、季节的不同,景观效果也会相应改变。建园绿化前期,因苗木规格小,为达到近期景观效果,栽植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养管过程中,还要有意识有能力根据植物生长量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补充和完善。舍其不足,留其精华。不断地取舍,不断地补充,才能使园林绿化景观趋于完美和成熟。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北京植物园等就是在几十年、几百年的不断补充完善中,日臻完美和成熟,并获得历代各界人士的推崇和赞美[5]。

搞好城市园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作为实施园林绿化的专业工作者,在摒弃社会上其他方面的干预外,如何高质量地解决好专业策划-规划-设计-管理这四个全过程,是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经济发展了,有了提供我们发展绿化的经济保证。但土地是有限的,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创造出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绿化景观,是我们每一位专业工作者应当深深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毅 . "十一五"期间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

[2] 冯丽芝, 吕忠宁.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的一点思考[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11(3).

[3] 杨碧忠. 加速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考[J]. 小城镇建设, 1997,10.

[4] 李华. 朝阳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几点看法[J]. 中国林副特产, 2011,02.

[5] 沈林. 处处飞绿处处春――记河北省保定市园林绿化建设30年[J].国土绿化, 2011,03.

上一篇:浅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及对其环境的影响 下一篇:居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