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90后”大学生管理策略

时间:2022-09-13 05:09:19

浅议“90后”大学生管理策略

摘 要: “90后”大学生是最具特色的一代学生,他们情感丰富、思维敏捷,管理他们成了令高校教师头痛的问题。本文从心理、思想、学习、行为能力等方面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并提出一些管理策略,供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特点 学生管理

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90后”进入大学深造的集中十年,面对新一代特色青年,高校教师常抱怨学生难管、班主任难当、活动难开展等。“90后”在校园里成了特殊群体,他们热爱网络、追求时尚、爱慕虚荣、个性张扬,在管理和教育方面令老师、家长为难和困惑。下面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管理策略,供管理者(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参考。

一、“90后”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从心理上看,“90后”大学生既自信又脆弱,情感既丰富又敏感。对于自信,他们有自己的特长,善于表现,个性张扬,好高骛远,对自己的能力毫不怀疑,充满自信;但充满自信的同时又很脆弱,成长环境优越,父母溺爱,他们成长一路平趟,坎坷很少,一旦受到挫折就会泄气,产生极端想法,甚至犯错误。对于情感,他们既丰富又敏感,让人捉摸不定。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表达内心感情,对于友情、爱情有独立观点和想法,但他们处理感情问题时较为敏感,一些细节和无意间的行为就会促使他们产生相关联想和感情波动,进而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1]。

2.从思想上看,“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双重性,既前卫又偏激。他们成长于社会转型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接收的信息广泛,受到各种现代网络思潮的熏染,他们变得思维前卫、观念超前、处世圆滑,造成不利于成长的假性“早熟”。对于认知而言,“90后”大学生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往往倒行逆施,不按常理出牌。由于他们欠缺社会经验,接受网络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容易受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看问题和做事情比较偏激,不及时纠正会犯严重错误。

3.从学习上看,虽然“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努力目标。他们想当企业家、模特、明星等,但面对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和专注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他们的文化成绩普遍不理想。“90后”对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学得很快,而对无兴趣的则接受能力很差。

4.从行为能力上来看,“90后”大学生渴望独立,表现比较成熟,却有严重依赖性。“90后”受到的关怀爱护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同时在成长中也受到了很多禁锢,这激发了其渴望独立的一面,也促成了叛逆的一面;由于过度保护,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渴望独立的外表下是无法摆脱的对他人的依赖[2]。他们能通过网络耳濡目染地接触到很多新事物,了解部分社会现实,表现出“早熟”现象,但实际上又不成熟,假性成熟与实际相差很大,不利于健康成长。

5.“90后”大学生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90后”大学生沟通交流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后”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亲忙于工作,也无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只能和电脑、游戏为伴,他们缺少沟通和交流,导致情感冷漠和交流能力下降,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进一步加重“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造成恶性循环。

二、“90后”大学生的管理策略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90后”大学生具有个性发展、追求时尚的特征,学生管理者必须调节自己,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对于不同学生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学生管理者要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协助“90后”大学生纠正心理偏差,消除心理危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2.加强教育引导,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随着社会发展,“90后”大学生视野变得更宽广,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90后”大学生肩负更多人的希望。人生无目标定位就无努力方向,失去了动力,人生就无意义。因此,高校要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对其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理想教育与个人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使“90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崇高信念,树立热爱民族和国家的高尚情怀,形成社会共同理想信念与道德规范[3]。

3.加强人文关怀,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心理脆弱,遇事很难自我调节,不愿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重视学生的内心需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干预并对“症”下药,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4]。学校要对“90后”大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和心理咨询活动,找出有问题或可能问题的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正确看待问题和自我调节,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然,学生管理者要积极关心爱护学生,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对有问题的学生加以引导,以诚挚的热情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

4.尊重个性发展,提高“90后”大学生的主动性。相比以往的大学生,“90后”思维更活跃,自尊心更强,生活方式更复杂,不拘小节,不被刻板的生活和教育模式束缚,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管理者要利用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思维活跃的优点,激发他们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校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5.加强警示教育,强化“90后”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抗挫折能力。不能只看到他们身上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成长,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合理规划人生。首先必须加强自律教育。部分“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就松懈了,持有混文凭的心态。必须进行自律教育,让他们自主学习。其次要开展专题教育。学校应从“90后”大学生入学开始,进行入学专题教育,并在学习中不定期开展相关警示专题教育,强化他们的自律意识。最后要开展抗挫折训练。针对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学校要定期开展受挫训练,提高他们的受挫能力。

在对“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把握时代特点,更要重视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优化知识结构,赶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总结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和管理能力。我相信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一起努力,就一定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秋.高校90后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267.

[2]王少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98(2):46-47.

[3]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75-76.

[4]韩栋.90后大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探索[J].2010,100(6):80-83.

上一篇: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原则 下一篇:提升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