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散治疗小儿多发性麦粒肿118例

时间:2022-09-13 03:44:18

关键词 防风通圣散 儿童 多发性麦粒肿 临床观察

麦粒肿为眼科临床常见的眼睑化脓性炎症,多见于青少年,而多发性麦粒肿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多见于儿童,治疗颇为棘手。笔者1998年以来应用中药防风通圣散治疗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8例(146眼)中,男57例,女61例;1岁以下7例(8眼),1~3岁34例(45眼),4~6岁29例(35眼),7~10岁31例(39眼),11岁以上17例(19眼);双眼发病28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2个月。除外明显营养不良身体羸弱者。患者为单眼多发或双眼单发,临床症状不甚明显,病灶局限。

2 治疗方法

用防风通圣散(丸)2~6g,根据患者年龄及体重,酌情内服,每日2次,7天为1疗程。辅以氦氖激光外照射,每日2次;局部点用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硬结减少、变小;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06例,治愈率89.83%;好转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4 体会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细菌性感染,中医称之为“针眼”、“土疳”、“土疡”。单个发生者往往容易消散,或成脓手术切开而愈,多发者常见于小儿,往往不易消散,形成硬结,病情反复,难以溃脓自愈,且患儿家长也多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多发性麦粒肿病因病机多为脾胃伏热上攻,复感风邪,客于胞睑,营卫失调,气血凝滞而成。治疗应以疏风解表,清脾泻热,表里双解,选用防风通圣散(丸)服之。方中石膏、黄芩、栀子、大黄、芒硝、滑石清泻脾胃积热,使热从二便而解;荆芥、防风、薄荷、麻黄、连翘、桔梗发散郁伏之热,从表而解;白术、甘草健脾和中;白芍、当归、川芎养血散瘀,调和营血。如此则疏散而不伤表,清下而不伤里。王泰林曾言此方:“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也深感其效,未有不良反应发生。氦氖激光外照射为一种物理疗法,无痛苦,临床应用于治疗小儿疾病,易于接受,且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配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诸法合用,故取得明显疗效。

收稿日期 2007-12-06

上一篇:安胎祛瘀汤治疗孕囊周围液性暗区38例观察 下一篇:慢性荨麻疹伴全秃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