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走,一路上鲜花自会开放

时间:2022-09-12 08:56:32

向前走,一路上鲜花自会开放

整理/苏黎明

2002年的她刚刚从北大毕业,年轻气盛。在搜狐做了一段时间的编辑之后,又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作策划,一年之后她成了策划总监。2004年,她和投资人一起成立了新语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她已经是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谁说青春留不住,已近三十的饶维维看起来依旧像个学生,声音甜美,清纯模样依旧,智慧和敏锐让她的青春焕发着更加动人的光彩。五月花开的季节,她还是喜欢和在校的学生打成一片,她留恋校园,留恋这个让她的事业不断成长的地方。

创业之初办成两件大事

从青涩小女生到总经理,饶维维给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多彩的篇章。其实,和众多“校园创富”族一样,饶维维当初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的。2003年3月,朋友罗渭临和几个后来的合伙人找到当时已经是广告公司策划总监的她,和她商量成立新语丝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凭着以前在大学时期的观察和积累,她一听就觉得这个计划一定有前途,几乎没有考虑就同意了。当记者问她当初为什么会那么“轻率”,也没想想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时,她笑着说:“那时候不懂得去斟酌事情,还是因为年轻吧!当时我觉得那个想法很好,有发展,就决定去做了。 ”

果然,新语丝成立后很快就有了客户。8月,索尼选择了新语丝承办在东北和华北 50多所高校的数码影像大赛,在活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这个年轻团队给索尼留下热情而富有责任心的好印象。9月,搜狐想在全国的大学校园推广一款新的游戏产品。新语丝在协助做这件事时,考虑到在学校里推广网络游戏产品可能遇到的阻力,另外搜狐游戏事业部也对人力资源有需求,就没有采用普通的产品推广方案,而是创造性地将推广和校园招聘结合在一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语丝将

20余万份游戏光盘夹在招聘宣传册里一起成功地在全国 125所高校中进行了和推广。

在这之后,新语丝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整合了校园论坛和其他校园媒体,为企业的校园推广提供全国性的传媒渠道,用来应对校园考试和假期给企业产品推广带来的淡季旺季差别,以及由此影响的新语丝收入不稳定的状况。她们不仅编辑出版了《yoNG》周刊,作为信息和广告的新平台,还通过市场调研帮助客户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动态。

困难中求稳进

在新语丝的运营中,由于缺乏实战经验,饶维维和她的伙伴在执行环节中频繁地遇到不曾预料的问题。比如说在客户提出需求后,她们往往在没有问清楚对方预算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策划案。毫无疑问不经过仔细推敲的方案提交出去的结果只能是被枪毙。

“沟通非常重要。而那时候根本不会沟通,不管是我们俩人之间,还是在和投资人或者客户打交道的时候,都有障碍。 ”饶维维说。就是因为不懂得自我表达,也不善于领会对方的用意,使得合作的各方无法达成共识,合作也因此不能够顺利进行。

是的,刚刚离开学校的大学生缺少的是经验,在一开始的创业道路上难免会显得稚嫩。但是她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她们最熟悉和了解校园。新语丝立足的就是高校这一巨大的市场,打造中国最大的校园文化传播集团。大学生为了节约费用习惯使用手机短信互相联络,有活动的时候,负责活动执行的罗渭临每天会发 200多条短信与学校里的人联络,因此练就了不用看键盘就可以编辑短信息的真功夫。

2006年为雅虎邮箱做推广策划时,他们又推陈出新想了一个妙招,抓住大学生初进校园有写信的习惯和需求的特点,策划发起“大学里的第一封信”的活动,将雅虎的邮箱LoGo和相关信息印在邮资封上,在新生入学时发给新生。由于 2004年以来,公司在全国许多城市设立城市管理人的机制逐步完善,所以此次活动成功地向全国的 100所高校、40万新生推广了雅虎的邮箱。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语丝的客户已经有了康师傅、盛大网络、网通等众多知名品牌。2005年新语丝的营业额达到300万元,2006年达到600万元。

细节不忽视,创新更重要

新语丝在每个人的努力中进一步发展,由于饶维维和她的伙伴罗渭临在新语丝是管理型股东,也就是说新语丝还属于其他投资型股东。2007年她们离开了公司,正式创办了属于自

己的公司――京师同文校园文化传播公司。“京师同文”,让人想起 1862年洋务派创立的京师同文馆这个中国近代高校的前身。饶维维说:“我们做校园文化传播,用的就是这层意思,意义也在于此。”

在运营新公司半年间,饶维维的体会是:虽然没有了来自投资方的压力,但是由于是新公司,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从零开始,又做老板又做业务员,开拓新市场。二次创业的饶维维现在处在一个女人最美丽的年龄,从开始创业到现在,她收获的不只是成熟,还有智慧。

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扩大,公司又招聘了新员工,也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朝气蓬勃的大学生。

创业,许多行业都有机会

谈起大学生创业优劣势,饶维维认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创业,也不是说想创业就一定要一毕业就去创业,先工作一段时间看清楚方向、有一定积累再去创业,可能更好。激情对于创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积累都不够多,无客户资源、无管理经验,所以创业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谨慎考虑,要了解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看清楚有没有创业机会,对商业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创业过程中,一定少不了的是恒心,对于那些无法预测的挫折和挑战,那些得不到回报的付出,创业者一定要坚持,要舍得付出。

谈到哪些领域适合大学生创业,饶维维说,除了一些传统行业和需要高资本的行业以外,许多行业都适合,比如零售店,虽然不起眼,做好了也可以获得成功。还有IT行业,由于大学生是知识储备和更新相对比较好的人群,所以在 IT行业还是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的。总之,创业机会有很多,要注意发现、精心论证和选择,确定目标以后就要全力以赴地行动,坚定地向着目标努力,即便遇到不顺,也要充满信心,因为向前走,一路上鲜花自会开放的。

海归创业三大关键词

加拿大培森国际教育集团总裁李亚光女士送给所有的创业海归们几个成功的关键词。

【经验、经历】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人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那颗心磨得厚厚的。这不仅需要人生的经验和生活阅历,也应该感谢曾经出现的磨难和挫折,感谢它们出现在需要累

积经验与磨难的时期,同时也让自己有足够的心力与精力去适应。就像李亚光曾经经历的身体病痛、生意失败、心理挫折等,这些都让她的阅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心理更成熟,做事更稳健。

【职业性格】

这个词是李亚光一直强调的,“人在职场上,一定要有七商――德、智、情、胆、财、政、营”。德商是人生战略,如地基、如树根;智商是速度,是思考的参数;情商是战术,决定着处理问题的圆满度;胆商是取舍时的表现;财商是必不可少的思考工具;政商决定着高度;营商决定着成功度。虽然社会上还有多种说法例如逆商、艺商等,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这七商 40个性格品质的共同组合就像七条彩虹,构成了人在职场上由青涩到成熟的精彩演绎。而这也是培森国际一直在强调的成功性格描述。用李亚光的话说:“人生处处需经营,这七商又岂止是在职场上不可或缺,在人生的舞台上想要辉煌灿烂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解】

说来容易做来难。在加拿大读书时,李亚光接待过中国国家教育部、原人事部的一个联合代表团,当博士、博士后们和代表团的意见不一导致场面陷入尴尬时,她说:“让我来说两句吧――因为我自己之前做过生意,知道创业的难处,国家既然能体会我们创业的艰难,给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我们回国发展事业,作为留学生也应该理解国家的政策和背景,体谅国家的苦心。不是只要你是博士国家就必须给予扶持基金的。如果你的计划具备可行性、共赢性仍得不到支持,就要思考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科学,用自省的心态,去追求尽可能智慧的做法,这样你的工作一定会有起色,哪怕开始只是一点点。 ”正是这句话让那场谈话峰回路转,所以只有学会理解,不忘换个角度看问题,双方才有可能达到共赢,也只有学会理解,创业者才能在创业的路上少走弯路。

上一篇:我看到了最美丽的风景 下一篇:你想创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