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2 03:38:24

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室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单独使用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栓塞(TACE)方法治疗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4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4种并发症分别在AFP、肝功能分级、肿瘤形态、肿瘤血供各组内的差异性,显著性水准α设置为0.05。结果 甲胎蛋白在术后4种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分级在术后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形态及肿瘤血供在术后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胎蛋白对TACE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影响,肝功能分级、肿瘤形态和肿瘤血供对TACE术后并发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肝癌;介入;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以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死亡率高为特点。我国肝癌死亡率约为34.7/10万,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3%[1]。采用TACE治疗即介入疗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有关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显示,TACE不仅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生长, 而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2年存活率[2-3]。TACE术后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本文就肝癌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部分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室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诊断明确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无肝外转移,单独使用TACE治疗,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患者的临床资料列入本研究,共103例,男性76例,女性27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8.2岁,见表1。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分期、分级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制订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诊断标准,分级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甲胎蛋白(AFP)均在我院检验科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分别按照AFP水平分为AFP阴性组(AFP

1.2统计学方法 根据以上收集整理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AFP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A级组与B级组在术后发热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在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形态(巨块型组、结节型组和弥漫型组)及肿瘤血供(富血供组与乏血供组)方面在术后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3讨论

尽管TACE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非手术治疗肝癌的方法,但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治疗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并发症。本文对TACE术后患者出现的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4种常见并发症在不同条件下做一对比分析。

3.1发热情况比较 术后发热一般排除感染后可认定为肿瘤组织坏死引起的吸收热,肿瘤组织坏死范围是影响发热的主要因素,发热是栓塞治疗成功的早期征象,是治疗有效的表现[4]。

本研究中在AFP及肝功能方面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符合TACE手术适应症的患者,AFP和肝功能分级对术后发热无明显影响;在肿瘤形态和肿瘤血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8℃,经抗炎、物理降温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对于体温

3.2胃肠道反应的比较 常见的胃肠道反应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呃逆等,是由于术中应用化疗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栓塞剂反流进入胃肠供血动脉以及栓塞剂造成癌组织缺血、水肿、坏死,肝脏体积增大牵拉包膜引起。肝右顶叶癌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可能与肝包膜肿胀或化疗药物刺激膈肌所致[5]。

本研究中在AFP方面,胃肠道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AFP的改变对术后胃肠道反应无明显影响;在肝功能分级、肿瘤形态和肿瘤血供方面,胃肠道反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肝功能损害的比较 TACE治疗时,①化疗药物由于肝癌窃血现象大部分直接进入癌灶,但仍有少许流入肿瘤周围非癌区,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损害正常细胞;②碘油抗癌药混悬剂沉积于无癌区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引起正常肝组织缺血,加上肝动脉栓塞,肝组织缺氧变得更为严重,而引起肝脏损害[6]。

本研究中在肝功能、肿瘤形态及肿瘤血供方面,肝功能损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4 骨髓抑制的比较 TACE术虽是局部治疗,但化疗药经肝脏首过效应后仍有部分可进入体循环,导致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及贫血,患者对此治疗的耐受力与肝癌病期、部位、有无肝硬化及重要脏器疾患有关,苏乌云报道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9.8%[8]。

本研究中在AFP、肿瘤形态和肿瘤血供方面,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肝功能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影响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因素有多种,在临床中,我们要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综合评估患者临床状况,才能减少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Parks RW, Garden OJ. Liver resection for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1,7:766-771. [2]Poon RT, Fan ST, Tsang FH, Wong J. Locoregional therap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critical review from the surgeon's perspective[J].Ann Surg,2002,235:466-486.

[3]王建华.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721-723.

[4]王江云,李彦豪,卢伟.肝癌TACE治疗后发热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9):1417-1418.

[5]王丽萍,谢茶枝.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0,21(23):142-143.

[6]苏明涛,丁少冰,邱惠玉.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肝功能动态变化对预后的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20(9):607-609.

[7]谢尊平,于淑萍,杨红,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杂志,2009,7(1):73-75.

[8]苏乌云,张秀兰,石东英.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6: 119-120.

上一篇:基于定位检索的鱼眼图像校正处理 下一篇:“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纪实与反思