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手段及创新的思考

时间:2022-09-12 09:10:24

关于教学手段及创新的思考

教学手段作为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物质工具,如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劳动资料,是社会生产方式和教学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一、教学手段的发展

在人类教育刚刚发展的远古时期,教学形式一般是口耳授受,以身示教。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教学手段相应经历了文字、印刷书籍、直观教具(标本、模型)以及高技术四个阶段。到目前为止,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分为五类:一是光学手段(幻灯、投影等);二是音响手段(电话、有线、无线广播、电唱、录音等);三是电子文图媒体(电传、传真、文字处理机等);四是视听手段(电影、电视、声像同步幻灯、传真电话、录像及其附带电教软件);五是综合手段(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卫星通讯教学系统、视盘系统、光纤通讯教学系统等)。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及表现出来的优越性

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采用了高技术,在很多方面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范围。如电气通讯、无线广播、卫星教育,使教学信息瞬间传遍世界,打破了以往教育受空间条件约束的局限,而教学信息在计算机、录音、录像带中的储存,又打破了教育的某些时间限制。无疑,教学手段现代化将带来教育更深层次的变革,将对教育的普及、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其效用及优越性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节约师资。一门课程,录制下来广泛传播,加上教师的辅导,较之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大大减少师资需求,尤其有利于教学落后地区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

(二)使教学收到更好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音形效果增强,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音像的形式使许多教学内容得以精减,既提高了教师教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

(三)师生关系的更新。由于电子计算机、教学机的发展和普及,使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控制有了重大突破。学生可以脱离教师面对面的控制而转为运用电脑进行自控。教师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更为创造性的工作。

(四)扩展了信息反馈,使因材施教从理论走向现实。传统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看和听教师讲授,有疑问往往不能及时提,做作业和考试之后,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订正和评价。现代化教学设施大大扩展了信息反馈渠道,使教学系统由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转化为一个闭合系统,使教学更为有序。另外,传统教学只能向全体学生传递同样的知识,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同时向几千名学生开设几百门课程,这种智能型计算机能集中许多优秀教师的智慧,用最形象的教学方法同时向众多学生施行个性化教学,使教学个性化有可能在现代社会实现。

当然,即使教学智能机能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甚至全部胜任知识的传授,但情操的陶冶、情感的交流时必须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因此,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反映科技革命的客观要求,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发展。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必须依据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否则不仅优越性不复存在,还会造成教育的巨大倒退。

三、国内外教育手段现代化概况及思考

如今,在我们还来不及对为什么和怎么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充足思考的时候,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起来了。推广最早的国家是美国和前苏联。美国在60年代由总统要求国会通过了“教育电视法案”,动员全国270条电路线路服务于教学。同时期,前苏联把研究制造各种教学机器作为全苏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相继普及了视听教学。1974年美国第一个发射了用于教学的实用技术卫星。1958年IBM公司的奥斯顿研究中心首创了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1960年在CDC公司协助下,伊利诺斯大学开发了PLATO教学系统。70年代计算机行业发展迅猛,80年代美国超过90%的学校装备有电子计算机,日本到目前普通高中微型计算机普及率也已达80%。在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成为办学的重要渠道。由于这些国家普遍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文盲率高,所以扫盲和普及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因而,多数此类国家期望电视化教育能解决这一问题。如印度发射扫盲和普及教育的教育卫星。象牙海岸1971年至1972年实验从初级教育推广到一切教育班级进行电视化教育。

上述说明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开发和运用已成为世界性趋势,然其推广能否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有待商榷。

以印度为例,每天上午9点到11点都有普及教育的电视节目,可多数印度家庭妇女并不收看,这里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种种因素,但也说明电视教育的局限性。又如在美国这个发达国家,高技术媒体在学校中的应用也是困难重重。计算机已在学校广泛应用,但大多数中小学仍未开设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据OTA(联邦教育技术评估局)的一个统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使用计算机,即使那些使用计算机的学生也不过一周有一个多小时的上机时间,占总课时的4%。另外,计算机教学设备的分布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对那些非英语背景的学生及家庭贫寒的学生,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近乎为零。

我国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起步较晚,学校设备普遍陈旧、落后。因此,发达国家存在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尤为严重。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我国学校中增添了许多教育、教学设备。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计算机在校数量有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教学软件的研制和管理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到1991年初,我国成立了教育软件管理和评审机构,制定了教育软件评审程序和评审标准,先后评出了53个合格的教育软件。

总的来讲,90年代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所面临的问题:

购买和维护高级设备的资金不足;

缺乏高质量的课件和教材软件支持教师的实际教学;

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培养起来的复杂技能的适当评估标准;

师资培训的缺乏。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资金缺乏,买现代化设备有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现代化设备没有得到合理的有效的利用,甚至形同虚设。由于师资培训欠缺,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不知如何合理运用,缺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另外,现在辅助教学方面还缺乏大量高质量的辅助教学软件及与之相适应的教材。

由此看来,教学现代化还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科技人员、教育家、心理学家以及教学法专家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上一篇: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下一篇: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