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师到画师

时间:2022-09-12 06:13:56

从厨师到画师

我的童年梦想是长大了做一个大画家,生活的潮流却把我引向另一个行业,成为一名厨师,这可是我从小没有想到的,我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人,但我不是一个自甘平庸的人,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看书,画画。当然,这些从生活的角度而言,它只是我的副业,人生不能主次不分,那样可能什么事也做不好,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我也一样。在我从学徒到成为一名特级厨师,受到多位南京烹饪界前辈的帮助和引导:罗照顺先生、叶宏先生、郑继雄、丁丽、诸培宁、王振声、陆海波……不能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用感恩的心对待生活,生活就会苦中有乐。从不会做菜,到懂得餐饮管理,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这些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厨房的厨师是拿菜刀和炒锅的,成天和油盐酱醋打交道,而画师,是拿纸和毛笔的,和水墨红绿色彩打交道的,这两个行当是没有多大关联的,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两项却是紧密相连的。

我从事烹调工作已17年,而坚持画画却也近二十多年,怎样才能把我的理想和我的工作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呢?我数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件事。

可说是机缘,也可说是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o

2003年我经一位领导的推荐到南京文化名胜景区夫子庙商业街上的一家餐饮店工作,职务是总经理助理和行政总厨,这原是一家老字号,无论是菜品,管理体制还是设备都要更新。最后我们经过谨慎的可行性分析,冒着一定的风险把名号改了,结果是成功的。

由于机制的灵活性,我们的出品,菜价定位及服务方式更适应民众。

几个月良好地运行下来,总感到缺少些什么。有一天一位客人的话让我有所顿悟,你们夫子庙景区说是以文化著称,事实上,商业味太浓了……

我以前也常听到和看到餐饮文化这个词_说的是什么呢?严格的讲也没有绝对的模式,也许它只是一种概念,一种意境,一种气氛。

我们店处于夫子庙的窗口地势,在经营近一年的日常接待中,常听到外地游客抱怨说夫子庙没有什么文化气氛,其实真的好奇怪,在夫子庙有不少的字画店和古玩店,为什么游客会产生这样的说法呢?

夫子庙人气旺盛,但大多数是来去匆勿的游客,很多的事物只是一览而过而已,而一些主要的地势又确是被一些时尚的商家占领。比如夫子庙的两个黄金门面,是原来的百年老字号中式传统餐饮店,但现今是麦当劳和肯德基。

观光和美食才是游客们的主要目的。

为了提升夫子庙的餐饮文化气息,我们经过考察别的景区餐饮又结合夫子庙的实际状况,决定成立一个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本店的一个附属机构。

介于我个人对书画艺术积累的浅薄经验,运作这样的事还是有信心的,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我们初步与当地的画家们达成共识,让我们餐厅作为市场的窗口平台。为书画家们展示他们的艺术品,并向社会推广,以此形式体现属于夫子庙餐饮文化这个氛围的概念。这对地方的旅游事业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具体决定于餐厅内挂展一些能体现与南京文化、秦淮文化和夫子庙文化相关的传统原创书画作品。我们店离谢安故居很近,也很靠近秦淮河,所以有关这方面的书画题材优先。

微观方面:让游客在高雅的环境中品尝江南美食。

宏观方面:为提升南京文化名城形象作出一点点贡献。

我想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会这么做,无论他是艺术家还是商业人士。

当然餐厅毕竟不是画廊,我们更侧重于展示艺术作品,不能喧宾夺主,我们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餐饮与文化相结合。若有客人喜欢书画家们的作品,本店在尊重书画家意愿的基础上或是出售,或是赠送。我们的行为得到了画家们的热情响应,我们正式聘请了南京著名艺术团体,南京市青溪书画社,青溪八友为艺术机构的首批特聘画家。

我们的做法,引起社会的不俗反应,行业内有很多家餐饮店仿效我们的形式。

企业稳步发展,这样工作之余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画画,就是天才也要靠勤奋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自学是有进步的,在这种近水楼台的情况下,经过一些专业画家的指点,我的画艺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就像厨师做菜一样,你不可能什么菜都做得很出色,所以要有特长,要有某一些做得拿手的,也就是说特别有把握,做得比别人好的菜式,这种理念用在绘画上一样有效。

以前是比较盲目的,什么都想画,也什么都练习过,山水、花鸟、人物……什么都能画,没有什么显著的特色,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风格的那种感觉,虽然相熟的人都知道某某厨师画画很好,但什么品种画得最好呢?没有下文了。

所以近五六年来,经高手指引,我主攻水墨虾画,说到画虾,略有这方面知识的人都会知道,齐白石老前辈,因为他是中国画史上以画虾成名的第一人,我初学的摹本是十万山人的虾,很早就有他的画册,画册里有虾,虽然他不是以画虾出名,但他的画看起来也很活,我刚学却是很僵硬的。

水墨画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很深,因为用墨是中国画最大的特色,墨分浓淡深浅五色。虾本身是透明的,怎样用水墨画好它,不但需要真功夫,也包含个人的悟性在其中,不仅要画得像,还要画得活。如果画出来的东西没有灵气,那称不上艺术,只能说是工艺,刚开始也受到身边的一些人笑戏,说我画的是母虾仔,是大龙虾,因为掌握不好,最主要还是自己摸索,因为引导我的老师也不是专业的画虾人。

我之所以选择虾来画也有我的理由,由于我的工作,不可能脱产说去画画,生活的客观条件也不允许,而我工作中能每天接触到鱼虾,而且虾子也比较好养,这样我写生很方便,而且水墨画的用具也不很复杂,一张桌子、水、墨还有宣纸就行了。

天道酬勤,不是简单的大道理,生活中有些事你去做了就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收获,我就是这样的。当身边的一些人不再嘲笑说我画的虾像条龙时,我也明显感到自己的进步,也画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画得究竟怎样应该面向社会让更多的人来评价。我们有些先天的优势,有自己的文化机构,有展示的平台,但是要以怎样的藉口和怎样的形式来策划这件事呢?

虽说我获取了江苏名厨的虚名,但事实上在这个城市都不算知名,虽然说我能画画在南京烹饪行业有好些人知道,但在书画界可能连一只小虾米都算不上。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想举行一次专业的画展,不会有什么结果,除非投入资金来制造喧嚣,而最终也可能只是一点文化垃圾而已。

2007年7月一本《烹调知识》从邮局送到家里。上面刊登了我年初做的一次虾宴的八款菜式,有了!

以美食的名义来策划一次画展,而且主题很鲜明!

虾,就是主题。

南京是沿江城市,特色美味当然有水产类了,而虾是水产中最佳的美味。介于我们店的实际情况,(我们平日接待的客人大多是游客,要求上莱要快,所以莱品在设计时考虑到烹调过程不能太繁琐)我就用那八道以虾为主料的菜式为主打。并请来南京食品雕刻大师沈军先生雕刻虾作助兴。

当然,这一切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菜肴有我的工作组兄弟们鼎力协作,画作的布展方面,特别感谢画家张旭宁先生,篆刻家李德龙先生,资深缉编马忠智老先生,还有我们的总经理陈红霞女士。

我灵感的火花是来自《烹调知识》这次虾菜的刊出,真的是太好了,这本杂志,也对我这次策划给予了很大的协助。

于是一次“虾,味觉与视觉”的活动,在2007年8月的南京夫子庙丰庆楼拉开帷幕。虾,菜肴美食节,和虾画展同时举行。

当游客们品尝虾菜肴并知道眼前的画也是出自厨师之手时,他们感到好奇,活动期间许多客人想带走那些画,展品都是框好的,不方便携带,也很有限,前期也没有想到要出售,怎么办呢?对于一些特别喜欢虾画的顾客,我选用一些平时画的比较好的习作作为前厅赠品,这样满足了顾客的要求,我的画也有了更多欣赏收藏的人。

这次活动引来了本地几家报纸媒体的关注,也都作了相关报道。

本次美食节创意和画展策划的联合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整体效益。也把我推至一个更高的生活视野。

把个人的这点经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没有痴妄扬名。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想对读者们说: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苦有乐,餐饮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好好地做,用心地经营属于自己的事业或工作,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也许有一天就有机会实现它,要记得:天道酬勤。

上一篇:创新海派凉菜四款 下一篇:炖肉又熟又烂的小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