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区域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2 08:24:11

喀斯特区域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喀斯特地区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及储藏等种植关键环节,以期为实现山区玉米种植高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旱地;喀斯特区域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059-01

1 选择优良品种,保证玉米的出苗齐整

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频发,对种植玉米实现高产影响极大,在玉米生产种植中,应该注意选择抗逆性和抗病性比较好的玉米品种,如选择株叶紧凑型抗倒伏品种,如临奥008;选择抗病好的品种,如正大619等。

2 适时精细播种,提高植株抗病抗虫危害能力

玉米适时播种,可以防止病虫害的过度危害,心叶弱抗期错过病虫害高峰期,能够有效地降低种植的病虫危害程度[1-2]。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气候中从事玉米种植和栽培工作,为了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飞虱、粘虫等玉米病虫害,应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及病虫害发生高峰特点,注意搞好冬翻土地,春季精耕,落实适时播种,争取一次播种就达到“苗齐、苗全、苗匀、苗壮”,夯实玉米高产稳产基础,更要注意提高播种质量,以保证出苗率,减少缺苗空穴现象。

3 合理密植,保持间行距通风透光

根据玉米品种株高及叶片是否紧凑型,决定播种或栽培株数,一般来说,叶片紧凑型的品种耐密,以正常半紧凑型的株数4.8万株/hm2为参照,播种量可以适当地增加;叶片舒展型的种植密度耐稀,以正常半紧凑型株数4.8万株/hm2为参照,种植密度可适当减少。另外,一些高秆品种、大穗型品种在低产、旱薄地种植,需要适当地稀植。山区存在地势和耕作条件的限制,种植方式需要根据当地情况灵活处理。如坝子地、坪子地,可以按照宽窄行如宽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30~35 cm播种或移栽。充分考虑通风透光和发挥宽行边际效应。一方面利于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田间管理,降低病害发生[2]。

4 田间管理,实现苗齐、苗匀

4.1 查苗、补苗

玉米品种质量和土壤水肥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会造成苗期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影响产量。注意田间查看时及时补种和移栽补苗,对补种和补苗要给予偏水偏肥,促进迅速生长,达到全田块苗齐苗壮[3]。

4.2 间苗、定苗结合中耕除草

为达到合理密植和防旱保墒,一般在2~3叶时进行间苗、4~5叶定苗最适宜。结合中耕除草,提高土壤和基肥利用率,有经验的老农说:“除草除得嫩,等于上道粪。追肥量少施得勤,稳产保收籽粒匀。”早间苗、定苗结合中耕除草,一方面避免了间苗过晚,植株拥挤互抢水肥;另一方面能够提前消除杂草抢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保证玉米有效植株正常生长。追肥要少量多次、以多元肥为主,保证植株肥源全面,才能穗大粒均匀、稳产保收。

5 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喀斯特地区旱地玉米病虫害主要以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粘虫为主,应选择合适的药剂及时进行科学防治[4-6]。

5.1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主要发病条件为温度18~22 ℃,或温度高于25 ℃和雨日过多,一般发病严重。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防治方法:发病前用品润500~600倍液,每隔15~20 d喷1次,连喷3次;或用阿米西达1 500~2 000倍液,以达到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还可使用70%康正津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应严格地按照药品包装说明使用。

5.2 玉米粘虫

玉米粘虫又名剃枝虫、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发生严重时,常常在一夜之间把玉米苗吃光,造成缺苗断垄绝收。可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等进行防治,主要包括毒饵诱杀、叶面喷雾、撒施毒土等方法。

6 适时采收及贮藏

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包叶成黄白色而松散,籽粒变硬、并呈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表明玉米已经进入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在玉米的完熟期抓住时机,在天气晴好日适时收割,保证最大产量的同时力争颗粒归仓。玉米贮存应注意以下事项:玉米收获后,必须过筛除去杂质后,再入库储藏。玉米要安全储藏的关键是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粮食水分,因此入库前必须控制好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此外,还要做好贮藏之间的防治工作。

7 参考文献

[1] 王友华,王成业,许波,等.夏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5(9):111.

[2] 段迎先,王学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种业导刊,2010(3):28.

[3] 杨利华,张全国,张丽华,等.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S2):205-210.

[4] 袁文先.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12):18.

[5] 席新顺,刘新凤.夏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几个技术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2(7):25.

[6] 张毛岭,黄冠慧.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6(7):38.

上一篇: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10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 下一篇:云阳县小麦—玉米—红苕间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