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技工学校学生人文素质论文

时间:2022-09-13 02:25:30

构建技工学校学生人文素质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时下职业教育重技能、轻人文教育的现状,着重探讨7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语文这门课程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三种途径。借此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语文学课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构建;技工学校;学生;人文素质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借助对它的学习,学生实现从中学到技校的人文修养的跨越,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文化良知的角色。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那么,怎样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的人格内涵由扁平走向丰满,让学生的精神世界由孱弱走向强大呢?

一、通过语文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的影响。21世纪所需的大多数普遍价值观就积淀于数千年人类文明的文化传统之中,它包括我们祖先提倡的,并被完好保存于思想宝库中的道德观念以及真理、人性、美和自由等思想。比如关心他人,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墨子所说的“兼爱”和佛教的“慈悲”。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冲击,语文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熟悉并诊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自豪感、认同感。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本身都负载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作品的辉煌之处常常是作家人格的伟大体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爱的意义、人性的弱点、人际关系以及人生态度等。作为教师有责任挖掘人类文明的丰富底蕴,并赋予其崭新的意义和生命力,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下面摘两点予以阐述:

大丈夫人格。孟子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教材所选作家大部分都是命运多舛而又矢志不移、具有崇高品格的人。他们生活境遇坎坷,但在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人生之间发生深刻矛盾的时候,并未消沉、毁灭,而是在这种悲剧式人生境遇中使自己的人格变得崇高,保持着挥斥方道的书生意气和高贵的灵魂,表现出刚柔相济、卓然独立的大丈夫人格。这种为信仰和理想、操守和尊严,不惜牺牲生命、舍身成仁的大丈夫人格成就了传统文人人生的崇高与伟大,增加了语文教材的厚重感和深刻性。

儒道合一的境界。儒家提倡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追求的就是对人文品质的塑造和磨炼,注重对现实的适应和改造,即“入世”。而道家更注重对现实的超越,即“出世”。很多文人经常处在失意与得意之间。但在得意时并不狂热,在失意时也不过于悲观。通过语文课可以很具体地领悟儒家圣人的品格、道家的思想。小而言之,通过这些传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守住道德底线;大而言之,可以积极回应在道德、伦理、价值观方面受到的挑战,使身处大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这些文人身上吸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通过语文课唤醒学生的悲剧意识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快乐的时代,广大青少年的生活越来越甜腻,却失去了最根本的人文关怀。他们逃避了社会责任,原因在哪里?轻柔的快乐掩盖了悲剧。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可以使人变得深刻。但如果青少年眼中缺少了这种悲剧,对挫折、痛苦、失败的承受能力就会大大减弱,就会逃避社会责任。所以在语文课讲授中,既要激发学生直面现实的勇气,又要增加其社会责任感。如在介绍司马迁时,讲他的遭际是一种大境界,这是一种不求私利造福人类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又如,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但这并未使他失去直面现实的勇气,而是表现出高品大德。在看到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时,他饱含同情的泪水,以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民众鸣不平。我是饱含着热泪来给学生介绍他的这些诗篇的,谁能不为这些作品,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感动?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博大的胸怀,没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念能做到吗?陆游一生多次遭遇沉浮,去官还乡20多年至死,但他的绝笔诗却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个耄耄老人至死念念不忘的不是自己的后世子孙,却是祖国的统一。这个遗言不是送给他自己的子女而是送给所有华夏子孙的!

教材中所选作家的人生大多是悲剧性的,但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意志并未消沉,精神并未沦丧,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对生命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关注,这种忧患意识、悲剧意识都通过其作品表现了出来。人物形象方面,祥林嫂,一个善良、勤劳、朴实的村妇,对生活无任何非分要求却仍不为黑暗的社会所容。终将她折磨而死,她的死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窦娥的冤屈、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失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等,都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

三、通过语文课的陶冶审美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般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使人热爱真善美,厌弃假恶丑,陶冶情操,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从而成为“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马克斯语)。审美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重要,原因有三:

一是学生在进入技校之前,一路无心看“风景”,闭门只读圣贤书,缺乏感受美的能力和空间,所以进入技校以后,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繁多的信息渠道的浸染,有些学生缺乏辨别美丑、真假、善恶的能力,很容易陷入误区。

二是现在的学生(不只是学生,社会也是)更容易认同阴柔之美,只见杏花春雨江南,却难觅骏马秋风塞北。只喜那十七八女郎持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却很少见关西大汉持铜板铁琶歌“大江东去”,触目可及的都是浅酌低唱、无病、杯水风波,再没有黄钟大吕、拔剑起舞、荡气回肠。连最能表现人物心理的感叹词“啊”也变成了温柔而娇媚的“哇噻”。这样的文化氛围、审美取向使大学生们惬意地在莺歌燕舞中释放自己的浪漫青春,而这也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精神上的“软骨病”。

三是在当今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审美活动完全变成了对感官快乐的追求,纯粹变成了对美的消费,失却了对美的韵味的鉴赏。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肩负使命,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吴平安老实说:“语文教育之于美育,不应当只是大众趣味的追随者、诠释者,而应该是其抵制者、超越者,是高尚生活趣味、审美趣味的倡导者和引路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建设者。”笔者在教授语文课的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语文教材中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如粒粒珍珠晶莹璀璨。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王维的《山居秋瞑》,在形式上表现为宁静、淡雅、轻盈自然,给人以轻松愉悦、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民歌《敕勒川》等在形式上表现为雄伟、宏阔、粗犷、刚健,激起人的崇敬、赞叹与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对自然美的描写,不一而足。

总之,语文教学承载了很多责任,但是绝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要将人文思想渗透在感性认识中,正像于漪老师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了误区: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性、失去生命因而暗淡无光,进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二者应该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由境入情,由情到理进行人文思想教育。一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展示的情景之中:二是要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品寄寓的情感产生共鸣;三是要启发学生讨论比较对情或理或形象作出正确评价,并将获得的感性认识提到理性高度上去。总之,人文教育不需灌输而需去唤醒。希望我们都能重视语文教学,通过对它的学习使受教育者在自身人格层面上得到有效提升。并使自己的人性内涵更丰富。

上一篇:电气实习报告 下一篇:派出所所长竞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