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一代音乐骄子的成名路

时间:2022-09-12 04:34:56

郎朗:一代音乐骄子的成名路

郎朗,这位年仅29岁的中国青年,头顶有太多的光环:“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钢琴的发电机”……作为国际著名的钢琴家,郎朗成为继钢琴家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领军人物。目前,受聘于世界顶级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郎朗,被美国《人物》杂志评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郎朗的音乐才华与其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为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成为当代年轻人心中的音乐偶像。

无师自通的小琴童

有人说,郎朗生来就是为了弹琴的。

1982年6月14日,郎朗出生在沈阳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里,郎朗的祖父是一位退休的音乐教师,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曾经是部队里的文艺兵,曾做过专业二胡演员。在家庭的熏陶下,郎朗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因为郎家住在文工团大院,所以郎朗从小就和同院的孩子们比拼音乐特长,郎朗生来好胜,总想比别人弹得更好,所以从小就很自觉地学习音乐。

20世纪80年代初,家长们都认识到了特长的重要性,郎朗的爸爸考虑再三,决定让儿子学钢琴。朗爸认为:“我们这代人,在文化上都不行,只能在文艺上帮孩子一把。我觉得我当年学的二胡前途还不够广阔,钢琴应该能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因此,郎朗不到1岁的时候,朗爸就以大手笔花了1700块钱,给小郎朗买了一架星海牌钢琴。

郎朗真的是为了音乐而生的,牙牙学语的时候,郎朗一听音乐就手舞足蹈异常兴奋。两岁的时候,小郎朗被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猫的钢琴演奏所吸引,开始对音乐节奏有了记忆与回应。有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听到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郎朗竟然和着节奏兀自在钢琴上弹了起来。还没有学过音乐基础知识的郎朗,竟然只听了一遍,就将《敢为路在何方》的大部分旋律都弹了出来,这个无师自通的小神童,让朗爸朗妈惊讶万分。

生来就是为了弹琴的

3岁的时候,朗爸终于带着郎朗踏上了学琴的道路。每次学习弹琴,小郎朗都要在钢琴前坐一两个小时,朗爸发现,儿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坐在钢琴前,竟然特别的老实特别的专注,这令郎爸格外欣慰,更坚定了朗爸培养儿子成才的信心。

所有的人都说,没有郎国任这样的父亲,绝对不会有郎朗的未来。

为了郎朗,朗爸可谓用心良苦。从郎朗学琴的第一天起,朗爸就精心设计、安排了作息时间表,以便小郎朗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郎朗太小,朗爸怕他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难以在老师的辅导下打好扎实的基础,干脆就自己先学,然后再教给小郎朗。可朗爸没想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郎朗就弹得比自己还要好了,朗爸欣喜之余,找到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请朱教授辅导郎朗学习弹钢琴。

当郎朗坐在钢琴前,手指放在琴键上,流畅的曲子随即流淌而出,朱教授一下子就愣住了,她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弹得如此感人!朱教授越听越激动,最后,她拉着郎爸的手兴奋地说:“这个孩子太有天赋了,生来就是为了弹琴的!我一定好好教他。”

在朱教授的鼓励下,在父亲的督促下,郎朗的琴越弹越好。每隔一段时间,小郎朗都会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听说谁弹得更好,他就会记住对方的名字,力争超越对方。天赋聪颖加上勤奋超人,小郎朗的琴越弹越好,5岁和7岁时,郎朗分别获得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的第一名。

有天赋还要能吃苦

郎朗的整个童年时代,都是在勤奋练琴中度过的。有一次,郎朗的小学班主任冯宁老师到郎朗家家访,发现郎朗家客厅很大,卧室很小。小卧室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机,外面套着一个电视机罩,罩上摆着一个花瓶,瓶里插着假花,看得出来,这台电视几乎从来没开过。小小的卧室里有一张床,最多也就能睡两个人,这就是郎朗一家三口睡觉的地方。宽敞的客厅里,只放着一架钢琴,郎朗每天都在客厅里弹琴。钢琴上还有一盏小台灯,郎朗每天放学后,都要在台灯下练习到很晚。可见,为了让儿子练好琴,郎爸郎妈压缩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把所有的便利都提供给儿子练琴。

在朗爸的严厉管教下,郎朗渐渐养成了每天练琴的好习惯。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声一响,邻居们就知道该起床上班了。每天晚上,郎朗的琴声一落,邻居们就知道该上床睡觉了。

7岁时,朱教授建议郎朗去北京学琴,朗爸听了朱教授的建议,难免有些犹豫,送郎朗去北京学琴,意味着全家的生活都要改变。于是,郎爸就尝试把工作调到北京,但没成功,眼看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时间就要到了,郎爸干脆辞了职,收拾行囊陪儿子去北京。朗爸辞职了,全家就靠朗妈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艰苦。

初到北京的前两年,郎朗父子过得很不顺利。郎朗没有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并且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老师还非常不喜欢郎朗。郎爸送儿子去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钢琴老师竟然对郎朗说“你不可能成为钢琴家”,还力劝郎朗父子回沈阳。那时的郎朗,经常一回家就向郎爸哭诉。整整两年,郎朗和郎爸处在挫折和窘迫之中。终于,在郎朗9岁那年,遇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赵屏国教授,赵教授在看了郎朗演奏之后,极度欣赏郎朗的悟性与天赋,赵教授对郎朗的期望很高,他甚至对朗爸说:“如果我下工夫培养,这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绝不亚于著名的俄罗斯年轻钢琴家基辛。”就这样,郎朗被赵屏国教授收为弟子。第二年,10岁的郎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令人欣慰的是,郎朗的付出,很快就收到了巨大的回报。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第一年,郎朗就可以熟练地弹奏难度很高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还能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年,就荣获了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第三年,12岁的郎朗得到一个去德国参加音乐比赛的机会,朗爸陪郎朗来到了德国。结果,12岁的郎朗获得了第一名!郎朗和赵屏国教授在台上欢呼、拥抱,而评委中的美国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则啧啧惊叹:“这个孩子的钢琴基础是在哪里打下的?”13岁时,郎朗以公派的身份参加在日本举办的柴可夫斯基青年音乐家比赛,在这项艰难的比赛中,郎朗战胜了国际上的众多好手,获得金奖。

在获得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以后,郎朗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退学,报考了美国克蒂斯音乐学院。这一次,郎朗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美国这所著名的音乐学院。在美国克蒂斯音乐学院,郎朗不仅学习各种课程,还进入当地高中学习文化课。除钢琴技艺日渐成熟之外,郎朗也从这里迈出了职业钢琴家的第一步,陆续获得了与克里夫兰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等大型乐团合作的机会,钢琴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中国琴童演绎无数“奇迹”

1999年,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的明星演奏会上,17岁的郎朗戏剧性地代替身体不适临时退场的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那一次,演奏指挥是著名的指挥大师克里斯托夫・埃森巴赫。

开场前,著名艺术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时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场成功的临时替代演出,被美国三大报纸之一的《芝加哥论坛报》极度赞赏,甚至如此报道:“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晚,郎朗接受了在拉威亚的独奏厅为音乐家们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的任务。此曲郎朗已有两年多未曾弹奏,然而当晚,他却非常熟练地用1小时10分钟背谱完成。《芝加哥日报》称这是“音乐史上的奇迹”。自此,国际乐坛上开始刮起一股“郎朗旋风”,世界各国的音乐大厅开始向郎朗敞开大门。

从此,郎朗如一颗耀眼的音乐之星在国际乐坛冉冉升起。无论是在纽约的卡耐基音乐厅,还是柏林的爱乐大厅,甚至是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都出现了郎朗的身影。不管是BBC音乐节还是世界杯足球开幕式,郎朗都是全场最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

2005年6月8日,郎朗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指挥是印度籍犹太人指挥家祖宾・梅塔。当时现场有10万观众,全世界有6亿电视观众。这场演奏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第二天,维也纳所有的报纸都说:“郎朗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艺术家。”2005年10月9日,郎朗应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到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成为第一位到白宫演出的中国钢琴家,总统先生授予郎朗“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如今,郎朗的音乐会在欧美票房排名第一,并创造了公开售票20分钟后便售罄的奇迹。2010年国庆节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该宣传片中,郎朗作为参演人员,荣誉出演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郎朗,历经风雨之后,终于成为中国的骄傲,世界的明星。■

上一篇:在第一眼中忘记了自己 下一篇:宝贝,我不能为你的虚荣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