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巴学园

时间:2022-09-12 05:04:24

摘 要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女士根据童年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经典。时至今日,小豆豆的故事已经被奉为教育经典,入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巴学园中儿童乐园般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令人印象深刻,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窗边的小豆豆》 寓教于乐 启示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寓教于乐”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通俗的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寓教于文艺活动、寓教于体育活动、寓教于旅游观光等。教育可以无处不在,巴学园就是在童话乐园般的环境中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

1寓教于乐的环境

巴学园就像一个不大但却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乐园。小小的校门由矮矮的小树长成,写有校名的牌子被风吹得歪到了一边,不禁让小豆豆惊呼“是从地底下长出来的门哩”。巴学园这种特别的校门激发了小豆豆的好奇心和一探究竟的欲望。走进校门,小豆豆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的景象:校园里各种树做成的围墙,颜色各异的灿烂花朵,更奇特的是六辆名副其实的“电车教室”。这种朴拙而又有创意的校园令小豆豆耳目一新,也让我们这些住惯了混凝土建筑的读者唏嘘不已。

电车教室内的安排也是别具一格,车里有行李网架,车窗也全部是原来的样子,桌椅朝着电车前进的方向摆放,“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一样”。传统教室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固定座位。而在巴学园则不同,每个人进了电车教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入座。学校的图书馆也是设置在电车中的,而且其中的书架都放置的很低,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此充满童话色彩般的校园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使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有了环境基础。所以小豆豆每天早晨都期盼着早一点走进这样的校园,因为在这样的校园里总让人期待着“可能会有什么新的开始”。

2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散步”是巴学园中的一大特色。在大家将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后,由教师带领着在附近场所散步,同时向大家讲解随机遇到的知识或常识。比如在散步途中见到菜花,教师就趁机向大家讲解雄蕊和雌蕊的问题,还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充分的、直接的观察。散步途径九品佛寺时,又能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很多历史方面的知识。这种散步,对于孩子们来说,表面上好象是自由游戏的时间,实际上却学到了宝贵的理科、历史和生物学的知识。而这一切又正是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的,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更扎实。

小林校长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 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 不会感动, 也不会充满激情。”所以小林校长将旋律教育法引进小学。所谓“旋律教育法”就是一种游戏,它的目的在于使人体的固有组织更为精巧。它同时又是一种培养心灵运动节奏的娱乐活动。这种娱乐活动能使身心同时领会旋律。实行旋律教育法,可以帮助精神和肉体的协调平衡,唤起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使性格变得和谐而优美。在韵律操课上,“孩子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表情,舒展地舞动着手脚,非常陶醉地跳来蹦去,而且,每一个动作都恰好地合着音乐的拍子。”这样的情景确实让人感到非常的愉快。

巴学园的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玩耍的自由天性得到充分施展,并且在玩耍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审美的意识,心灵也得到了陶冶。这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了有效地保护。

3巴学园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巴学园”有怎样的含义呢?“巴”指的是用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徽记,这表达了校长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如果不是书中所描述内容真实性的一再强调,会让人觉得是虚构的地方,这确实是一处教育的“世外桃源”。巴学园最终毁在了二战的炮火中,令人非常遗憾,但是却带给了现代教育很多的启示和反思。

现代的孩子们几乎没有童年可言,钢筋水泥式的校园阻断了他们的视线,繁重的作业和辅导班令他们苦不堪言,很多小学生早早地带上了眼镜。为了安全起见,孩子们很少走出户外亲近大自然……现在没有哪个孩子能像小豆豆一样,迫不及待地想去学校。这种“巴学园”式的学校,现在恐怕不能复制,但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有益的教育理念:不要遏制孩子们“玩”的天性,经常组织一些适合的游戏和活动,使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尽量使孩子多与自然亲近,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在感受自然中走向成长。

更具体一些,我们可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比如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可以通过“字母操”帮助学生记忆英文字母;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设计简单的简笔画想象诗歌的画面;生物课上,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走出教室,实地观察植物。或者是自己饲养小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参考文献

[1] [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

[2] 王笑梅.没有教育名言的教育经典―读《窗边的小豆豆》[J].江苏教育,2011(7).

上一篇:论20世纪20年代中韩小说中的新知识分子形象 下一篇:全方位推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