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帕瓦罗蒂得胰腺癌说起……

时间:2022-09-13 04:51:53

世界歌坛一颗巨星陨落了,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于2007年9月6日因患胰腺癌去世。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排在第六、七位,我国发病率仅为6.5/10万。但胰腺癌死亡率却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被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癌患病年龄多在40~70岁,多见于男性。多发于胰头部位(占70%~80%),可呈多中心播散,手术切除率低且难以彻底。它的突出特点是极富隐蔽性,不易早期发现。

胰腺癌,最早的症状是食欲不好,病人经常要吃刺激性食物,增加食欲,所以早期容易误诊为胃病。它出现上腹隐痛,可误诊为溃疡病;胰体癌和胰尾癌,疼痛较为突出,又常误诊为胰腺炎;胰头癌堵塞了胆总管引起黄疸,还可能误诊为胆石症、胆管炎。更有的把胰腺癌的疼痛误诊为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等。因此,胰腺癌被发现时,往往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的成功率极低,5年生存率不到5%。相反,如能“早早期”诊断“小胰腺癌”(肿瘤直径不超过2厘米),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2%。

发现“早早期小胰腺癌”的经验是,对胰腺癌的高危对象或疑似患者实行健康检查,早期诊断往往可由此追踪、随访,复查和进一步检查而确定。

目前,较为明确的胰腺癌易感因素为:大于50岁、吸烟以及有某些疾病因素(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属性大肠息肉病、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家族性不典型多发性黑色痣等)。可能的易感因素有: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高能量或高脂肪饮食,多食肉类与烧烤食品;长期接触化学药品与皮革染色因素;某些疾病因素,如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与此类因素关系密切者,被视为高危对象。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一般依靠B超检查。只要患者检查前准备较好,腹腔气体少,检查医师有经验,警惕性高,仔细观察胰腺,特别是主胰管的形态及走行,如果看到主胰管的扩张或走行不规则,则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并以此做为选择进一步检查的依据。CT检查,特别是高速螺旋CT可十分清楚地显示癌肿占位灶;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的敏感性可能更高。它们均是胰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此外,CT血管造影术、CT胰胆管造影、电子束CT、磁共振成像、内镜超声检查、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以及胰腺细针穿刺后病理检查等技术均可能有助于早期或“早早期”小胰癌诊断率的提高。

目前,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在迅速上升,大城市尤为显著。近半个世纪,我国上海市由1/10万上升至9.4/10万,日本也为9.8/10万,美国从上世纪20年代至70年病率增加了3倍,为9.0~10.0/10万。由此可以看出胰腺癌病因目前虽然尚不完全清楚,但推测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化学药物、吸烟、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预防也要从这些危险因素下手。特别是饮食、生活习惯,如西方人食肉较多,胰腺癌发病率高,这就意味着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增高胰腺癌发生风险。所以,我们应坚持传统植物性饮食为主习惯,以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要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杜绝暴饮暴食;不酗酒,不吸烟;及时治疗胆石症、胰腺炎、糖尿病等疾患,这样可减少胰腺癌的发生。

上一篇:前列腺增生会癌变吗?等 下一篇:高热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