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的酒店管理概论学习成果研究

时间:2022-09-12 07:30:24

OBE的酒店管理概论学习成果研究

OBE作为一种强调以教学成果为核心,注重递进式教学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为例,力求将OBE理念导入该门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一、OBE理念及其内涵

OBE全称为outcome-basededucation,在中文里可理解为“成果导向教育”或“结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美发展起来的有着较强影响力的教学理念。其中,美国学者Spady当属该理念的领军人物。1994年,他在《基于成果的教育:关键问题及答案》一书中这样解释OBE:“基于成果的教育明确地意味着关注和组织教育系统中的每件事物,围绕着一个根本目标让所有学生在完成他们的学习经历后都能获得成功。这意味着首先要对教育成果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然后据此组织课程、指导和评估以保证这一学习成果最终能发生。[1]”在实施上,OBE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成功,但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或以同样的方式;(2)成功的学习促进更成功的学习;(3)教师控制着决定学生是否能在学校中学习成功的条件[2]。在此基础上,Spady又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1)明确地聚焦于最终有意义的结果;(2)为成功扩大机会并提供支援;(3)对所有成功寄于较高的期待;(4)从最终的结果反向设计[3]。随着OBE理论的普及,这一教学理念快速被世界各国引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OBE有着包罗万象的方式,如集中、定义以及组织学校指导系统和证书系统的所有方面,其中指导系统包括如目标设定、计划、课程、教学、指导的工具和资源以及学生学习评估等,证书系统包括如评估、打分、学分、各种记录、成绩单、晋级和毕业的标准等[4],以至于不同学校在追求OBE的指导系统和证书系统这两个关键目标和应用它的四个基本原则时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OBE的这种灵活性,它可以被自行设计成很多形式以满足不同地域教育的需要。本文主要从一个较为微观的角度,将OBE理念导入一门课程教学环节,并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二、《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导入OBE理念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学校人才发展后劲力的培养问题我校作为目前全国惟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旅游高专院校,20多年来为广西乃至全国输送了一大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在业界获得了相当的肯定。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人才培养的后劲力上,我校仍存在着不足之处,表现为一些教师仍沿用传统教育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因此,本文以学校多数专业开设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为例,倡导引入OBE理念,从学生的角度来制定教学评估机制,从而帮助学生锻炼教学中所要求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及创新等能力,增强其发展后劲。

2.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能力

目前,我校很多课程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反思教学法和“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法,对改善课堂气氛和提高授课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但在采用上述教学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教学效果的理解以及教师疏于对课程效果的评价设计,使得课程整体教学结果和各阶段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测定。《酒店管理概论》作为导入OBE理念的试点课程,提倡授课教师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考虑其与教学结果的关系,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机制间的适应性及学生的参与性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能力。

3.有利于改进现有教学评估机制中的不足

众所周知,现行的课程结果考评机制是把考评时间放在期末,以开卷或闭卷形式进行,并以学生的最终成绩作为考核依据。但实际上这一考评办法既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准确地验证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为此,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利用OBE教学理念,在不同的授课阶段设定递进式的教学目标与效果,并据此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以此来有效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并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

三、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构想

(一)《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及其预期学习成果

本文所指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我校旅游管理类或酒店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达到如下要求:熟悉酒店的术语、历史、类型及构造等知识要点;熟练操作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业务;积极参与酒店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建议等等。如果说企业的成果是生产出色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那么学校的成果就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供应给社会。至于该门课程的成果,本文认为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的各种能力,如知识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构建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在OBE理念指导下,结合《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特点,初步构建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框架。该评价模式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为课前温习、课中学习、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训操作、专题汇报和期末考试九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用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六个要素来衡量,学生在每个环节的表现,则用优、良、中、差、极差五个等级来表示。教师在每次上课时,需细心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并按照此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另外,该表也可作为课程结束后教师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可靠依据。

四、结语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倾一门课程之力,需结合多种方法、多个因素来衡量。囿于时间、精力及学术水平等的限制,本文只是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OBE模式进行了初步框架上的构建,至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与教育专家、同行或企业伙伴作进一步的沟通,并在课程实践中逐步地完善。此外,关于该评价模式所需要的一些数据支持或量化研究,也有待于下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上一篇:工厂平面设计准则与应注意问题 下一篇:平面设计实践课题开设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