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战略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2 06:45:27

CDIO战略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CDIO 工程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自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其理念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CDIO可以作为一种战略引入高职教育,从项目制、模块化、阶梯型课程体系的构建,组合式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多元学业评价方式的建立入手,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 CDIO 职业能力 培养

[作者简介]翁幼珍(1971- ),女,浙江永康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部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苏州 215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SJG08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79-0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依靠教育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依靠教育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更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要求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显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我国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同时,如何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将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因此,全面、科学地理解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对于优化、发展高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界对职业能力的内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由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基于近年来我国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改革潮流,本文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界定参考德国职教界的认识,即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将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一,专业能力。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高职毕业生要满足现代企业各类生产、管理、服务岗位的需要,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因而,我们将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界定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这是其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第二,方法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终究会过时,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因此,高职学生的方法能力包括思维与分析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订计划的能力等。

第三,社会能力。高职学生无论目前在校还是未来在岗,都需要与人共处、合作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因此,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

为了解决工程人才短缺与工程教育的质量问题,自2000年10月以来,四所世界前沿的工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组合,合作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工程教育模型,称为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简称CDIO),并于2004年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CDIO名字的灵感来源于产品/流程/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取其英文单词的4个首字母命名该模型名称,充分体现了该工程教育模型与工程生产之间的紧密结合。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积累与探索的工程教育环境。根据CDIO教学大纲第一层的组织结构图(如图1),可知CDIO模式致力于培养工科学生在掌握技术知识与分析能力、个人职业技能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基础上,能够在现代企业与社会环境下进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其中,CDIO能力对应着教学大纲的第一级别,也意味着对学生的最高期望值。CDIO教学大纲分解到第二层,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技术知识与推理,包括掌握与本技术领域有关的基础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高级工程基础知识;第二,个人的和职业的技能与素质,包括工程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实验与知识发现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个人与职业的技能与态度培养;第三,人际技能,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第四,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在外部与社会环境、企业与商业环境下,对工程化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CDIO的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自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其核心目标在于为工程教育创造一个合理的、完整的、通用的、可概括的教学目标;其核心价值在于基本原理简单,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应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与我们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其模式完全能够被我国高职教育领域所采用,并有助于推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可以推动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帮助我们研究如何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项目制、模块化、阶梯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CDIO是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是“做中学”的一种模式,因此,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本土化”的措施之一就是构建项目制、模块化、阶梯型的课程体系。

“项目制”是针对高职学生第三学年已基本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制特点,在前面两个学年的四个学期分别设置4个学期项目,旨在通过4个学期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促使学生集成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小问题,理解所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经历一个个完整的学期项目全生命周期,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自学)、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的能力。

“模块化”是指每个学期所开设的课程,围绕学期项目的运行共同构成一个学习模块,从而较好地解决课程结构的“组合”问题。一个模块的构成包括基础科学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人文课程、文理互为交叉的选修课程以及学期项目,同一个模块的课程设定共同的学期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并以此为据设计各自的课程标准,因此,学生非常清楚每门课程对于完成学期项目“C”“D”“I”“O”过程的重要性。由于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期项目的完成,学期项目的运行也促使学生以更积极、主动、探索的心态对待课程的学习,因此,课程与项目之间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阶梯型”是指四个学期项目与毕业项目的构成,与课程按照能力提升、难度逐步提高相适应,项目的安排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一个序列,也同时解决了课程结构的“排序”问题。通常而言,第一学年的两个项目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去发现并解决生活或生产中的小问题,进行一些小制作或小创作,重在“C”与“D”;第二学年的两个项目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侧重于分析并解决与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业过程中的问题,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要求完成“C”“D”与“I”的过程;而毕业项目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产品开发经验与创业精神,学生结合自身的顶岗实习实践活动,项目直接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是综合性较强的真实工业项目,要求学生体会产品/流程/系统的完整的“C”“D”“I”“O”生命周期过程。学期项目与毕业项目的阶梯型排序示意图如图2所示。

项目制、模块化、阶梯型课程体系的构建,解决了高职课程的核心、组合与排序的问题,其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找到了合适的载体,在打破课程之间壁垒的同时,真正构建了一个课程的有机整体,同时,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建立了必要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组合式”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它是师生双方的协同活动,因此,教学活动不仅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传递方法与过程,更要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相应学习策略的掌握。

CDIO教学理念的12条执行标准之一就是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和探索新知的习惯。随着项目制、模块化、阶梯型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与重要,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与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讲授、问答、讨论、实训等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灵活、恰当地将探究式学习、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于高职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帮助他们把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掌握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方法,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决策的信心和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此外,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特点以及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应该选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理论课可以采用50人以上的大班授课方式,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25人左右的小班规模,实训课程、学期项目则采用分组教学,此外,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真正实现学生各取所需、教师因材施教。

以学期项目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为例,学期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该学期所学的课程知识与技能,是该学期各学习领域课程能力的综合反映。在课程目标方面,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期项目的教学坚持注重过程参与和注重实践创新。在课程设计方面,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专业背景,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完成自主选题、自行策划、团队项目分工、自主设计制作、数据分析与处理、总结报告撰写、项目汇报等各实施阶段的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学生团队向指导老师提交项目实施计划、任务分配等,并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课程以外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每周向指导老师汇报项目进度,指导老师检查并督促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如有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学期项目一般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同时,各专业系部的“创新实践中心”配合学期项目的运作采取“无界化”管理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放。以上这些做法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探索精神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通过项目小组的共处与合作,增强了时间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领导力,通过C、D、I、O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体验,培养了严谨的思维习惯、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多元的学业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对高职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如在理念上,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从而也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与评判;在功能上,学业评价的结果主要用于为学生的成绩排序提供依据,缺乏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反馈作用,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业评价无法形成PDCA闭环;在方式方法上,虽然高职教学过程包含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学业评价主要还是依赖“考试”的形式,其评价方式单调、方法单一、缺乏信度与效度。

CDIO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在本质上有别于学科知识本位的培养模式,其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获得产业界所需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方法与准则要能度量学生的这些能力。此外,评价方式的确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CDIO的第11条执行标准就是关注对学生的CDIO能力评价。

针对高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要求,学业评价不仅要看到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要重视其得出结论的过程,了解学生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各种职业能力。因此,在评价方法上,要适当减少终结性评价所占的分量,加大过程性评价的考核力度。在评价的内容方面,除了期末的考核,还可将平时的作业、练习、报告、个人在小组项目中的贡献、项目的创新性等列入评价的范围,关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等个性特点,使学生个人与学生团队都能得到发展与成长。在评价的方式上,可采取笔试、口试、汇报、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在让他们体会到职业成就感的同时,也使他们的职业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J].江苏高教,2010(1).

[3]陶勇芳,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上一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伦理教育 下一篇: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特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